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季普村 |
释义 | 村情概况季普村隶属于架科底乡达大科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架科底乡政府东北边,距离达大科村2.5公里,距离架科底乡政府6.5公里。国土面积3.01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9.6 ℃,年降水量1443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330.6亩,其中人均耕地0.7亩;有林地3120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58户,有乡村人口530人,其中农业人口530人,劳动力29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68人。经济总收入7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30.6亩(其中:水田45亩,旱地285.6亩),人均耕地0.7亩,主要种植玉米、水果类等农作物;拥有林地312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3亩,主要种植漆树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0亩;草地155亩;荒山荒地845亩,其他面积44.58亩。 基础设施该村到点年底,已实现通水、电、电话三通,无路灯。全村有90户通自来水,有2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占农户总数的18.18%)。有11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36.36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0户(分别占总数的20.91%和18.18 %)。 该村到瓦贡线为人马驿道,瓦贡线到乡政府为柏油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土路;距离最近的车站2.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5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辆。 该村到年底,农户住房以其他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8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该自然村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7.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7.09万元,占总收入的24.55%;畜牧业收入20.27万元,占总收入的30.8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00头,肉牛13头,肉羊95头);林业收入0.58万元,占总收入的1.35%;第二、三产业收入18.5万元,占总收入的28.82%;工资性收入28.2万元,占总收入的14.47%。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8.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5人(占劳动力的30.11%),在省内务工49人,到省外务工7人。 人口卫生该自然村有农户158户,共有乡村人口530人,其中男性280人,女性250人。其中农业人口530人,劳动力292人。该村均为僳僳族。 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30人,参合率100%。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5公里,距离乡卫生院6.5公里。该村无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村内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81户,占农户总数的73.64%。 村务公开该村到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30.6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劳250个(劳均1.34个)。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医疗合作 发展重点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农村公共设施差,无公厕、垃圾坑,村内主干道差,村容村貌有待整治。 2、进各村民小组道路为人马驿道,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3、农田引水沟渠缺乏,人畜饮水损毁,年久失修,急需修复; 4、村庄离各级卫生所较远;学校陈旧. 发展重点主要是: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在十一五规划结束时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540元: 1、大力发展经济林果种植,力争达到核桃50亩、漆树100亩,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农民收入。 2、积极发展生猪、鸡、羊为主的养殖,力争年出栏猪300头、鸡600、羊120只以上。 3、大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力争每年达到3人以上。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