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贾寨镇
释义

镇情概况

贾寨镇地处虞城西北部,豫、鲁两省四县交界处。西105国道,南靠310国道,东通虞单公路,有世行贷款项目枣虞贾路直通县城,为山东,河南两省结合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历史文化

该镇是中州历史名镇,豫东最大的晨村居民点。境内有建于明朝,享誉豫、鲁、苏、皖边区的著名寺院黎丘寺;汉代文化遗址汉代文化遗址:发明创造象形文字的鼻祖枣仓颉之墓。另外,还有古代四大名泽之一的“孟渚泽”遗址,史书记载梁国国君在此设过花园和狩猎场。境内有建成于明朝,誉豫、鲁、苏、皖边区的著名寺院枣黎丘寺;汉代文化遗址:发明创造象形文字的鼻祖枣仓颉之墓,另外,还有古代四大名泽之一的“孟诸泽“遗址,史书载梁国国君在此设过花园和狩猎场。境内马楼水库水面面积达1000多亩,又有黄河故道千里长堤重点景区,其自然景观颇具旅游开发潜力。

行政区划

全镇总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3.3万亩,人口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612人,非农业人口620人。 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0.8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1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0.86亿元,工业总产值0.26亿元,财政收入7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70元。辖30个村委会:新民村、民主村、刘场村、保卫村、万堤口村、利民村、治安村、张堤口村、万庄村、刘庄村、孟庄村、幸福村、孙楼村、潘庄村、菜园村、张庄村、前余庄村、八里堂村、刘老家村、褚庄村、后薛村、李菜园村、潘祖庙村、民便集村、张伍楼村、柴楼村、蔡小楼村、杨八集村、陈各村、贺庄村。

历史沿革

相传在清朝咸丰十年,清朝的曾格林沁和捻军在这一带展开拉锯战,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有史料形容“捻军过如篦子,官军过如洗”,可以想象得到当地的老百姓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后来,老百姓为了自保,在贾姓和万姓两位绅士的倡导下,开始修寨。据说,这个倡议得到了附近360个村庄老百姓的响应。于是,这360个村庄的老百姓用了2年多的时间,在黄河故堤上建了一个大寨子,名安良寨。因是贾姓绅士倡导筑寨,又名贾寨。在寨里,360个村庄的老百姓各自以自己的村名划片定居,因此,寨内有360个庄名。俗语“刘口的坊子,贾寨的庄子”就是形容贾寨内庄子多。平时,村民在寨里居住,农忙时回原村庄种地,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百姓的利益。后来,贾寨成为附近有名的大村寨,设了4个门,东门称“东望纶城”,南门称“气蒸古亳”,北门称“声震河阴”,西南门称“南通睢阳”,没有西门。

贾寨西南有个村庄叫黎丘寺,因村东有一座古庙黎丘寺而得名,相传建于明朝洪武年间,香火很旺盛。传说康熙的父亲曾在此隐修,康熙曾到此寻父。古庙毁于“文革”期间,现有20世纪90年代在原址上修建的庙院。

1949年,设贾寨区,1958年建贾寨公社;“文革”期间,辖区内的村庄整合为6个大队,分别叫幸福、保卫、民主、治安、新民和利民;1986年建镇, 1997年,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2.5万,辖保卫、利民、幸福、治安、新民、民主、蔡园孙楼、张堤口、万庄、潘庄、前余庄、刘场、大刘庄、孙名杨楼、张瓦房、万堤口16个行政村。2005年,撤销八里堂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贾寨镇管辖。

社会经济

经济概况

贾寨百亩农贸大市场是豫、鲁两省接壤处重要农贸商品集散地,该市场被商丘市命名为市级文明市场。历史名产“贾寨金银杏远近闻名,该品种个大,汁多,肉肥,不但其味甜美,其核在防癌治癌方面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访品种质优于仰韶,贵妃等品种。近年,该镇科教,文化,卫生等事业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个体民营企业发展更为迅速,已形成建筑,食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维修等多种主体产业。同时,镇党委,政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高效农业之路,目前,温棚蔬菜生产,棉花生产已成为该镇的经济支柱产业。辖区内,高低压线路纵横成网,引黄沟渠灌溉覆盖全镇,程控电话全国联网,有线电视已经开通,随着商丘市城区的扩大,该镇近郊优势愈见明显。

特色产品

贾寨豆腐干,又名贡品豆腐干,因始于贾寨任家,又称任家豆腐干。清朝时为贡品,有御封“贾寨豆腐干”一印,免验入御膳房。目前已传到第7代,有300多年的历史。 相传清乾隆年间,刘墉治理黄河到虞城贾寨堤口,带此品入京犒劳治黄功臣,并赋诗云:“锁住黄龙回朝转,任氏腐干宴功臣。”乾隆皇帝吃后大喜,遂封“贾寨豆腐干”一印,免验进入御膳房,成为宫廷佳肴。 1985年,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莅临商丘视察平原绿化,品尝贾寨豆腐干后大加称赞。1988年4月该产品参加河南省“名、优、特”产品展销订货会,被评为“星火杯”银奖,同年12月份被评为科技成果三等奖,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铜奖,1993年获“雄鸡杯”金奖,1995年获中国商品出品展销会优秀奖,1999年荣获中国乡镇企业产品展销暨经贸洽谈会金奖,2000年获全国乡镇企业产品展销暨洽谈会金奖。

贾寨豆腐干以优质大豆为主料,用十几种佐料加老鸡汤熬制而成。高蛋白、低脂肪、和脾胃、消胀满、下肠浊气、清热散血,欧美人士誉为“植物PLANTWEAT”,认定为最有营养的食品。

贾寨豆腐干以优质大豆为主料,用十几种作料加老鸡汤熬制而成,高蛋白、低脂肪,含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和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有益气、合脾胃、消胀满、下肠浊气及清热散血之功效。贾寨豆腐干也因此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畅销全国。 目前,贾寨镇有生产豆腐干的民营企业3家,个体手工作坊30多家。贾寨镇豆制品有限公司、贾寨镇豆腐干厂等民营企业引进了先进的打浆、压制、切割、高温灭菌和真空包装等设备,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都有了提高。 贾寨镇新一届领导班子于今年7月成立以来,经常深入到企业中调研生产、经营情况,发现贾寨豆腐干虽然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存在商标不统一、产品口味单一、保质期短、不公平竞争等问题,导致难以形成产业化规模。企业管理出身的镇党委书记赵建军针对豆腐干的生产、营销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统一商标,主打“贾寨品牌”;二是组织技术公关,克服豆制品保质期短的弱点,打破季节性生产的常规,实现常年连续生产;三是创新营销模式,如变化包装规格,拓展销售渠道,向方便食品、快餐业发展。目前,贾寨豆腐干年生产120多万箱,产值3000多万元。 2007年9月24日,《河南民俗经典、首批河南“老字号”、首批河南古代暨近代民居民间建筑保护名录》经公示后确认,贾寨豆腐干入选首批河南“老字号”。有了这块金字招牌,加上科学的经营管理,贾寨豆腐干这个百年贡品,面临着发展壮大的新机遇。

城镇建设

为了加强小城镇建设,贾寨镇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为主的领导组,财政、地税等部门共同抓好该镇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和组织实施。 在镇区规划建设方面,他们划分了工业园区、集贸区、生活区3块相对集中的区域。利刘路以南的虞贾公路两侧为工业园区,这里集中了贾寨镇豆制品有限公司、棉花加工厂、农机维修厂、东方楼板厂、传利预制厂和园林花卉公司等一批民营骨干企业;集贸区以老市场为中心,分西部小商品零售区、北部农副产品一条街、东部粮油贸易区;生活区主要集中在2000米长的中心大街两侧,安装了路灯,修整了下水道,集中了饮食服务、文化用品、家电、水暖安装、洗浴、网吧等行业。通过规划建设,拉大了小城镇框架,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随着城镇化建设加快,贾寨镇的交通运输业迅速繁荣,全镇有大型货车35辆、客车14辆、微型出租车44辆。便利的交通加速了该镇人口的流动,促进农民进城务工。2007年上半年,该镇仅劳务输出收入就有7000多万元。务工收入撑起了农民增收的半壁河山。 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同时,镇党委、镇政府加大了软环境的治理力度,创造了“来商、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回报。2006年,完成招商引资3200万元人民币和3200万元港元。目前,该镇已有民营企业88家,个体工商户352家,工商企业涵盖了建材、铸造、运输、服务、家电、农副产品加工、超市等行业,民营经济对财政税收的贡献占80%%。

养殖山羊

贾寨镇农户有养殖山羊的历史,但本地山羊生长速度慢、存栏周期长、经济效益低。镇党委、镇政府就以镇畜牧站为依托,引进了波尔山羊160多头,在全镇107个自然村设置了改良配种点,对全镇农户饲养的本地山羊进行杂交改良。经过几年的发展,全镇本地山羊的改良率在80%%。改良后羔羊平均存栏期由6个月缩短到4个月,单只羔羊价值200多元,价格提高了20%%以上,养殖效益提高60%%以上。 目前,贾寨镇基本形成了“户户养山羊、人均一只羊”的养殖格局。同时,该镇引导有实力、懂技术的青年农民走规模化、产业化和专业化的养殖之路,涌现出了80多家山羊养殖大户。 另外,该镇养鸡、养猪专业户也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引导下,得到了较快发展,养殖业已成为该镇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育卫生

教育,1995年,取消万庄初中,建成18个教学班规模的贾寨初级中学教学楼一座和容纳1500人的大礼堂一座。1998年建成仓颉小学教学楼,1999年建成中心小学教学楼。同年,改造了幸福小学,刘庄小学。 2005年,全乡有初中2所,其中社会力量办学初中1所,教学班21个,学生1636人,教职工77人,有小学12所,其中社会力量办学1所,教职工133人,全镇所有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全镇小学共有98个教学班,16个学前班,全乡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为100%,升学率为99%。幼儿园1所,在园儿童78人,专职幼儿教师5人。

科技:2005年全镇有各类科技人员92名,获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37名,占科技人员的40%,1990年以来,有1200名农民通过培训取得了各类证书。1996年,该镇土地管理规划工作获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二等奖。文化:有标准房3间,图书1000册。在市、县举办的各类文艺活动中,贾寨镇唢呐班曾获优秀奖2次。

卫生:1999年,镇政府投资8万元改造镇卫生院,进行了机构及人事制度改革,2005年,镇卫生院干部,职工共17人,其中主治医师4人,医师3人,医士5人,其它初级卫生技术员4人,离退休人员10人,成为一所集医疗、保健、预防为一体的中心镇卫生院。拥有50MAX光机,心电图机,大型B超机,波姆光治疗仪,微波多功能机,万能手术床,9孔无影灯等大中型医疗设备10多台件,技术力量雄厚,设有内科、外科、骨科、儿科、中医、妇科、放射、心电、化验、B超等13个科室,床位25张,全乡共有村卫生室17个,乡村医生18人。2005年,镇卫生院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