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释义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或称基因的独立分配定律,是遗传学的三大定律之一(另外两个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它由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经豌豆杂交试验发现。 其内容为: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决定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孟德尔在做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发现,基因分离比为9:3:3:1。(见右图)。 图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 这一结果表明,它是由两对基因分别由基因的分离定律独自分离的比例3:1产生的。 在真核生物中,自由组合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 应用杂交育种的指导: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选育优良品种 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依靠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家族中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它们出现的概率的分析 适用范围在育种工作中,使用杂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新组合,以便不同亲本地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 在医学实践中,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来分析家系中的两种遗传病同时发病的情况,并且推断出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他们出现的概率,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的性状的基因可以进行重新组合——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多种不同基因型的后代,表现不同的性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