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慧照寺
释义

慧照寺也称铜佛寺。寺始建于晋,隋、唐、宋、元历代多有增修,塔建于唐,但未完工。北宋重修时,寇准曾为之施银,因绘寇准真像于塔后。明嘉靖地震时塔毁,万历年复修。解放后,于1972年又整修。该塔于195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加 固了塔基,划了保护范围,修了排水沟。

地理位置

慧照寺位于渭南市区北三十公里的下吉镇。在下吉镇政府东侧,高9层,30多米,平南成正方形,每层有4个门洞,下层南门洞外东壁刻有《下吉慧照寺重修塔记》。

现今情况

寺内建有一座五开间硬山式铜佛殿(即今之大雄宝殿),建筑面积190m2,殿内供奉着五尊明代铜佛,高约2米,中为释迦牟尼佛,东为消灾延寿药师佛,西为阿弥陀佛,最东侧是弥勒菩萨,最西侧是观世音菩萨。造型庄严,神态慈悲,工艺精湛。佛菩萨均跏趺坐于莲台之上,莲花三重,中央三座莲台的每个莲瓣上都有一尊浮雕小佛像,姿态各异,优美雅致,既是西北五省的文物珍品,也是全国罕见之瑰宝。

寺内有宝塔一座,肇见于晋,重修于唐。古塔为方形九级楼阁式砖塔,高38米,塔身中空,顶有铜刹,圆拱门楣浮雕“二龙戏珠”,凸刻花纹细腻,工艺奇巧;两侧有笔力圆润对联一副,曰“云护诸天垂象教,虬盘万劫奠皇图”。塔基四角有一力士石雕,造型生动,姿态各异。

慧照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项目名称

慧照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项目承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文体旅游局

渭南市临渭区下吉镇人民政府

项目背景

慧照寺也称铜佛寺,始建于晋,隋、唐、宋、元历代多有增修,寺内建有一座五开间硬山式铜佛殿(即今之大雄宝殿),建筑面积190m2,殿内供奉着五尊明代铜佛,高约2米,中为释迦牟尼佛,东为消灾延寿药师佛,西为阿弥陀佛,最东侧是弥勒菩萨,最西侧是观世音菩萨。造型庄严,神态慈悲,工艺精湛。佛菩萨均跏趺坐于莲台之上,莲花三重,中央三座莲台的每个莲瓣上都有一尊浮雕小佛像,姿态各异,优美雅致,既是西北五省的文物珍品,也是全国罕见之瑰宝。

寺内有宝塔一座,肇见于晋,重修于唐。古塔为方形九级楼阁式砖塔,高38米,塔身中空,顶有铜刹,圆拱门楣浮雕“二龙戏珠”,凸刻花纹细腻,工艺奇巧;两侧有笔力圆润对联一副,曰“云护诸天垂象教,虬盘万劫奠皇图”。塔基四角有一力士石雕,造型生动,姿态各异。

项目建设内容

1、修建慧照寺街工程。需投资350万元,其中供排水管道长为820米,需投资86万元,隔车带绿化面积420m2,两侧绿化带长1620米,需投资43万元,拆迁费共需50万元,道路长590米,路面铺设面积7080m2,需投资171万元。

2、慧照寺修缮整修工程。需投资1850万元。在寺内铜佛殿、宝塔的基础上,拟再建石牌坊、山门殿、天王殿、放生池、大雄宝殿、千手观音、法堂藏经楼、玉佛殿等建筑。

项目投资额:总投资2200万元,拟引资2000万元。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联营。

效益分析:慧照寺街建成后,将成为文化旅游一条街,开发两侧土地,经营文化旅游产品。慧照寺再建后,将成为景点齐全、设施完备,享誉西北佛教旅游圣地。

《下吉慧照寺重修塔记》

余考故迹所证与父老相专,塔始建于宋真宗咸平之二年,景德中寇准免相归谒于此,因绘真像于塔后。越大观重修,功尚未完,迄至元泰定帝接修,始观厥成焉。迨我皇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关中大震,塔复拆毁。时居僧扬师讳曰受,刘师讳曰众,二僧幻悟聪敏善明等,额既而访道于南京,绘水陆神无可解归,顾塔而叹曰:“此塔倾复久矣,欲举故迹而重修,吾人所当从事也。”乃乞吉镇父老为功德主,于是岁七月望曰起工而重修焉。父老曰此僧之知所务也,今塔基廓焉而增贰门宇,焕然而重修,四方乡民无日而不睹若吾数人者,有时不在也,不为之记,千载而下,熟知吾数人为之也。因属余策名于石,以为积善者之所表扬云尔。

大明万历九年季秋八日吉镇庠生肖希望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2: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