词条 | 尖尾榛鸡 |
释义 | 尖尾榛鸡(学名:Tympanuchus phasianellus)体长41-51厘米,体形适中,比鸽大。体羽棕灰,具暗色斑纹;雌雄羽色差异极小。头上具羽冠。翅短圆;组成翅尖的为第4枚初级飞羽;第1枚较第2枚短甚,长度介于第7与第8枚之间。腋羽稍长,呈黑白相杂状或具黑白二色相间的横斑。尾羽16枚,外侧尾羽稍短于中。是林栖鸟类,平时多在松树枝杈间隐蔽,以各种野生植物的绿色部分、种子、果实为食。分布于加拿大,美国。 中文学名:尖尾榛鸡 拉丁学名:Tympanuchus phasianellus 别称:尖尾松鸡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鸡形目 科:松鸡科 属:草原松鸡属 亚种:6种 命名者及时间: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Sharp-tailed Grouse 外形特征尖尾榛鸡,身长 35-50cm,翼展40-60cm,体重950g(雄性)、815g(雌性)。眼眉桔黄色,头顶棕褐,杂以不显著的褐斑,并具羽冠;后颈和上背均棕黄,而具栗褐色细横斑,羽端具狭小棕灰色边缘:两颊白色;颈侧上方羽毛特长,与耳羽同色,均为暗褐色,下方为白色;额,颊及颈侧的白色前后相连成一条显著的白色纵带;下背以至尾上覆羽转为棕灰,栗褐色横斑变狭而不显,并微具暗色羽干纹。中央一对尾羽棕褐,满杂以更暗色的虫蠹状细斑,并微具若干模糊的栗褐与淡白并列的横斑,外侧尾羽基部灰褐,杂以暗褐色虫蠹状细斑,并具一条宽阔的黑褐色次端斑,羽端白色。肩羽棕褐,杂以栗褐色块斑及白色羽干纹,其在外侧者,外翈尖端具大形白斑,相连成一条白色纵带;两翅覆羽大都灰褐,中覆羽具白色端斑,前后亦连成一系列白斑;飞羽暗褐,外侧的初级飞羽的外翈有杂以棕白色的边缘。喉白色,周缘有黑色纵带;胸部暗棕褐,具白色羽缘,二色之间有栗褐色横斑;腹、胁及尾下覆羽亦然,但白色更发达,在腹部棕褐色几乎全被覆盖着;两胁杂以红棕色。 虹膜栗红色;嘴黑色(♂)和淡黄(♀);趾黑褐,各趾两侧具栉状突。 生活习性栖息地包括草原,灌丛草原,灌木或小树林混交林区。随着季节和生境的变化:在夏季,尖尾松鸡,频繁的出没于空旷的草地,而在冬季,则活动在较封闭,较高的林区。其中亚种(Tympanuchus phasianellus columbianus)特别是喜欢在半沙漠地带活动,亚种(Tympanuchus phasianellus campestris)则优选森林覆盖的地区。 榛鸡是林栖鸟类,平时多在松树枝杈间隐蔽,有时人们走到附近,仍然不动:在林下灌丛间缓慢走动,受惊时能急跑,急跑几步再起飞,有时也直接起飞,飞行时两翅鼓动很响,飞行迅速,一般飞行2—3米即落于树上低枝处,在人接近时复又起飞。遇惊时,常紧贴树枝上或隐蔽在树枝中。大雪覆盖后的冬季,在树上活动的时间较多,但不在树上栖息,而在地上雪窝里过夜。 以各种野生植物的绿色部分、种子、果实为食。特别嗜食松子、榛子、橡子等和杨柳及桦树的芽苞、嫩尖、花序,以及蒲公英和毛茛。食物随季节而异,春夏季以植物的绿色部分为主;冬季的基本食物为枝梢及少量葇荑花序,有时也食寄生于树上的苔藓类。也食少量的动物性食物,如昆虫,特别是蝗虫等。 分布范围分布于加拿大,美国。 繁殖方式该物种一夫多妻。4月下旬或6月发情交配。繁殖期中,发情的姿态与松鸡科其他鸟类相似,雄鸟张尾如扇,两翅下垂,羽冠耸起,在地上奔跑时翅膀不停地划动,常把地面划成浅沟。发情开始时比较宁静,等巢区基本上都被占据后,雄鸟间常发生格斗,不让其他雄鸟进入自己巢区。雌鸟不参加搏斗,它可以自由地在任一巢区找食。发情时雌雄鸟形影不离,相互鸣叫呼唤。此时雌鸟比较机警;稍有响动,就独自飞走,待安静后再互鸣重聚,一般是雄鸟飞向雌鸟。在此期间鸣叫频繁,且多为对鸣,尤其在清晨,叫声高而尖,雄鸟叫声为“唧一唧唧,唧唧,唧”,雌鸟为“唧一唧一唧唧,唧唧”。 交尾后开始营巢,巢筑在灌木或小乔木中,也隐蔽在下木较多、林相杂乱的林中。巢极为简陋,呈凹洼状。位于有很多树木围绕的凹地处。巢材为枯枝、落叶,内铺以细干树枝、松针、干草。产有7至12枚。卵光滑而带光泽,卵呈黄褐色或巧克力色,略具稀疏的红褐色斑点,孵卵期21至24天左右,孵卵仅由雌鸟担任,孵卵时从不轻易离巢,雏鸟当绒羽一干就能走动,几天后能独立觅食,三周后能起飞。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鸟纲————低危(LC)。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