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假臭草 |
释义 | 中文学名:假臭草 拉丁学名:Eupatorium catarium Veldkamp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菊目 科:菊科 属:泽兰属 英文名:Praxelis 形态特征全株被长柔毛,茎直立,高0.3-1m,多分枝。叶对生,卵圆形至菱形,具腺点;边缘齿状,先端急尖,某部圆楔形,具三脉;叶柄长0.3-2cm。头状花序于茎、枝端,总苞钟形,小花25-30,蓝紫色;花冠长3.5-4.8mm。瘦果长2-3mm,黑色,具白色冠毛。 地理分布原产地:南美 入侵地:香港、广东(南部)、福建(厦门)。 入侵时间及地点:20世纪80年代于香港被发现,但曾被误认为熊耳草,直到1995年才被鉴定。 为害特点所到之处,其他低矮草本逐渐被排斥,在华南果园中,它迅速覆盖整个果园的地面。其所到之处排斥其他低矮的草类,由于其对土壤肥力吸收力强,能极大地消耗土壤养分,对土壤的可耕性破坏严重,严重影响果树的生长,同时能分泌一种有毒的恶臭味,影响家畜觅食。 生物学特征及发生消长规律一年生草本。荒地、荒坡、滩涂、林地、果园。花果期全年。种子繁殖,繁殖率极高。 控制方法可在其种子成熟之前将路边、坡地、果园等处的植株除掉,还可利用百草枯或草甘膦等除草剂防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