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贾子
释义

《贾子》亦称《贾谊新书》。《汉书·艺文志》云“贾谊五十八篇”,无书名,或当时尚未成集;《隋书·经籍志》载“《贾子》十卷,录一卷,汉梁太傅贾谊撰”,虽有书名,却无篇数;《旧唐书·经籍志》云“《贾子》九卷”;至《新唐书·艺文志》始称《贾谊新书》,卷数与隋志相同。

宋淳熙八年(1181年)湖南漕使程公刊本题《贾谊新书》,十卷,重刊本题《贾子》;明刊本或题《贾子》,或题《新书》,篇目或有差异。清卢文弨合宋明诸本重新校勘,仍为十卷,对篇目作了考订,用力尤勤,良有所得。然而,由于时代久远,《贾谊新书》非惟传抄有误,亦有增削改易,致使明李梦阳以为此书是“类贾子之言者作也”(《贾子序》);卢文弨则认为“此书必出于其徒之所纂集,篇中称‘怀王问于贾君’,又《劝学》一篇‘语其门人’,皆可为明证”(《重刻贾谊新书序》)。今所传《贾谊新书》经过后人增削改易,当无可疑。如《汉书》本传所载,在《贾谊新书》中则被肢解成数段,无复见其原貌。然而,其正言宏议却不因遭到肢解而被掩没。正如李梦阳所言:“如《治安策》搀截无复绪理可寻,乃其宏识巨议,故皎皎如日星,如江河地中,不得掩没之矣”(《贾子序》)。?

明正德八年(1513年),李梦阳为新刊《贾子》作序时,《贾谊新书》已是错舛颇多,李梦阳《贾子序》对当时流行的刊本曾作过这样的描述:“此书宋淳熙间尝刻潭州,淳佑间又刊修焉。时已称舛缺。及刻本失,士夫家转抄,一切出吏手。吏苦其烦也,辄任减落其字句,久之眩或逾行窜其字句,重复讹之。士夫者又靡之校也,故其书愈舛缺不可读。”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实际情况,清卢文弨重刻时虽在校勘上下了很大功夫,但仍多不能尽如人意处。此次整理,以卢文弨抱经堂本为底本,参校宋、明刊本,斟酌字句,正讹订误。如《过秦论上》“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句,与下文“六国”、“九国”皆不合,与《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言山东诸国合纵攻秦之事亦不符,故依宋淳熙八年潭州刊本和《史记·秦始皇本纪》改为“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以与下文“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遁而不敢进”相呼应;《过秦论中》“是以牧之以道,务在安之而已矣”句,虽亦能通,但前“之”字所代不明,故依潭本作“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五美》篇“地制一定,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句,语颇晦涩,且不甚通晓,据潭本改作“地制一定,卧赤子衽席之上而天下安”;《傅职》篇“小行小礼小义小道”句下脱,与全文行文格式不类,从卢文弨校补“不从太保之教”六字;《修政语上》篇“大禹之治天下也,诸侯万人,而禹一皆知其体”中的“体”字,与下文相应当为“国”字,径加改正;《大政下》“故爱人之道,言之者谓之其府;故爱人之道,行之者谓之其礼”一段,下句“故爱人之道”重复迭出,当为衍文,径为删去,成“故爱人之道,言之者谓之其府,行之者谓之其礼。”其他亦多校改,兹不一一述及。

注释:西汉贾谊别名贾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