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花 |
释义 | 黄花为百合科黄花菜属的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的花蕾,四川的一种调味配料蔬菜,又称金针菜、七星菜,花期8月,采摘期因品种不同而不同。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胡萝卜素、核黄素及磷、铁等矿物元素,是席上珍品, 具有清炎、清热、止血、利尿、通乳、健胃等辅助疗效。 四川栽培历史悠久,分布于盆周低山和丘陵区,其中渠县黄花以色泽鲜亮,食味别致,香气馥郁、肉头肥厚而最为闻名。 中国黄花之乡是四川省渠县,每年6月18日被定为黄花节。 湖南省邵东县也素有“黄花之乡”的美誉。“黄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 中文学名:黄花 别称:金针菜、七星菜 界:植物界 科:百合 属:萱草属 分布区域:湖南、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甘肃、陕西 汉语词语基本信息【词目】黄花 【拼音】 huánghuā 【注音】 ㄏㄨㄤˊ ㄏㄨㄚ 【基本解释】(1) 几种开黄色花或黄花占优势菊科植物的任何一种 (2) 黄花菜的花,金针菜的通称 (3)菊花 (4)没有经过性行为的女性 详细解释1.黄色的花。《山海经·西山经》:“ 峚山 ,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 2.指菊花。《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陆德明释文:“鞠,本又作菊。” 宋 李清照《醉花阴·重阳》词:“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明 徐渭 《画菊》诗之一:“东篱蝴蝶闲来往,看写黄花过一秋。”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词:“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3.指菜花。 晋·张翰·《杂诗》之一:“青条若总翠,黄华如散金。” 唐 司空图《独望》诗:“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五:“ 张翰 诗:‘黄花若散金’,菜花也。通首皆言春景。 宋真宗出此题,举子误以为菊,乃被放黜。” 4.指金针菜。 老舍·《四世同堂》十五:“又关了城?我还忘了买黄花和木耳,非买去不可呢。” 5.指未曾有过性行为的青年男女。《太平天囯歌谣·龟头淮军不是人》:“门口姐妹亲不认,硬逮黄花犯奸淫。” 6.古俗曲名。即《皇华》。 宋 黄庭坚《送彦孚主簿》诗:“《黄华》虽众笑,《白雪》不同腔。” 7. 太行山峰名。《史记·赵世家》:“﹝ 武灵王﹞北略 中山之地,至於 房子 ,遂之 代 ,北至 无穷 ,西至 河 ,登 黄华 之上。” 张守节正义:“ 黄华 盖 西河侧之山名也。” 金 元好问《游黄华山》诗:“ 黄华 水帘天下绝,我初闻之 雪溪翁 。” 施国祁诗题笺注引 刘祁《游林虑西山记》:“吾闻 太行 之秀,曰 黄华 、曰 谼谷 ,尔其从我一游乎?” 清 侯方域《郭老仆墓志铭》:“ 司徒公 仕,而西抵 秦凉 之塞,南按 黔 方,北尽 黄花 、 居庸 边镇上。” 8.亦作“黄华”。 相关俗语黄花菜都凉了 原来是“等到黄瓜菜都凉了”到现在传成了“等到黄花菜都凉了”。 黄瓜,就是南方说的青瓜,黄瓜本身就是凉的,如果说黄瓜菜都凉了,就是说过的时间太久了,等的时候太长了,太晚了的意思,既是对迟到的人的批评,又是调侃,不伤人面子。例如: 你的自行车坏了,你修了一整天才修好,你本来打算去买东西的,由于太晚了,你买不成了,就在这时,你老婆说“我应该替你去买”,你就可以说“早说啊,黄瓜菜都凉了”。因为她说的太晚了,来不及了! 再比如:你约朋友到你家打麻将,你和其它两个早就到了,一直等,等过了四个小时,第四个人才来,就可以说“为什么来这么晚,黄瓜菜都凉了!”因为他来的太晚了! 植物【学名】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 【别名】金针菜 【分类】百合科(Liliaceae),萱草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黄花菜常与黑木耳等斋菜配搭同烹,也可与蛋、鸡、肉等做汤吃或炒食,营养丰富。 但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秋水仙碱”的物质,它本身虽无毒,但经过肠胃道的吸收,在体内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则具有较大的毒性。所以在食用鲜品时,每次不要多吃。由于鲜黄花菜的有毒成份在高温60度时可减弱或消失,因此食用时,应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以上,捞出用水洗净后再进行炒食,这样秋水仙碱就能破坏掉,食用鲜黄花菜就安全了。食用干品时,消费者最好在食用前用清水或温水进行多次浸泡后再食用,这样可以去掉残留的有害物,如二氧化硫等。 黄花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又是有名的佳蔬良药 。《随息居饮食谱》谓其:“利膈、清热、养心、解忧积忿、醒酒、除黄”。可用于治疗大便出血、小便不通、吐血、肺结核等。《滇南本草》说“其补阴血、止腰痛、治崩漏、乳汁不通。”所以也是妇女产后补血、通乳之佳品。明代李时珍认为黄花菜“甘凉无毒、煮食治小便赤涩,解烦热,除酒瘟、利胸痛、安五脏,令人好欢无忧及明目。”中医认为:黄花菜还具有止血、消肿、镇痛、通乳、健胃和安神的功能,能治疗肝炎、黄疸、大便下血、感冒、痢疾等多种病症。 基本品种1.马蔺黄花菜 植株健壮,基出叶14—20片,长80—130Cm,宽1.5—3.5Cm。花茎高90—130Cm,上端分枝3—4个,长8—12Cm,每花茎上有花蕾20—64朵,最多者达100朵。花蕾长15Cm,顶端有黑紫色斑点,花瓣6片,长10Cm,花药黄色。筒部长4—5Cm,干菜身条较粗,肉质较薄,每公斤有1600条上下。抗旱、抗寒性强。一般亩产40—75公斤,高产田可达175公斤。 线黄花菜 基出叶12—16片,叶长50—100Cm,上部分枝2—3个。每花茎上生20—30朵花蕾,花蕾长10—12Cm。通身淡黄色,无黑嘴,花瓣6片,长7—8Cm,花药黄色。筒部长3—4Cm,线黄花抗寒抗旱,品质极佳,唯产量低,一般亩产30—75公斤,高者可达100公斤。 2.短棒黑嘴黄花菜 基出叶8—10片,长80—120Cm,宽1.5—2.0Cm。花茎高100—130Cm,上部分枝2—3个,长14—17Cm,每葶生花蕾30—35朵。花蕾长10Cm,筒部长2.5—3.0Cm。花蕾短而粗,嘴部有黑色斑点,花色淡黄,花为褐色。一般亩产40—50公斤,高者可达100公斤。 高葶黄花菜 基出叶12—14片,长120Cm,宽2.0—2.5Cm。花葶高达180Cm,上部分枝3—4个,每葶生花蕾30—35朵,花蕾长13Cm。筒部长3Cm,嘴部无黑色斑点,花蕾黄色稍带翠绿色。亩产40—50公斤,高者可达100公斤。 四月黄花菜 因于农历四月间开花而得名。每花葶仅有4朵花,可作为育种材料。 主要特性1、根 黄花菜的根系可分为肉质根和纤细根两类。肉质根又可分为纺锤根和圆柱根。 2、茎 黄花菜的茎可分地上花葶(假茎)和地下根茎两部分。花葶长约80—130Cm,上端有4—6个分枝,分枝长9—15Cm,每个花葶上有15—60朵花蕾。地下根茎也叫短缩茎。 3、叶 黄花菜的叶条形或剑形,基出,互生二列,10—20片不等。平行叶脉,叶子背面呈龙骨状突起。半对折,切面呈“V”字形。宽1.5—5.5Cm,长20—100Cm。 4、花 黄花菜的花蕾长约13—15Cm。其筒部长3—5Cm,花被二轮6片,外三片绿黄色或带褐尖,内三片淡黄色。雄蕊6枚,三强三弱。花药随品种不同为黄色、褐色或柴紫色。复雌蕊一枚,长于雄蕊,三心皮,上位花,中抽胎座,胚珠倒生,常异花授粉。 5、果实 黄花菜的蒴果,长圆形有棱,长约1.5—2.0Cm,直径1Cm左右。果实三心室,每室可成熟3—6粒种子,每个果实可成熟6—18粒种子。 6、种子 黄花菜的种子成熟后黑色,有光泽,呈不规则棱形、光滑。干燥后有皱褶,凹凸不平。千粒重20克 栽培技术黄花新栽 1、园地建设。黄花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质深厚,水源条件好,地下水位低的壤土及粘土最宜。地下水位过高的平地,水源枯竭的高山不宜作园地。黄花栽植前,必须深挖60厘米以上,拣尽石头、草蔸等杂物,并将优质的塘泥、菜园土掺入并混合均匀,并整细整平;如土壤过酸,可亩施撒50?D100公斤石灰。 2、选用良种。主推“渠县花”,适当发展“武坪早”、“四月花”等早熟品种和冲里花”、“长嘴花”、“猛子花”等晚熟品种,实现2:5:3的早、中、晚品种搭配。 3、适时栽植。早秋栽植,即花蕾采摘完到秋苗萌发前间;冬季栽埴,即秋苗凋萎到春苗萌发间。推行宽窄行单株条栽,即(20~25+15)寸×3~5寸,亩植8000~10000株。 4、施足底肥。栽植前开1尺以上的定植沟,每亩将4000?D5000斤优质堆肥、钙镁磷肥100斤以上施入定植沟内,然后铺回原来表层熟土;栽苗时亩施优质粪水15?D20担,栽植后随即施压蔸肥15?D20担。黄花定植宜深不宜浅,一般以10?D12CM为宜,粘土宜浅栽,壤土宜深栽。 5、分蘖繁殖。一是“边蔸”繁殖。在春秋季结合更新复壮,在每株一侧连根挖出1/3老蔸后分成单株,稍作整理进行定植。二是将老蔸全部挖出,选健壮单株作种苗栽植,分蘖繁殖需随挖、随运、随栽,不宜放置过久。 春苗管理 1、仔细晾蔸。立春前后,幼芽开始萌动,选晴天土壤干爽时松土,并把根蔸周围土刨开,以见到幼芽为准,到苗高5寸时要进行松土除草,至黄花抽出花葶时都应浅薅除草。 2、推广“两改一增”施肥技术。即一改轻施晾蔸肥为重施晾蔸肥,亩用过磷酸钙50斤,桐枯100斤(碾细尿泡)、腐熟的土杂肥2000斤,混合后施入,再淋人畜粪100-200担加尿素10公斤(或复合肥20斤)。并坚持“四边”(边晾蔸、边施干肥、边淋粪、边壅蔸)。施后做到“三无”(地中无间种、无积水、无人畜践踏),“四不现”(不现蔸子、不现肥料、不现杂草、不现脚印),保证地平、土松,为春苗生长打好基础;二改早施抽葶肥为适当迟施抽葶肥,由抽葶前改为葶高5寸时施肥,亩用府熟人畜粪60-80担,加尿素7.5公斤;增施稳蕾肥在采花十天后,选晴天下午亩用磷酸二氢钾100?D150克或尿素150?D200克兑水50公斤叶面喷施,间隔5-7天一次,一般喷2-3次。 3、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保温、保湿,有利于黄花生长发育,是黄花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之一,其方法是:在黄花晾蔸后即立春前后,亩用地膜50公斤双层小拱覆盖,当气温稳定在17℃左右揭膜。 4、中耕除草。由于杂草抗逆力较强,加上黄花一年两次生长,给杂草滋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造成与黄花争水争肥,影响黄花生长发育。一是在春分前后,苗亩5寸左右时进行松土除草,二是当黄花抽生花茎时,浅薅除草,中耕深度达4寸,达到松土灭草之目的。黄花地慎用化学农药除草剂除草,提倡推广生物除草剂进行除草。 秋苗管理 1、迟割老苗,深挖坑土。黄花采收结束后,不应立即割出老苗,但要尽早挖行坑土,一般深挖1尺以上,挖成大块土,不伤及根系和缩短茎,达到“早、深、粗、空、干”的质量标准。 2、保护秋苗,施肥复壮。春苗在伏天高温来临时,地上部分枯死,高温季节过去,地上茎重新萌发的新叶称为秋苗。秋苗生长的好坏,是来年黄花高产的关键,秋苗发出后,要认真保护,在苗高5寸左右,要施肥复壮,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兑水60担灌窝,达到催苗促壮的目的。 3、培土培肥,保蔸过冬.秋苗枯死后,应培土垒蔸,使根蔸不外露,垒蔸以肥沃的干塘泥、干河泥、老墙泥为好,一般每窝用半撮箕左右,亩用3000公斤。 常见病害黄花菜炭疽病 发病特征: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花薹。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半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边缘色深褐,发病与健康部位分界较明晰,有的病斑外围出现黄晕。病斑扩展并连合为条斑,致叶片变灰褐至灰白色干枯。后期病变出现小黑点病征: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刺盘孢属,两菌均以菌丝体及分孢盘在病株上或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病菌分孢盘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借助风雨或小昆虫活动辗转传播侵染致病。温暖潮湿的天气或植地环境有利于发病。过施氮肥、植株生势过旺易发病。低洼潮湿、排水不良或叶螨危害重的地块也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肥水管理。适时喷施叶面肥。适时适度浇灌,注意清沟排渍,提高根系活力。 (3)及早喷药控病。发病前最迟于见病后,喷施70%托布津1000倍液,2~3次或更多,隔10~15天1次,交替施用。 黄花菜褐斑病 发病特征:黄花菜褐斑病或称叶斑病,是黄花菜除炭疽病外多种叶部病害的统称。其症状共同点是:叶斑椭圆形至不定形,长径3~7毫米,宽径1~2毫米或更宽,黄褐色,边缘色深,斑外围常具有黄色晕圈。当叶片病斑密布并连合时,往往使叶片呈褐色焦枯,相当触目。后期斑面视病原的不同而表现霉状物或小黑粒或小黑点病征。 发病规律:该病菌为真菌,是以菌丝体及子实体在病株上或病残体上存活越冬,以分孢器内生孢子作为初侵和再侵接种体,从孔口、表皮或伤口侵入致病。通常温暖多雨的季节易发病。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清除烧毁病残物,以减少菌源。 (2)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提高植株根系活力,增强抗病力。 (3)及早喷药,预防控病。按“无病早防、见病早治”的要求,连续交替喷药防治。用叶叶青一包兑水150市斤或英纳一包兑水400市斤,连续喷雾2-3次,每隔7-10天一次。 黄花菜在西部及西南地区较常见,四川渠县地区最为著名,这里生产的黄花菜,品质很高,受到港商的极大欢迎,每年夏季收麦时节,亦是黄花盛开的时节,遍地黄花,引来蜂蝶无数,实为美景,在庆阳东部的各个区域,都有广泛的种植,黄花菜根含有大量的毒素,牛羊误食后起初会出现失明,然后腹胀如鼓,最终死亡,所以黄花菜根要妥善处理,由于黄花菜的成熟时节正是农忙时节,加上受天气条件限制,基产量常会出现很大的浮动,因此,价格也经常产生很大的差异。 其他相关黄花菜始见载于《诗经》。《古今注》载“欲望人之忧, 则赠以丹棘(萱草)”,故名忘忧草。 《风土记》载“[萱]花曰宜男,妊妇佩之,必生男”,故名宜男。古代时候以其嫩芽叶供食,因而宋朝以前吟咏萱草者,大都属意忘忧、宜男的含义。 宋明以后,中国海员出航必携金针、木耳以代蔬菜;黄花菜还是出口商品,大量销往印度等国,印巴人民常用其养生。 《群芳谱》、《野菜笺》、《遵生八笺》等载有加工、食用方法,并谓萱花“干而货之,名为黄花菜”。 相传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起义前,因家境贫寒,又身患疾病,全身浮肿,可谓贫困交加,饥寒交迫,以致常以乞食度日。曾遇一黄姓好心老妇煮些萱草送给他吃,一段时间后,陈胜的全身浮肿慢慢消退,疾病痊愈,身体也强壮起来。后来他与吴广组织农民起义,成为历史上首开先河的农民领袖。陈为感谢黄妇女之恩而,请她常住在家里,并把萱草称为忘忧草。 当陈胜、吴广率领农民起义军攻下陈州(今河南淮阳县)建都称王时,士兵们在兵荒马乱中,把生机盎然的黄花菜践踏成不成样子,当地有个名叫金针的姑娘,看到这种情形十分痛惜,于是就对其精心管理栽培,结果这些黄花菜死而复活。棵棵长的亭亭玉立,开满迷人的鲜花。人们为纪念金针姑娘,便将黄花菜起名金针菜。 清朝年间,永州地方官员(当时祁东县与祁阳县未分设,属永州府管辖)开始将黄花菜作为地方贡品向朝廷进贡。清朝朝廷要员、有铁嘴铜牙之称的风流才子纪晓岚最爱吃黄花菜,用餐时一见到餐桌的黄花菜便手舞足蹈,兴奋不能自已。赞美道:黄花菜可是个好菜,清爽香脆,其味无穷,常吃黄花菜的人聪明。 孙中山先生曾用“四物汤”作为自己健身的食疗食谱。“四物”即黄花菜、黑木耳、豆碗、豆芽、黄花菜位列其首。“四物汤”营养成分完备,是补血、养血、美容的良方,又是日常素食中价廉物美的珍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