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
释义 |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原则的过程当中,教育部门对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了筹备,已经选择清华、北大、浙大、复旦、南大等16所大学的数、理、化、计算机、生5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力求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社会、家庭、学校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从而营造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政策机制。 中文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简称:“珠峰计划” 创办时间:2009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计划学科:数、理、化、生、计算机5个学科 实施部门: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实施 试点高校:清华、北大、浙大、复旦、南大等 使命宗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钱学森之问) 珠峰计划-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培育21世纪科坛“三钱”即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而出台的一项顶尖人才培养计划。“珠峰计划”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实施。目前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20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入选。该计划将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5个基础学科开始试验,每年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学生,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新培养方式,构筑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国家设立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聘请一流师资,包括聘用有关学科国外高水平教师、国内一流教师授课和担任导师;提供奖学金、国际交流、科研训练等经费;营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等,努力使受该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珠峰计划-高校全国入选国家“珠峰计划”的高校包括国内20所名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珠峰计划”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学科开始,在高等教育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一度以“珠峰计划”的代号流传,为避免这项计划被用于其他用途,教育部在出台方案时并未做大张旗鼓的宣扬工作,并希望各入选校不宣传,不张扬,埋头苦干,切实开拓出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途径。各高校不约而同地在2010年高校招生宣传时,向中学生大力介绍这项计划的重要性,以增加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复旦大学的保送生方案称,被数学学院、物理系、化学系和生命科学学院录取的考生,入校后成绩优秀者,可进入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这项计划也引起了中学教育界的注意。天津南开中学校长杨静武认为,这项计划具有前瞻性,对于将来可能是具有导向性的,中学也应积极呼应拔尖人才培养的尝试,与大学合作,将有冒尖潜质的学生输送进去。 珠峰计划与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之间的关系 珠峰计划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5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从目前已入选的19所高校来看,除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外,入选者无一不是在这5个学科中至少拥有一个2007年公布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985工程”高校。(兰州大学的“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有机化学”两个二级学科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西安交通大学的一级学科“生物医学工程”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生理学”、“计算数学”两个二级学科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单位名称 数学 北京大学 数学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数学 北京师范大学 数学 南开大学 数学 吉林大学 数学 复旦大学 数学 南京大学 数学 浙江大学 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学 山东大学 数学 四川大学 物理学 北京大学 物理学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物理学 复旦大学 物理学 南京大学 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 北京大学 化学 南开大学 化学 吉林大学 化学 复旦大学 化学 南京大学 化学 浙江大学 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 厦门大学 生物学 北京大学 生物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 生物学 复旦大学 生物学 南京大学 生物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生物学 武汉大学 生物学 中山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南京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目前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5个学科的“985工程”高校已完全囊括(北京协和医学院已与清华大学合作办学,纳入“985工程”)。 珠峰计划-起源“珠峰计划”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道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珠峰计划最开始从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校长在2009年暑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传出。郑南宁校长在讲话中说,“珠峰计划”只在五个学科——数、理、化、生物和计算机科学中实施。“前提是要求学校在基础学科,尤其在理科方面很强。”该计划是面向世界开放,教师来源除了组织学校最优秀的师资,还要从世界各地通过中央专项高薪聘请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来实施教学。“在迎接今年高考时,已经在流传现在不谈‘211’,也不谈‘985’高校,谈‘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1所大学,这11所大学可以说是中国最好的研究型大学。”郑南宁校长说。 珠峰计划-进展(1)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原名:元培计划、元培计划实验班),北京大学已在数、理、化、生、计算机等基础学科专业人才创新培养建设项目,项目将通过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兴趣和发展潜质,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培养计划。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决定选拔优秀本科生开设“未名物理学子班”。其目的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素质教育培养机制,为年轻才俊迅速成长为国际一流的物理学家和各领域的领军人物打下坚实基础。而元培学院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自主设置专业”,即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不同院系的特定课程,经审核通过后即可按照这一量身定做的培养计划完成学分,获得学位证书。北大曾经给一位学生专门开出一门课,这可谓真正的吃小灶。 (2)清华大学:清华大学2009年开始实施“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实验班选拔各不相同,首批进入该计划的有4个项目:数学班、物理班、计算机科学班和钱学森力学班,今年预期还有化学班、生命科学班两个项目进入计划。这些实验班的入门选拔各不相同。钱学森力学班,采取“高考录取+校内分流”的申请体制;计算机班则施行“奥赛+校内二次测试”的方式选拔;报考数学、物理、化学实验班的学生,在经过相关教授考核后,也可直接就读;而生物班等重点实验班则将统一在本科高段学生中选拔人才。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年开始实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英才班”,大多以中国科大建校初期的大师命名。中国科学院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相关研究所联合创办了11个“科技英才班”(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师昌绪材料科学科技英才班、贝时璋生命科技英才班、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王大珩光机电科技英才班、应用物理科技英才班、钱学森力学科技英才班、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天文英才班、赵九章现代地球和空间科学科技英才班、计算机与信息科技英才班)。其中基础科学类英才班7个,高技术类英才班4个。涉及16个研究所和科大10个学院,总招收学生435人。同时院批准资助科大和14个研究所共同实施了14个联合共建项目。截止2010年11月底已开设基础和实验课程32门,编写教材2本,300多名学生接受了实验训练。英才班实施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科大和研究所双方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对有潜力的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解决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急需人才的培养问题,成为国家未来科学与工程领军人才的培养基地。项目实施以来,在生源、师资、培养模式、条件保障、制度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创新、深入改革、健全机制,明确了“三结合,两段式,长周期,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模式,努力使学生将来能够成长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行列。 (4)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拔尖计划”同时被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和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目前已经组建2010级“基础理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人文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培养目标: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培养兴趣浓厚、志向远大、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拔尖学生,为其成为基础理科(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人文学科(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的领军人物、知名学者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计划实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全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5)浙江大学:“求是科学班”2010年8月开班。“竺可桢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是以浙大竺可桢老校长之名命名,为浙江大学优秀本科学生实施“特别培养”的荣誉学院,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84年的原浙江大学(工科)混合班,现任院长是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竺可桢学院以“培养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宗旨,以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卓越人才”为目标。“求是科学班”是学校根据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珠峰计划)”精神而设立的,以学生的科学素养、志向为基础,以“培养未来的科学家、世界一流的学科引领者”为目标,选拔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五个基础学科中某一学科有浓厚学习兴趣、具有较强培养潜力并有志于深入学习的优秀学生进行培养,按照“高、精、尖”的培养模式,实施课程精、深、通的研究型教学,他们的导师全部都是长江学者或教学名师。首届“求是科学班”于2010年8月18日在浙大“竺可桢学院”开班。 (6)复旦大学:“望道计划”,复旦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在数、理、化、生几个基础学科开始实施“望道计划”,构筑“拔尖人才”培养平台,创新培养模式,努力使这些优秀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该项目将分以下几个阶段目标来完成:第一阶段,探索优秀学生的选拔机制,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和自由选择专业机制,最终将最优秀的学生通过该计划地培养,脱颖而出;第二阶段,为优秀本科学生构建学习平台,通过聘请国际一流专家学者,采用最新进的教材,以及小班化的研讨与探究,使这些学生具备该领域深厚的理论知识以及思考和学习能力;第三阶段,为优秀本科学生参与某专业领域前沿研究搭建平台,形成从学校到院系直至实验室完整的、系统的学术研究培养体系;第四阶段,为优秀本科生的搭建国际化教育平台,通过聘请国际一流学者来校教学以及选派学生到国际一流学校进行交流,使学生具备国际视野;第五阶段,在结束本科阶段学习之后,优秀学生将被选送到国际一流的研究小组进一步深造,使他们能在最优异环境下,培养成为一流科学家。为实现上述目标,复旦大学拟搭建6个平台,集全校之力为拔尖学生的培养创造一切条件,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研究活动中的主动性,同时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和自由选择专业机制,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计划进行培养。 (7)南京大学:“英才培育计划”,建立在“南京大学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的,但做出很多变革,对学生培养的优惠政策可谓前所未有,进入拔尖人才培养方案的学生会比现在“匡亚明学院”学生的选择权更大,教师队伍的组成也将有变革。借助这一计划,2010级新生有机会进入基础学科理科强化班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5个院系英才班享受“英才培育计划”。 (8)上海交通大学:交大成立“致远学院”,由校长张杰院士亲自兼任学院院长。致远学院得到了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支持,2010年致远学院将招收数理科学和生命科学两个理科班,每个班人数不超过35人,在9月份新生入学后,所有上海交通大学2010级新生都可以申请进入致远学院,学院将从中通过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选拔部分学生进入致远学院。 (9)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实验班”,2010年3月5日下午,伴随着热烈的掌声,西安交通大学首届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实验班开班仪式于科学馆207热烈举行,这也标志着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西安交通大学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在今后几年中每年选拔80名左右有志于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优秀本科生进入数学、物理学专业学习,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创新型领军人才。首批进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实验班学习的大一学生共57名,他们分别来自少年班、保送生、自主选拔所招学生和高考优秀生,其中数学2个班共34人,物理2个班共23人。理学院院长李福利表示,理学院为这4个班配备了学院最好的师资,并聘请了外校的知名教授。数学班聘请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公派西方的第一个数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定光桂教授讲授《数学分析》;全国模范教师石生明教授讲授《高等代数》;物理班则聘请了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钱伯初教授讲授《力学》。 (10)南开大学:南开大学设立培养理科拔尖人才的试验班“伯苓班”和“省身班”,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专业的新生中经过二次选拔产生,采用双语教学与国际接轨。“伯苓班”和“省身班”采用动态管理,本硕博连读,学制为八年(2+2+1+3)。 (11)中山大学:“逸仙班”,为开始于2006年的中大人才培养新举措——“逸仙计划”下的项目。该计划将在物理、化学、生物三个专业的高考生源中择优选拔90名“尖子生”组建“逸仙班”,以理科基地为依托,实施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贯通培养。“逸仙班”为学生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两次专业选择,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专业学习。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将进行基础课学习,采用大基础平台+课程群选课,进行宽口径培养。第二年进行学科大类培养,学校按学科群设置课程类别,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第一次选择。第三年进入专业课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第二次选择,分流进入物理、化学、生物等一级学科,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专业学习。进入“逸仙班”的学生可有机会免试本博连读8年,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贯通培养。中山大学的教育部门计划:第四年开始,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期间安排学生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第五至八年间,学生可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享受博士研究生待遇。按照博士生的学习研究要求考核和毕业;在优生优培的全过程中,实施因材施教,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逸仙班”实行全程导学制。入学第一年学校将相关专业的教授名单列出,师生实行双向选择,导师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对他们选择课程、专业方向等提供建设性意见,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据中大招办主任国亚萍介绍,“逸仙班”将整合校内最优质资源,后期将实行导师和学生“一对一”制度,使学生能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学习。 (12)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培养精英的“特区”武汉大学决定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设立“弘毅学堂”,下设5个学科小班,即弘毅数学班、弘毅物理班、弘毅化学班、弘毅生物班和弘毅计算机班。 “弘毅学堂”是培养精英人才的“特区”,新生进校后,在各学科专家分委员会主持下,以及学生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笔试和面试进行二次选拔。聘请学术造诣深厚、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学者担任首席教授。 (13)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又称吴玉章荣誉学院,英文名Wu Yuzhang Honors College of Sichuan University成立于2006年6月,以老校长吴玉章之名命名,是四川大学对优秀本科生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荣誉学院,是四川大学本科教学最高平台。其前身为“四川大学创新人才综合培养计划” (创办于2000年9月)。现任院长是校长谢和平院士。学院学生以能力超强、卓越,做事沉稳、低调,待人谦和著称。 (14)吉林大学:“唐敖庆班”,分“唐敖庆Ⅰ班”和“唐敖庆Ⅱ班”,吉林大学被纳入“珠峰计划”高校行列,不仅是对吉大此前培养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吉大近些年逐步夯实学科领域地位和突出重点优势专业的肯定。著名学者,吕振羽、李四光、匡亚明、唐敖庆、孙玉胜、王树明、张寿常、金景芳等一大批名家,都曾经在吉林大学学习或工作过,吉大部分“国家重点学科”科研实力在国内领域堪称先导者,学校被纳入‘珠峰计划’,让吉大培养高端人才任务更加具体明确。吉林大学按照“唐敖庆Ⅰ班”和“唐敖庆Ⅱ班”两个方向培养,其中唐敖庆Ⅰ班为化学与生物科学专业方向,唐敖庆Ⅱ班为数学与物理学专业方向。该计划充分借鉴国外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突出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科学四个专业方向,实行全程导师制和国际化培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科基础,强化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研究的学术潜力,该学生将具有一学年左右的国外学习经历,80%以上的学生可以免试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 (15)山东大学:“泰山学堂”是为实施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加速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而设立的,教育部2009年启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目的是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使之成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作为入选该计划的16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一,山东大学决定成立“山东大学泰山学堂”,全面负责该计划的实施,这是山东大学实施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一步。山大校长说:“20年后,泰山学堂如果能出一位诺贝尔学奖的获得者,那就说明我们的探索是成功的。” (16)兰州大学:“萃英学院”,萃英学院成立于2010年,在全校新生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该院,其每名学生每年培养经费将高达10万元。萃英学院实行“3+1”培养模式,即国内学习3年,国外深造1年。兰大2010年启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验计划”,成立“萃英学院”是其中一项,新学院招生专业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人文萃英班五类,每年招生80名,每人每年培养经费将达到10万元。“萃英学院”培养目标非常明确,要培养具有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开阔的视野、能够成长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毕业后能跻身国际一流科学领域科研队伍,突破眼下高校单一化的培养模式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的局限而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同时,兰大将设立全额奖学金,优秀生源奖学金等,吸引全国优秀中学生保送或者参加自主招生进入学校。新生入校后,通过学科课程的笔试,面试等,在全校范围内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萃英学院”。入院后将实行动态管理,对不能适应学习的学生进行淘汰,吸纳新的学生进来。培养将实行“3+1”模式,即3年国内学习,1年在国外学习。同时,导师将实行“1+1”模式,即国内一名导师,国外一名导师。导师都是国内外的院士、国内的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学校对进入这个培养平台的学生,将放宽学分的管理和课程考核要求,加强国际交流,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17)同济大学:“探索生命科学”班,通过开展科学讲座、观摩实验和兴趣实验等活动选拔一批热爱生命科学,有志于成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大师级”领军人物的优秀“苗子”。50%的本科毕业学生可以获得免试推荐进入研究生学习的资格,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获得到国外短期学习和长期深造的机会。 珠峰计划实施情况目前国家虽然已经提出珠峰计划并已经实施,但是其核心阶段——拨款尚处于未开展阶段。除去数学学科外,其他学科都需要较大资金资助,教育部承诺入选者每人每年获得10万元资金资助,但目前入选者尚未获得任何资金。目前北大数学学科可以报销1000元书籍费用,而其他学校仍未有实质性进展。 珠峰计划-改革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2010年3月2日表示,教育部门2009年对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了筹备工作,已经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多所大学的数、理、化、计算机、生五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想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教育部2日举行2010年第3次新闻发布会,请参与《规划纲要》起草工作的专家解读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张大良在会上作以上表示。张大良指出,最近十多年来,一批高水平大学不断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进行了很多很好的有益尝试,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他们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他表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是多样化的,要在原有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因为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深化改革。所以,在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形势下,应该要很好地抓住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这个有利时机。张大良表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原则的过程当中,教育部门对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了筹备工作,已经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多所大学的数、理、化、计算机、生五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想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他表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用人部门,包括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要营造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政策机制。其中,政策方面,主要是在如下七个方面来抓改革: 一是在学生的遴选方面,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的潜质,实行动态统筹机制、自由选择专业的机制,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到培养计划当中。 二是教师的配备,要安排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担任专业的导师和授课老师,聘请海外知名学者主持和参与教学。 三是培养模式,要突出个性化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参加科学研究的项目训练,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志向更加远大,心态也要是平和的,德才兼备,成为未来的一流的学者和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四是营造氛围,要通过世界级的科学家的访问、高水平学术报告等等形式,来营造浓厚的学术分为和开放的平等交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的愿望。 五是制度上要创新,学生管理实行导师制和班级管理相结合,制定灵活的课程选修、免修、缓修等等制度。 六是条件方面的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国家试验教学试验中心等等,都要向参与这个计划的学生开放,并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支持,经费的支持、条件的支持、空间的支持。 七是国际合作,通过联合培养暑期学校短期考察等方式,分期分批将学生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和交流,鼓励学生利用国外的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尽快地融入学科领域或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的群体当中去。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