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国平 |
释义 |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黄国平,1970年生,安徽潜山人。工学学士、工学硕士,经济学博士。200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现在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资产定价以及动态宏观经济学领域。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的院部级以上课题若干项。 近年来的主要学术和研究成果有: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Chinese Students Study Abroad”,China & World Economy. 2003.2 “教育对就业的影响”,《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道德选择”,《经济问题探索》,2002年第7期。 “中国教育不均衡发展问题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经济界》2003年第5期。 “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新技术对我国的启示”,《金融电子化》,2005年第9期。 “金融生态系统中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现状和前景分析”,《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近年来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的课题有: 《产业结构与劳动就业》(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 《中国科技人才国际流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国人民银行重点课题) 《兴业银行战略重组及治理结构》(兴业银行委托课题) 《金融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科技部重点课题) 《上交所财务欺诈辨识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委托课题) 《银河证券数据中心规划》(银河证券公司委托课题) 作家黄国平(1963年出生) 笔名:黄牛、若谷。江苏泰兴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政教系。1981年应征入伍,历任二十四集团军军直工兵团政治处宣传干事,《战友报》编辑、记者,《国旅人》杂志主编。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散文集《青春的行程》、《苍凉的面壁》、《佛像沉思》、《由“隐私”说开去》,主编《训练间隙小游戏150法》、《楚天将帅风云录》等。 散文《夏季的雪》、特写《董存瑞烈士遗像寻踪》分别获全国第四、六届报纸副刊好作品三等奖,特写《八方风情铸军魂》、《魂的交响,灵的张扬》分别获中国第八届报纸副刊好作品二、三等奖,《难忘那身红军服》获总政治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征文二等奖。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湖北省神经内科学会委员 荆州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 毕业于咸宁医学院,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曾在武汉、北京、上海等地多次研修,临床经验丰富,功底扎实。擅长脑血管病的救治及神经科各种疑难病症的诊治。有三项科研达国内先进水平,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黄国平(1977年) 出版社,法制科,曾破获多起盗版图书大案要案。 2010年2月8日为积极响应全国第二十三次“扫黄打非”电视电话会议和省委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1月20日至21日,我省新闻出版局召开全省出版物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会议,传达有关会议和指示精神,部署春节前后、“两会”期间我省出版物市场“扫黄打非”工作。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黄国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弥牟镇镇长黄国平,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弥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领导分工: 协助郑厚君同志做好党委工作。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主管财税、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分管财政所。职位代理:郑厚君 领导简历: 1984.09-1988.07 成都市农机化学校机械化专业学习 1988.07-1989.10 青白江区农机服务公司工作 1989.10-1996.01 青白江区农机局农机校教师(其间:1991.10省农机化干部学校县级农机校教师岗位培训,1993.11省农机局农机加油站管理干部师资培训班学习) 1996.02- 2001.10青白江区农机监理站监理员,青白江区农机监理站站长(其间:1996.09-1999.05四川省委党校授经济管理专业读大专,1998.03参加省农机局举办的农机监理行政执法资格培训,2001.07 参加青白江区第七期青干班学习) 2001.10-2003.02 青白江区祥福镇党委副书记(其间:2002.05参加区委党校局(乡镇)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3.02-2005.12 青白江区农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2005.12-2006.11 青白江区档案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2006.11-2007.12 青白江区档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档案馆副馆长 2007.12-2010.01 青白江区物流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2010.01-2010.4 青白江区弥牟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2010.4-至今 青白江区弥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江苏大学助理研究员学习经历: 2001-2004年南昌大学微生物学专业硕士 2004-2007年浙江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 工作经历: 2008-至今 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2008-至今 江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功能食品研究 学术及社会兼职: Cell Proliferation 杂志评审 【主讲课程】 研究生课程:基因工程原理 【研究领域】 糖尿病功能食品作用机理,转基因对食品及环境安全性 【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BE2010705) 2,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201003560) 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0451175) 4,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980901079C) 5,江苏大学高级专业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08JDG035) 参加项目: 6,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8011-001;2009ZX08012-018B) 蒲江县政协副主席分管县政协提案委员会工作,联系体改、劳动就业、财政、税务、监察、审计、城建、安全、环保、工商、电信、移动、邮政、电力、质监、粮食、金融、统计、物价等方面的工作。 东江纵队英烈黄国平(1914~1942),黄国伟之堂弟,广东省惠阳人,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江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税收总队长,1942年在梅林坳遭国民党顽军伏击牺牲。 黄国平出生于惠阳县(今惠阳市)秋长镇黄泥坑村一个农民家庭,因家贫,出生后不久即过继给坑梓镇新桥围村(当时属惠阳,后属宝安)一个家境稍富裕的黄姓家庭做养子,7岁入村中私塾读书。1926年,坑梓办新学,遂转入村国民小学读书,1928年考入坑梓光祖中学附小(高小)。他身材高瘦,喜欢打篮球,动作灵活,投篮准确,成为学校篮球队长,经常带队到淡水、坪山、葵涌、龙岗等地与兄弟学校比赛。1932年,他在坑梓中学毕业后,先到葵涌、后到多祝担任小学体育教员。1936年,黄国平回到坑梓并参加了由坑梓一批进步青年组织的坑梓生活读书会和新桥围生活会,通过开办夜校识字班、阅读进步书刊、传唱抗日歌曲、举办时事演讲会等活动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黄国平受其堂兄——中共地下党员黄国伟的影响很大。1938 年1月,黄国伟作为香港惠阳青年会第二批回乡救亡工作团成员,由香港随团回到坑梓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当年夏,工作团通过充分做好国民党当地驻军旅长何联芳的统战工作,利用淡水崇雅中学放暑假之机,在该校举办了一期惠阳二、四、六区青年军事训练班,由何联芳派出军官负责训练。黄国平在黄国伟支持下参加了军训班。中共地下党也派出了一批党员参加军训并由 叶锋、黄国伟、黄恩组成支部,在军训班学员中秘密发展党员。黄国平于此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0月,日军在大亚湾登陆,惠宝沿海地区沦陷。黄国平参加了新桥围村成立的临时党小组和在原生活会基础上成立的自卫队,实行武装自卫,保卫群众利益,保卫家乡。为了阻止日军进犯,自卫队还到离淡水不远的土湖村附近,放火烧掉了白门坑桥。 1939年12月,以惠阳回乡救亡工作团为基础成立了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第一团,黄国平担任第一团派出的多祝队队长,带领十多个队员到多祝开展民运工作。在多祝,他和队员们一起写标语、办墙报、排演话剧,或到各乡开办夜校、组织青年自卫队,为当地的抗日救亡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次年春,由于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迫害,黄国平又奉命回到惠宝敌后地区参加武装斗争,到第五大队工作,在布吉的水径负责建立第五大队的第二个税站。但水径由于地处国民党统治区和沦陷区之间,铁路、公路、人行道纵横交错,交通方便,容易受到日伪和国民党顽军的袭击。当国民党顽军越来越频繁地进攻我游击区的时候,黄国平就利用顽军害怕日伪军的特点,把税收点转移到日伪军据点附近,在敌人眼皮底下坚持收税。如遇到敌人偷袭,他就让战友们护送客商先转移,自己留在后面掩护。 1941年冬,香港沦陷后,我抗日游击队和海外华侨的联系断绝,没有侨汇支援,部队经费主要靠税收。为了增加税源,黄国平又受命开辟李朗税站并担任站长。李朗铁路站是广九要道,来往的客商和货物都较多,黄国平就在车站附近设立税站,成为税收较多的一个站。在抓好税收的同时,他还充分注意做好抗日宣传工作,把税站建成游击队重要的宣传阵地:凡经税站回内地的客商和难民,税站人员除口头宣传外,还发给传单和游击队出版的报纸。当时,游击队政治部宣传科为了开展反“政治攻势”,突破顽军的新闻封锁,印制了大量的宣传反顽斗争、揭露顽军进攻我部队的罪行的传单、标语,通过税站散发。为此,黄国平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晚上把全站人员集中起来折叠传单并秘密放进客商的货物如香烟、棉纱、布匹里边去,而黄国平认为最好的“传递载体”是香烟。他领着大家小心翼翼地揭开香烟封口,每包塞进一张折叠好的传单。这样做,虽然耗时费力但比较保险。这些传单,随着货物远“销”曲江、梅县、桂林、重庆等地,使大后方的军民很快知道了在华南有一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英勇地抗击日寇,也知道了国民党顽固派在东江前线干着自毁长城的罪恶勾当。其后,随着部队活动地区的扩大,又先后在上下坪、沙河、乌石岩、黄田、西乡等地建立了税站。1942年初,东江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后,为统一管理各地税站,总队部成立了税收总站,黄国平担任总站长。自此,他更加重视部队的舆论宣传工作,游击队每周出版的报纸,必给各税站送一卷卖给客商;他亲自抓报纸的发行工作,发行份额每周都有增加。他认为:做好了宣传工作,税收工作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同时,他还积极主动地为报社搜集、提供大量的本地新闻和日军进占港九的最新消息,成了报社有力的义务通讯员。 1942年4月中旬,国民党顽军集中了数千兵力重点进攻我惠宝根据地,其65军187师师长张光琼扬言要“军事、政治进攻和经济封锁三管齐下”,“限三个月内消灭”我军,其“经济封锁”的主要措施就是破坏税站,企图断绝我部队给养来源。因此,各个税站成了顽军主要的攻击目标。是时,顽军几乎天天出动并不断变换手法:或武装出击,或迂回包抄,或便衣偷袭,或设伏阻击,频频袭扰我税站。这段时间,黄国平天天都要深入到各税站,顽军骚扰到哪个站,他就会出现在哪个站。其中李朗税站被顽军骚扰过几次,黄国平就亲临该站,带领税站人员天天改变收税地点坚持收税。一天早晨8点多钟,他带领税站人员在禾沙坑附近铁路上收税,发现有十几个身穿唐装撑着洋伞的 “客商”沿着铁路向税站靠近,形迹可疑。他立即喝令检查: “别欲(别动)!”图穷匕首见,这时,走在前面的几个“客商”马上丢开洋伞,拔出枪枝,向税站冲来。因距离太近,敌众我寡,形势危急。黄国平急中生智,抽出一叠钞票左右抛撒。化装成“客商”的顽军见钱眼开,都纷纷抢拾地上的钞票,黄国平及战友得以安然脱险,受到总队首长的好评。 不久,顽军搜剿望天湖,黄国平就将望天湖税站的人员转移到梅林坳山上坚持收税,晚上则回到白石龙隐蔽。当时,总队部军需处被服厂也设在白石龙。一天清晨,接到群众报信说国民党顽军来了。黄国平立即带领税站短枪队,掩护地方的同志和被服厂的七八名女工上山掩蔽。由于山路崎岖,且有一处地方要爬过一人多高的崖坎,刚从香港新界来参军的那些被服厂的女工爬不上去。此时顽军已经进村,情况危急。黄国平挺身而出,趴在崖顶,伸出手,把女工一个个拉上崖顶,安然脱险,顽军因此而扑空。 此后,环境日益险恶,但黄国平一直坚持带领望天湖税站人员到梅林坳收税。1942年秋,黄国平带领的短枪队在前往梅林坳收税途中,在雷公径遭国民党顽军伏击,黄国平为掩护同志们突围,中弹壮烈牺牲。黄国平牺牲后,敌人割下他的头颅挂在观澜圩门上示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