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婚礼式颁证 |
释义 | 婚礼式颁证是民政部2011年打算推出的一项服务。婚礼式颁证是指在婚姻登记现场免费为新人举办一场神圣、浪漫的婚礼仪式。其目的在于重新引导新人增强家庭责任感。 主要仪式据介绍,“婚礼式颁证”将设立面积约150平方米的独立颁证大厅,台下为观礼的亲友准备至少20多张座椅。颁证大厅可以布置成中式或欧式的婚礼现场,新婚夫妇还要当场宣读结婚誓词。 主要目的婚姻登记,填表、拍照、领证,仅需10分钟搞定;一场婚宴,迎亲、仪式、筵席,至少要花上四五个小时。如此悬殊的时间差证明,对于婚礼,新人们“轻登记、重婚宴”。为改变这一情况,民政部正考虑在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推广“婚礼式颁证”。 主要意义如果新人愿意接受民政部门免费送上的浪漫颁证仪式,那么对于民政部门和新人而言是“双喜临门”,一方面,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工作实现了创新突破,服务更具人性化;另一方面,新人的结婚登记更有纪念意义。一种最理想的结果是,“婚礼式颁证”引导新人移风易俗,新人把免费的婚礼作为了“正规”的婚礼,打消了择期举办更隆重婚礼的念头,抵制了铺张浪费,若如此,“婚礼式颁证”便有了更深远的社会意义。 民政部这样的想法绝对是“好心好意”,是为民办实事,为民办“喜事”。一方面设身处地为新人着想,为新人双方家庭着想,且不说是否一定能够增强新人的家庭责任感,单说,如果社会能够认同的话,可以节约婚庆的巨额开支,新人不花钱就能享受浪漫的婚礼仪式,何乐而不为呢?另一方面,内涵创新与创意,是改进社会管理的一次积极尝试。 潜在困难但是浪漫和现实之间是有距离的,浪漫也不是普适的绝对理由,即便是免费的送上门的浪漫也不一定符合一些新人的口味,民政部门不能幻想过头,不要武断地“自作多情”。“婚礼式颁证”的时间比简单颁证的时间要长很多,意味着民政部门发证的效率会大大降低,而有些新人没有时间或耐心等证,他们更愿意“立等可取”。还会有一些新人依然最看重他们另行举办的传统婚礼,因而把民政部门的免费婚礼程序视为额外的麻烦。个别新人秘密登记结婚的意愿也应该得到充分尊重,有的新人因为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顾虑,不愿意让社会或特定的群体知道结婚一事,民政部门大张旗鼓的“婚礼式颁证”一定会让这部分新人反感抵触。 每天,民政部门都会迎来大量的新人,如果坚持为每对新人举行“婚礼式颁证”,工作人员无疑会很烦很累,他们恐怕难以拿出足够的激情保持颁证仪式的质量,“婚礼式颁证”极可能陷入一种枯燥无味的“浪漫批发”状态,这样,新人们就会扫兴了。 “轻登记、重婚宴”现象的产生并形成社会习惯,除了婚姻登记发证机关一直以来没有提供“类似服务”成因外,更有传统的惯性、习俗的使然等因素。“婚礼式颁证”是否有市场?是否能够赢得社会共识?很难预测。如果新人“不习惯”这样的形式,“不配合”这样的婚礼,岂不是让面积约150平方米的独立颁证大厅(中式或欧式的婚礼现场)的资源浪费吗?兴建颁证大厅也是纳税人的钱。 也许有人会出“馊主意”,动用行政手段加以引导,以颁证来“绑架”婚礼,不走婚礼仪式,不给颁证。这可能是最具威慑力的,也是最简单易行的。但有公权力“挟证以令婚礼”之嫌,即便整个过程是“免费”,喜庆氛围也因公权力掺和而降低。放弃行政手段,完全依赖于“自发”,资源肯定得不到有效利用,处境很尴尬,“好心未必有好报”。 深层反思据悉,民政部已经开始在系统内征求意见,打算推出“婚礼式颁证”服务,登记、颁证与婚礼合二为一的新兴模式。为何只在系统内征求意见?既然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就该向公众征求意见。80后、90后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婚姻殿堂,他们最有发言权——是否喜欢这样的形式,还有哪些更好的创意,还可以增添哪些浪费元素……系统内征求意见是单一的,是管理者(服务者)角度想问题,难免会“理想化”;向公众征求意见,才能听到服务对象的声音。“婚礼式颁证”只怕是“单相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凡是没有经过民意发酵、民智给力的决策,即便是好心也未必办成好事,办成“喜事”。在公民社会里,在公民表达充分的时代里,“为民做主”应该完全“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是广征民意、尊重民意、集中智慧。只有让公众意愿与政府决策、官民关系进入“热恋”状态,并走进“婚姻殿堂”,社会的和谐程度才会更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