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祭山还愿会
释义

祭山还愿会是四川省济州龙溪一带羌族民间的一种祭祀活动。反映了古羌人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物质生活万般匮乏的情况下,把人身的自我意识赋予自然界的一切,并作为异己力量加以崇拜,力图通过这种崇拜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简介

羌族的宗教祭祀活动是古羌人原始宗教的遗迹,这些崇拜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整个部落、氏族或村寨的利益和命运。它象征着羌人寄自身命运于天地万物,同时也映衬出羌人誓与天地共光辉的美好愿望和坚强信念以及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历史传说

祭山还愿会是龙溪乡羌民的大典。羌族一般居住在高山峻岭,认为民众、牲畜、庄稼等一切生灵全靠山神保佑,坐位在“祭山会”上祈祷天、地人间诸神,保佑羌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地方太平、百事顺遂。祭山的时间各地不一,一般是在农历正月、五月、十月、一年一次或二三次。羌寨附近的山上一般都有一丛茂郁的老树组成的“神林”,树前的空地便是祭祀的场所,祭祀处修有石塔,主有数个代表诸神的白石,由轮流担任的会首以及会首的得力助手协助筹备。龙溪乡一带的祭山会多在五月火月。

祭山仪式一般由本寨会首牵头,巫师主持。羌语称“释比”、“许”或尊称为“阿爸许”,是一种不脱离生产劳动的宗教师。是羌族中的知识分子,甚至起着某种精神领袖的作用。释比仅限于男性充任,可结婚成家,他们没有宗教性的组织或寺院,但供奉历代祖师和“猴子童子”。据传,金丝猴是巫师的护法神,所以他们供奉的祖师爷和使用猴头法器,头戴的猴皮帽均与金丝猴有关,就是他们跳神时的步法-常用的两脚紧紧的并拢,上下左右跳跃据说也象征着猴子的步法。巫师的传授除少数是袋子相承外,一般教师经过三年艰苦的跟师学艺而来,先学敲锣、打鼓,背诵咒语。入门后再学拉铁链、穿铁铧、踩红锅、舔铁铲、捞油锅等巫玉,这些本领掌握之后,才可以出师。出师后由师父送给一套测声器,巫师的法器有猴头帽、竹帽、羊皮鼓、神棍、师刀、猴头、铜锣、令牌等,而以猴皮帽和猴头最为贵重。

传承与发展

祭祀前备好祭祀所用的柏枝、松明、香、烛、纸、鞭炮和猪腰、青稞咂酒、公鸡等,再选择“神羊”,祭山所用草羊,以往由寨内养羊房自愿奉献,经过细致挑选的纯色公羊牵到会首处,经“释比”再次评选,得到会首和“释比”首肯后,用五色布条做成彩珠挂在羊角上,“释比”给“神羊”念“解秽经”。羌寨里的青年还要到山里挑选二根碗口粗的杉杆,剥皮后留下顶端桠枝十二枝,桠枝上插白色小旗,杉杆嵌上系着五色的彩纸栽立于“神林”前的空地上,其意义有两种传说:一是代表十二尊神;一是代表一年十二个月。

太阳偏西,庄严肃穆,充满着神秘色彩的祭山仪式开始。除了丧家、有产妇的人不能参加外,寨内十二岁以上的男性都要参加。坐位身着盛装,带着月牙形或三叉形的馍馍,执事人员牵着羊子,“释比”敲着羊皮鼓边舞边唱。众人在“释比”的带领下,顺着崎岖的山路到“神林”处静候。“释比”交给执事人员一些白纸小旗,以示“忌神路”。规定:自祭祀起,三日内人畜不得街,如违者视其情节,重则重还一坛愿,轻则则用“刀头”、敬酒,请“释比”给神还一只公鸡方可了结。 到达神林后,“释比”手执点燃的柏枝围绕杉杆边走边念咒语,给所有参加祭祀的人员及愿鸡、愿羊解秽驱邪。咒语为羌语,大意为:秽气到处都有,人、鸡、羊、杉杆上也有。人解了秽气,神才能接纳。今天弟子用点燃的香柏枝熏除了人间的一切秽气,神灵啊!请高高兴兴来领受。

“出学”完毕,“释比”带领大家从已点燃的析枝上跨过羊。“神羊”、雄鸡、祭品也要用柏枝烟雾熏,以除秽气。羌人认为,天神是民族的老祖宗,山神是管水、山和森林的,地神是管土地,牛王是管衣食的。这四尊神对众生有功,需要还羊愿。“释比”将四只羊分配给四尊神。“释比”身穿短褂、白裙,头戴金丝猴皮做的三尖帽,手摇铃铛,用羌语念抖羊词,请四神认定自动控制的祭羊,领会众生的供奉。执事人员往羊身上泼冷水,在羊耳朵内放进青稞籽。羊因受冷水刺激发抖,“释比”就根据羊抖的情况,来预示来年庄稼的丰歉,一直到羊身上的水滴抖完,羌民认为诸神已满意地领受了供奉为止。这一过程称为“抖水”。

其他相关

在祭山还愿的过程中,“释比”念诵经文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份。经文祭山、还大愿、设坛敬神时才诵的“上坛经”。“释比”演唱时,左手执羊皮鼓,右手拿着鼓捶,神情庄重,按经词的韵律边唱边敲击。译为汉文为:千千兵马、万万神军,从前羌民风餐露宿,靠了石匠砌起房屋,才得安居乐业,可惜身体不好,骨瘦如柴。羌民无奈,在神前许下大愿,来年庄稼收了,猪养肥了,酒做起了,五谷之神不吃,羌民不敢吃,所以现在敬酒还愿……让全寨老少男女雹灾无灾无难,无病无痛,走东赶西,大吉大利……

诵完经文,“释比”将早已准备好的用荞面做成的野猪、老熊等破坏粮食作物的野兽模型,放到一块小木板中央,再将做好的一只狗和一只猫放立在两旁,用来警示害物。“释比”念咒语,列数害物糟踏庄稼的种种罪恶,最后手执“神刀”将它们剁碎,并大声用羌语问询众人:“害物消灭了没有?”在得到大家肯定的答复后,“释比”将剁碎的荞面捏成一个圆坨,含着咒语将它塞到附近的山洞或墙洞,并把用荞面做好的狗和猫放在洞口的两旁,封闭洞口,意喻害物从此再不会危害庄稼。

以上仪式结束已是深夜,鸣炮三响后,会首给诸神磕拜完毕打开咂酒坛,请“释比”做“取达”。“取达”为羌语,意为请天神领受祭品,“释比”双手平握酒杆,用羌语向天神禀白:今天羌人将自种自酿的青稞咂酒敬献给您和诸神,请来领受和品尝我们的心意。

黎明时分,开始还愿。执事人将“神羊”分别牵到天神、地神、山神、牛王四位神位前跪着,“释比”在每尊神位前边击鼓边唱边跳,身子略朝前倾,双膝微曲,呈半蹲姿势,“咚咚咚”击鼓三次,左脚向斜上方跨出一步,再击鼓三次,左脚退回原地,直立身体,目光正视神位,面带微笑。然后右脚又恢复左脚动作开始 舞蹈。口中念诵还愿经文,当经文念诵完毕,“释比”立即下跪,执事人员这时已将羊子杀死,鼓点也由急而渐缓结束。

仪式最后,“释比”借诸神旨意向年轻一代讲述羌族先祖丰功伟绩和艰苦创业的历史,要求全寨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惩恶扬善,并由有声望的策划者、或者寨首,宣布乡规民约等事项。

整个祭山还愿会活动至此结束,各户人领取所分的肉和汤,执事人员肩扛羊皮,向寨子走去。“释比”击鼓边舞边唱“下愿词”,鸣炮三响,众人跟随“释比”演唱下愿词。这时,每户在家的妇女都走到寨前迎接,向“释比”和参加祭山还愿会的人问候,说些“辛苦”的话,“释比”也向迎接的妇女封赠“吉利”的话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