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基于ESDA的城市化空间格局与过程比较研究
释义

作者:马晓冬 著

ISBN:10位[7564108142]13位[9787564108144]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1

定价:¥32.00元

内容提要

本书以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为核心,构建了分析城市化空间格局与过程的方法框架,并通过苏州地区与徐州地区的比较,从城市实体地域扩张的视角,揭示了苏南与苏北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格局和过程方面的模式差异,并从驱动机制上解释了差异形成的原因。

编辑推荐

本书可以作为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马晓冬,男,1971年1月出生,江苏徐州人。分别于1993年、1999年,在南京师范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2006年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生导师,校突出业绩岗主持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及GIS应用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并承担多项城市规划、区域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地方委托课题。在《地理学报》、《遥感学报》、《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

目录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中国的城市化

1.1.2江苏的城市化

1.1.3苏州和徐州地区的城市化

1.2 选题依据

1.2.1城市化时空演进研究需要知识发现的支撑

1.2.2ESDA将成为城市化空间格局与过程分析的工具

1.2.3 城市化空间格局与过程的研究需要地区间比较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区域城市化空间分异研究

2.1.1海外学者对中国城市化差异的研究

2.1.2国内的区域城市化分异研究进展

2.2 城镇群体空间格局研究

2.2.1国外城镇群研究的主要观点

2.2.2国内城镇群体空间研究进展

2.3 城市化空间过程研究

2.3.1国外城市化过程研究进展

2.3.2国内城市化空间过程研究进展

2.4 中国城市化理论及机制的研究

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3章 城市化空间格局与过程的实证方法论

3.1 格局、过程与模式、模型

3.2 空间模式的特质

3.2.1空间层级

3.2.2空间异质

3.2.3空间依赖

3.2.4空间结构与过程

3.3 ESDA与空间模式发掘

3.3.1国内外ESDA应用研究概况

3.3.2ESDA的主要工具

3.4 空间韵律与空间格局测度

3.4.1常用空间韵律指数

3.4.2 城市空间增长模式、过程的韵律识别

3.5 元胞自动机与空间过程模拟

3.5.1城市形态与结构模型

3.5.2 城市系统机制模型

3.5.3 城市系统过程模型

3.5.4 城市CA模型的发展

3.6 城市化格局与过程研究的方法框架

第4章 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

4.1 建国以来的城市化历程

4.1.1 初步发展阶段(1949-1957)

4.1.2波动倒退阶段(1958-1977)

4.1.3 恢复性增长阶段(1978-1989)

4.1.4 转型发展阶段(1990-1996)

4.1.5 快速发展阶段(1997-2003)

4.2 城镇空间格局的现状特征

4.2.1城镇建制及空间分布

4.2.2 城市规模等级

4.2.3 城市规模结构

4.2.4小城镇群体的空间格局

4.3区域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分异

……

第5章 苏州地区的城市化格局与过程

第6章 徐州地区的城市化格局与过程

第7章 苏州与徐州城市化格局与过程的比较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