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日本水狼蛛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日本水狼蛛 拉丁学名:Pirata japonicus Yaginuma 纲:蛛形纲 目:蛛形目 科:狼蛛科 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寄主昆虫:棉蚜、叶蝉、小地老虎、小造桥虫、棉铃虫、粘虫 寄主危害作物:小麦、棉花、玉米、高梁 形态特征雌蛛体长4.5毫米左右,背甲黄褐色,前方中央具V字形斑,侧斑暗褐色,侧斑外有一条窄的断续纵纹,边缘黑色。步足腿节黄绿色,其它黄褐色。胸板黄色,着生黑长毛,两侧各有3个淡褐色斑。各步足基节内侧基缘有一条短褐纹,在胸板周围形成一圈。螯肢粗短,牙橙褐色,下颚和下唇末端黑色。前列眼后曲,后中眼很大,向头部前端突出。腹部背面黄褐色,中央有5对明显的黄白色斑点,排成两纵行,斑点外方有白色毛纹。 生物学特性日本水狼蛛以接近水田和水渠旁的棉田较多,为不结网的游猎性蜘蛛,喜欢在水湿的地面活动,早春在苕子田、蚕豆田、小麦田都可找到,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产卵。卵囊球形,由雌蛛携带于腹下,每个卵囊一般有卵40~50粒。 5月间卵期10天左右。幼蛛孵出后,群集于雌蛛腹背,数日后始分散。在棉田多潜伏于土块下和土缝中.故土壤疏松的棉田比土壤板结的棉田多。 地理分布浙江、湖北、福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