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贾宋镇
释义

贾宋镇地处豫西南平原区,临312国道和207国道,辖23个行政村,342个村民小组,5.86万人,总面积51.7平方公里。

“豫西南小商品之都”—河南省镇平县贾宋镇

“中州名镇”—贾宋镇

贾宋镇位于镇平县西南部平原区,辖23个行政村,342个村民小组,5.86万人,总面积5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万亩。1985年撤乡建镇。近年来,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为指导,以发展为主调,以财源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商贸名镇,特色大镇“的发展定位,抓牢工业、市场、小城镇建设、特色农业四项重点,努力建设开放贾宋、实力贾宋、和谐贾宋,实现了工业项目新发展、市场建设跨台阶、城镇建设迈新步、特色农业新突破、人民生活上水平。1992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中州名镇”、“乡镇之星”;1993年被国家计委确定为“全国1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同年被国家体改委等十一部委确定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1999年被国家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镇”;2000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奔小康科普示范镇”,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115家小城镇建设”之一;2005年9月被中国特产之乡宣传暨推荐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玉兰之乡”。 2006年3月被南阳市委、市政府评定为“四星级小城镇”。2005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8.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1.8亿元,财政收入3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68元。

市场篇

贾宋镇自古以来,就是高贸重镇,早在明清中叶,就有“三里长街”之称,改革开放以来,贾宋市场以起步早、起点高、规模大而独领商界风骚,是豫、鄂、川、陕、皖毗邻地区闻名遐迩的小商品批发基地。享有“小上海”美誉,曾先后被命名为“中州名镇”、“乡镇之星”“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文明镇”、2005年市场年上缴税金200佘万元,占财政收入的66%。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打造“豫西南小商品之都”为目标,按照“经营品牌化、布局专业化、管理规范化”的总体思路,先后投资300万元,对华星、华鑫市场硬件进行了高标准改造,市场内铺设彩色面砖8000平方米,规范、电力、通迅3000米,取缔私搭乱建80处,打通主次消防通道6条,开挖下水道3000米,统一制作了门面广告招牌,并对市场重新进行了科学规划分类,提高了市场的相对专业化水平。开展了诚信经营、文明商户评选等活动,进一步优化市场经营环境,并在市场内安装了电了监控设备,开通了贾宋网站,达到了活商气,聚人心、繁荣市场的目的。

截止目前,贾宋已拥有工业品,华星、华鑫、鞋帽、副食品、南方、文化用品等七大专业批发市场,经营90大类4000多种商品,市场辐射全国17个省,160多个县(市),在全国56个大中城市和64个著名市场建立起了稳固的购销关系,市场旺季日客流量达12万人次,年成交额达21亿元,是豫西南最大的小商品批发交易中心。工业品市场也因此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市场”。华星市场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市场”。

特色农业篇

贾宋镇花卉苗木产业历史悠久,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花卉苗木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止2005年底,全镇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各类苗木1260余种,2000万株,主导品种以玉兰系列、桂花系列、香樟、女贞等绿化苗木为主,年销售1000万株,产值达1、2亿元,人均玉兰收入896元,占人均收入的33.8%;2005年9月,贾宋镇被中国特产之乡宣传暨推荐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玉兰之乡”。

贾宋镇从1999年起结合镇情,因势利导,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大力鼓励扶持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以高科技无公害农业产业示范园为龙头,充分发挥群众有种植花卉苗木传统习惯的优势,在工作中,一方面抓土地流转,引导花卉种植户在规划区内集中连片发展,另一方面结合农建工作,对花卉区内的沟、路、渠、林、井进一步配套完善,达到了“林成网、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田园化格局,同时成立了科星花木公司,镇平县花卉苗木行业商会,植物检疫站等职能部门为花农提供产前市场预测,产中技术服务,产后销售等全方面服务,并积极组织广大种植大户参加全国各类苗木交易会,开拓他们的视野,鼓励他们在全国各地设立直销处,中介公司,拓宽畅通苗木销售渠道,从而使贾宋的苗木花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篇

近年来,贾宋镇坚持围绕市场搞加工,围绕市场上项目,积极实施工业强镇战略,走出了一条“以商带工,以工促商,工商联动的发展之路,累计投资7.5亿元,修订完善了园区发展总体规划,打造出2个生产要素齐备,软硬环境优良的工业发展平台,并成立了镇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和工业协会,对入驻贾宋的所有企业、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目前,全镇共培育壮大骨干企业50余家,形成机械铸造、塑料、针织、化肥、建材五大产业集群。

2006年,贾宋镇瞄准国际产业向国内转移,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有利时机,解放思想,抢准机遇,积极整合电力、土地、人力资源、闲置厂房四种优势,着力构筑优化舆论环境亲商,优化服务环境富商,优化经营环境安商的工作格局,通过制订优惠政策,创新招商办法,健全招商机制,强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仅上半年,贾宋镇就引进各类企业11家,投资总额达5000余万元。

城镇建设篇

近年来,贾宋镇按照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建设园林化小城镇的工作思路,坚持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四位一体。镇区内实现了水、电、通讯、绿化、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相配套,功能完善。2006年3月份,贾宋镇被南阳市市委、市政府评定为“四星级小城镇”,一个以商贸业为中心,加工业环绕,住宅、科技、文化、商业相衔接的新型小城镇已崛起在豫西南中华大地。

一是坚持高标准规划。1996年以来,贾宋镇先后3次高薪聘请国家设计院专家对城镇布局进行了总体规划、修订和完善。2006年又围绕东区开发,聘请国家建设部河南设计分院专家赴贾宋实地规划设计,并对镇区进行功能分区。目前,围绕产业特色所形成的商贸区、工业区、住宅区、文教卫生区、行政事业区,布局合理,相得益彰。

二是坚持高标准建设。2000年投资60万元,对民族街进行了仿古改造;2003年投资300万元,对华星、华鑫两大市场铺设彩色面砖,改造市场门面房260间;2004年投资180万元,对车站路两侧206间门面房进行了改造,同时对镇区广告牌进行了规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04年以来,先后投资720万元兴建了贾宋镇文化广场,贾宋镇政府办公大楼,实施了“三路三景工程”,在清真街、车站路、府右路安装豪华路灯1200盏,栽植各类风景树3000余株。目前,围绕政府行政中心及底商住宅建设正掀起新一轮的开发热潮。

三是坚持高效益经营。贾宋镇在城镇建设中创新经营理念,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以土地一级市场专卖和房地产开发为重点,把生地养成熟地,熟地炒成金地。广泛吸引各种经济成份和民间资金参与城镇建设,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走出了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经营城镇之路。四是坚持高效能管理。成立了市政所和城建监察中队,对镇区主要街道按照“绿、洁、畅、亮、美”的标准,该规范的规范,该整治的整治,该拆除的拆除,该绿化的绿化。和镇区居民签订居民公约,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基本实现了镇区全日保洁;深入开展“诚信文明商户”,争当“文明居民”的活动,努力营造“人人讲文明”的浓厚氛围,提高了城镇居民的文明意识。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贾宋镇

贾宋镇位于南和县西北部,毗邻邢台、任县两县,辖47个行政村,耕地面积7.6万亩,总人口4.6万人,拥有1840个企业摊点,一定规模企业233家。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强镇为目标,依托本镇传统和区位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了胶合板材、畜牧养殖、出口蔬菜种植三大主导产业和小食品、新型建材、中高档家具、棉纺四个特色产业。白雀庵、明朝廉吏朱正色墓、小胡普济寺已开发建设成旅游景点。鹏涛木业、林汇木业、盛元养殖公司、祁村出口蔬菜基地等一批龙头企业初具规模。以河北福宽生物柴油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兴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迅猛。贾宋镇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县首位。

贾宋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南距南和县城6公里,西距邢台市区10公里,北距省会石家庄100公里,京深高速擦边而过,邢清公路横穿东西,任南、津韩、南白公路纵贯南北,四通八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和街道硬化。程控电话普及率95%,移动电话无缝隙覆盖。新建3.5万伏变电站两座。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是投资兴业的理想宝地。

贾宋镇环境优良,政策优惠。“税收归口清、规费一口清”政策运行规范,深受企业欢迎;“零地价、零收费”政策优势独特,为企业建立了理想的投资平台;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企业发展增强了竞争成本,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