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磺巯嘌呤钠
释义

【别名】 6-巯基嘌呤磺酸钠;溶癌灵;溶癌呤 ,磺巯嘌呤钠

【外文名】Sulfomercaprine Sodium , AT-1438,Tisupurine

磺巯嘌呤钠

基本信息

【英文名】 tisopurine sodium

【别名】 6-巯基磺酸钠-9(7)-钠代嘌呤;溶癌呤;6-巯基嘌呤磺酸钠盐;嘌呤-6-巯基磺酸钠;6-(sodium mercaptosulfonate)-9(or7)-sodiumpurine;sodium purine-6-thiosulfonate;AT-1438

【性质】 本品为类白色鳞片状结晶。无臭:无明显熔点,300℃以上变色而分解。对酸不稳定。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难溶水醚、醇等有机溶剂。在碱性和中性条件下较稳定。

本品为巯嘌呤的水溶性衍生物,进入体内后能逐渐转变为巯嘌呤发挥作用,故作用、用途与巯嘌呤基本相似。本品最大特点是可供注射。对肿瘤组织有一定选择作用(因肿瘤组织的pH值低,巯基化合物含量高)。

【质量标准】 中国药典1985年版

指标名称指标

含量(C 5 H 2 N 4 Na 2 O 3 S 2 ·97.0~103.0

2H 2 O)/%

干燥失重/%≤11.0

重金属/10 -6 ≤10

【安全性】 有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均较巯嘌呤为缓和。因本品水溶液pH=9.7,做肌内和鞘内注射时,应注意先将每200mg溶于0.24mol·L -1 稀醋酸液中,调pH8.0~8.2。静注,滴注或瘤内注射则可直接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中密封保存。

用途及用量

用于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和恶性葡萄胎、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

抗肿瘤药。适用于急性白血病、绒毛上皮癌、葡萄胎、白血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葡萄胎、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

用途及剂量 急性白血病,每日每公斤体重4~5mg,静脉或肌肉注射,亦可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0~14日为一疗程。绒癌及恶葡常用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8~10mg,10日为一疗程。静滴,对绒癌颅内转移、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等,由于该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可用100mg鞘内注射,隔日1次,5次一个疗程。

【用量用法】 1.静注或静滴: (1)白血病:每日1次每千克体重4~5mg,溶于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液中静注或静滴。10~14日为1疗程。 (2)绒毛膜上皮癌或恶性葡萄胎:每日1次,每千克体重8~10mg,10日为1疗程。 2.肌注或鞘内注射:每200mg需先溶于2ml0.24N稀醋酸液中。鞘内给药常用100~200mg,隔1~2日注射1次,5次为1疗程。

【注意事项】 1.主要是骨髓抑制,如血小板、白细胞等,伴有出血倾向。 2.胃肠道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 3.大剂量时,可有口腔溃疡、肠溃疡及便血。 4.偶有肝损害和黄疸。治疗白血病时常见高尿酸血症。 5.可致畸胎,故孕妇忌用。

【规格】 针剂:磺巯嘌呤钠:每支200mg、400mg。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