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汇文女中 |
释义 | 校史沿革南京市汇文女子中学(Nangjing Weiwen Girls’School)历史悠久,是南京地区最早的“洋学堂”,至今已有了123年的历史。学校位于玄武区徐庄软件基地内,原址在干河沿(现名中山路)。学校最早是一所接受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津贴的教会学校。1887年(清光绪13年)5月美国传教士沙德纳(女)从芜湖携6名幼女来宁量地建屋初创于此,始称沙小姐学堂,不久改称女布道学堂,规模甚小,仅学生6名,校长1名,至1899年正式设置初中部,1902年命名为汇文女子中学。其后曾办过师范科大学部,并增设附小一所,历时甚短,至1915年该大学部并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学。附小改名为“估衣廊小学”。1927年首次由中国人任校长,直至1930年经地方教育当局批准立案。其时,学制、机构、课程设置比较稳定,教学设备、规章制度日臻完善,有一支具有规定资格的师资队伍,成为具备一定规模的完全女子中学,不过体制上仍属教会,学校领导人听命于卫理公会及其董事会。1937年抗战爆发,学校一度迁往上海,与其他教会学校合并为“联合中学”,1939年迁返南京。1941年太平洋战争起,学校停办,1942年汪伪政权在此设立“同伦女子中学”,1945年抗战胜利,汇文女中复校。 1949年南京解放,中共南京市委学区委员会,在确定任务时指出“较大的私立学校、教会……有党员在内工作”,于1951年3月委派共产党员任副校长、书记。7月,南京市文教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关于处理接受美帝津贴的学校的决定”,处理了该校。使之与教会完全脱离了关系,成为在政府管辖下的一所私立学校。是年10月,南京市文教局奉华东教育部通知接办汇文女子中学,并改名为南京市第四女子中学。四女中以“勤奋学习、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的要求,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立”之精气,为广大女学生指引了成才之路。 196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错误思想,该校被迫停办,学校被红卫兵焚毁。同年十月,在南京市第四女子中学原址上建立男女同校的“人民中学”,女中的历史从此告一段落。 2009年,杰出的女教育家许格嫣予开始恢复汇文女中的重建工作,作为南京市第一所女子中学,汇文女中选址在鼓楼区大锏银巷的金陵协和神学院旧址,校园风光秀美,亭台楼榭一应俱全,邀请汇文女中创始人沙德娜女士的六世孙作为私立汇文女中的校董,美国公理会教徒和5为美国校长的后代作为外教,并与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台北市圣心女子中学、新加坡圣尼格拉女校作为友好学校。 2011年,汇文女中将招收学生,计划初一六个班,高一四个班。校服生产厂家为兰诗国际。 杰出校友高级工程师倪月荷,1944年毕业于汇文女子中学。香港著名影星林黛,1948年就读于汇文女中。 全国妇联主席洪天慧,1964年毕业于南京市第四女子中学。 校训:校训: 和民国时期汇文女中的校训一样。 校歌: 和民国时期汇文女中的校歌一样 英文名: Nangjing Weiwen Girls’School 选修课: 美术、插花、泥塑、陶艺、宗教、音乐、排球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