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积极惯性 |
释义 | 哈佛商学院助理教授唐纳德·苏(Donald N. Sull)在其《优秀的承诺》一书中提出“积极惯性(active inertia,又译作:积极的惰性)”的概念。所谓“积极惯性”,就是管理层加速用过去成功方程式应付所面对的大变局的倾向。他认为这种倾向将严重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 积极惯性的形成有以下主要原因: 一、变硬的成功方程式 如果创业者的方程式一炮走红,从客户、员工、投资人到模仿者,都将被吸引而来。这种正面反馈,将强化管理层的信念,促使他们通过增资等手段强化该方程式,从而加强及扩大原有配方。一再重复同样的事情,久而久之,除了现有方程式外,大家就不再考虑其他做法。成功方程式的个别要素变得愈来愈没弹性,而连接各要素的环节也会变得愈来愈紧。只要外在竞争、技术、法规等环境一直保持稳定,公司便能长久套用既定方程式,无须担心。然而一旦情况有所改变,竞争环境的要求将与现有成功方程式利益间产生差距。经理人在初期阶段就看到这一差距,也常迅速采取行动,期望消除差距。然而已僵化的方程式,却促使他们猛踩油门,让已陷在坑洞的车轮愈陷愈深。 二、战略框架变成眼罩 战略框架是一共同心理模式,将左右经理人与员工如何诠释外在竞争环境。心理模式帮助公司员工回答一些主要的战略性问题,例如,“我们属于哪一行?谁是最具威胁的竞争者?”有了战略框架,不仅未来经营有重心,经理人也能掌握重要信息。然而框架可以让经理人看见事情,但可能也会遮住经理人的眼睛。在同一框架下,经理人一直注视着某个事业的同一面貌,其眼光将局限于此,以至于看不到现有领域以外的机会与威胁。待战略框架变得愈来愈硬,经理人就会不断地把意外信息硬挤入现有心理模式,视坏消息为好消息,或完全视而不见。 三、资源开始僵固变成里程碑 资源包含有形资产,如工厂或设备,也包含无形资产,如品牌和技术。由于资源具备耐久、专业化与非流动的特性,将约束公司采取特定行动。拥有宝贵资源的公司,将从资源获取源源不断的利润,如同房东兴建公寓,定期收取租金一样。经理人迟迟不肯重新配置资源,因为他们担心此举将损及原有资源,等于迫使他们一切重来,即使他们愿意这样做,也比新创公司落后一步,因为新创公司已取得先发制人的优势。最后,经理人通常用资源铸造出公司现有的战略框架、流程、关系与价值观,从而让公司步入积极惯性的泥淖。 四、流程变成例行作业 流程和战略框架一样,同为构成一家公司成功方程式的要素。流程是指一个组织正式与非正式的做生意的方式。当一家公司尝试做一件新事情时,人们通常会试验一些不同方法去完成它。当经理人发现某个流程用起来很顺时,通常会停止试验,针对好用的流程做出承诺。一旦决定使用特定流程,组织就不会浪费时间与精力于其他地方,有了更多经验后,生产力自然愈来愈高,一个复杂组织在协调其内部活动时,也需要有大家都认可的流程,否则未来将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事。当环境变迁时,经理人之前对现有流程所投入的承诺,将会促使他们做出对积极惯性的响应。 五、关系变成桎梏 除了战略框架、资源与流程外,经理人还对两种关系做出承诺:一是与客户、投资人、政府、供货商以及有能力取得公司未拥有重要资源的生意合伙人的“外部”关系;二是各事业单位,例如构成组织图各要素之间的“内部”报告关系。经理人利用不同机制,针对上述关系做出承诺。如果关系一直未改变,久而久之就会变成桎梏,使组织失去弹性,而使经理人陷入积极惯性的陷阱。若与客户一直维持一成不变的关系,一旦技术、法规或客户偏好有改变,公司就无法有效应付。 六、价值观变成僵化的教条 等到公司逐渐成熟时,当初被创始人一再强调的价值观,最后通常会演变为僵化的原则与规定,收录在厚厚的员工手册内。过去是活生生的价值观,后来却渐渐变成过时的教条。与其说它们能鼓舞士气,不如说它们会产生压抑作用;与其说它们能集中力量,不如说它们在迫使人们无意识地服从。其结果又是让经理人陷入积极惯性的陷阱。 企业想要论断是否陷入了积极惯性,可以注意以下八大危险信号 ·公司自夸绩效卓越; ·CEO上了主要商业杂志封面; ·管理大师赞扬公司为杰出企业; ·为自己的成功立碑纪念; ·成功后以自己姓氏命名; ·CEO著书立说; ·公司高级主管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竞争对手和你有相同的邮政编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