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府纪念馆
释义

一、地理位置

黄府纪念馆地点位于中国福建莆田市黄石镇兴美街北路西侧金墩黄氏祖祠(福厦高速铁路莆田站下车即到达黄石镇金墩)。本馆主要人物:黄府(1130—1210)字大方一字用藏号东美晚号廉伯。黄彻季子,以子翰林院馆阁校勘安石贵累赠通奉大夫、太尉,赐庙号为金墩,谥清惠。南宋初自兴化军城迁莆田黄石景德里水南金墩(古有读书亭、金墩庙),为江夏金墩黄氏始祖。隆兴元年(1163)癸未进士。幼敏慧,长励志,天性纯孝,翕和昆弟,与长兄黄丰潭州知府、仲兄黄廓五经博士笃敬事其亲,山牌铺、白杜乡人敬之,配浙江台州临海塘南(今属温岭东海)陈良翰侍讲长女陈广谊(1135-1226),杜门嗜学,能慕父风,历签书平江军节度判官,转从政郎,改知江南扬州府江都县令,平海军(今泉州)佥判、节度判官、荣禄大夫、副都统,颇有惠政,士民德之,廉介有声,秩满疏请终养,致仕归。及卒八十一岁,葬莆阳驿前街府西巷对境北磨乡鸡峰山东南麓华严寺北东侧金凤煦卵穴(永福人都统兼秘书郎张渊为铭其墓)。其高祖黄宠宋景祐元年甲戌进士宝文阁大理寺评事;曾祖黄中庸居军城莆田城西文赋里驿前街府西巷(今莆田太平社区雷山巷110号黄中庸故宅尚存)宋皇祐五年癸巳春闱会元仲秋登状元郑獬榜鸿胪进士,以温国公故相司马光荐授累官浙江提刑、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谥文正。有《莲花池》诗行世“莲花瓣里可撑船,一月映成水一川;人把水心和月净,莲花贮月水倾船”《莆风清籁集》;祖黄偊恩贡承事郎特奏绍圣进士长春令侍御史;父彻字常明宋宣和六年甲辰登状元沈晦榜进士官从政郎转知渤海辰溪麻城县事嘉鱼令寻改平江令居莆阳城西黄文正侍中第。有《巩溪诗话》句:“但遣一枝居巧妇,不殊大厦供嘉宾;圆冠思得多于鲫,刻木惟宜少似彪”。其子安石宋绍熙癸丑进士朝请郎翰林院馆阁校勘,长孙近广东新州府教授,仲孙远恩贡生补宣教郎;曾孙天麟黄权元处士赠征仕郎;玄孙黄凤公字仕凤号潘山晚号十四致政,以祖新州府教授黄近荫,荐辟泉州府学徵仕郎泉郡布金院蒙古学教授。

二、馆联事迹

金墩祖祠联曰:“黄府进士三尚书,金墩入阁两相国;法司宗伯宰辅安邦,光升汝良锡衮治国;榜眼探花文武巍科,凤翔叔琳卿督及第、安平潘湖金墩源,沙堤钟山清江流”。军城始祖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副使黄中庸曾孙公幼敏慧、嗜学杜门,卓然其容,端乎其质;彪外文章,令中敬亶;受人若虚,掎已以实;静常闻乎,雷霆动蚤;由于绳墨,是以顶鸟;纱未足以为荣服,文秀亦不为煜赫;时或闯趺从而;容兴淡然若秋水,半照芙蓉姿端祥,抑或倚墙而独立;屹然似晴云新敛,华颠之斯人也。位无愧于前朝大尹之官名,尚傅于后世,君子之域噫。俾贤士聆风流,睹遗像蚤为之改容;矧子安石公孙近公远公趾美其芳,躅安得不追慕千载如一日也,即教授晚生吴稔谨题。 宋江都令副都统祠在黄石金墩坐已向亥兼巽乾,明万历三十九年辛亥黄凤翔率众族鼎建祀江都令节度判官太尉清惠公及馆阁校勘学士公介公、教授近公、校书远公;国朝康熙十六年丁巳东阁大学士潘湖叟黄锡衮暨杭州金墩武林黄氏太平良相黄机率族人修;乾隆十二年丁卯举人黄维垓率族人重修。十八年癸酉进士黄世德、光绪年间台湾淡水厅金墩进士编修通议大夫军机章京黄彦鸿率族重建。年弟李宗起拜题其子馆阁校勘公介公讳安石像赞:“翩翩贵介,雅尚风流;文章风度,玉宇琼楼;景星争观,馆职拔尤;其人已远,其音尚留”。 金墩祖祠中堂供奉神位:祭祀宋进士江都令平海军节度判官副都统黄府公配塘南陈侍讲女封宜人、安石公宋进士朝请郎馆阁校勘配安人林氏陈氏、近公宋新州府教授配孺人吴氏、远公宋宣教郎配詹氏与七房千一公配陈氏方氏、千二公元处士赠征仕郎配洪氏欧阳氏、千七配黄石刘氏、千九配黄石坑柄吴孺人、千十配下墩郑氏、千十二配后墩郑氏、千十三配黄石谢氏等十一公。每逢年正月初三、初四、初五日为海内外金墩黄氏子孙敬祀拜谒吾祖江都令黄府公祠。 据海外华人社团统计,当代“金墩黄”分布在海内外贤哲甚盛,其族裔在台湾、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地逾十万人。主要有江夏金墩黄氏二十五世孙新加坡前已故总统黄金辉、江夏金墩黄氏二十三世孙菲律宾总统府办公厅主任兼农业部长黄严辉、世界黄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黄明顶,在国内江夏金墩黄氏二十五世孙台湾前国民党中常委黄哲真、前福建省委常委兼政法委书记黄松禄,福州候官榕城籍台湾淡水港金墩黄氏二十六世孙清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军机处领班章京黄彦鸿、福州光禄坊达明金墩黄氏廿五世孙福建省长黄小晶。馆阁校勘公介公(1170—1255年)讳安石字公介行谷三十九,平海军节度判官公子也,十九龄绍熙癸丑登状元陈亮榜进士官朝请郎馆阁校勘配安人林氏陈氏葬太平山;人谓簪缨世济无如黄氏幼敏慧绩学多才惟公为最,时称四代联登统计一门八进士即彻公、钟公;丰公、府公、安石公;焘公、熏公;桂公云,世祖宋进士江都令用藏公由巩溪迁金墩云仍奕叶,甲科相望,盖云盛矣厥后长孙新州教授近公(1220-1300年)、次孙校书郎远公(1225-1305年)宋末元初元兵屠城连遭兵火燹,曾孙遂离开动乱之地或至入他姓,后请奏于廷复原姓。

三、涉台文物

军城金墩黄氏涉台文物包括:清康熙台湾知府黄辰明(莆田黄石金墩大保房)匾额、清康熙巡台御史黄叔璥匾额(黄石沙堤房)、清雍正台湾知府黄立本(晋江潘湖湖口房)匾额、清翰林黄彦鸿(福州候官金墩房)匾额。宋江都令祠在黄石金墩坐已向亥兼巽乾,明万历三十九年辛亥黄凤翔率众族鼎建祀江都令节度判官太尉清惠公及馆阁校勘学士公介公、教授近公、校书远公;国朝康熙十六年丁巳东阁大学士潘湖叟黄锡衮暨杭州金墩武林黄氏太平良相黄机率族人修;乾隆十二年丁卯举人黄维垓率族人重修。十八年癸酉进士黄世德、光绪年间台湾淡水厅金墩进士编修通议大夫军机章京黄彦鸿率族重建。年弟李宗起拜题其子馆阁校勘公介公讳安石像赞:“翩翩贵介,雅尚风流;文章风度,玉宇琼楼;景星争观,馆职拔尤;其人已远,其音尚留”。

四、杰出贤裔

其迁台金墩黄氏贤裔显者有四位即“ 黄辰明(彰化花坛莆田黄石金墩大保房): 1717年至1720年任台湾知府、1723年至1727年转任台湾御史兼学政。黄立本(台湾艋岬晋江潘湖湖口房):1722年至1724年任台湾知府,1725年至1728年以中宪大夫在籍调用兼署台湾知府。 黄叔璥(北京大兴黄石沙堤房):1722年,巡台御史。(与吴达礼共任)和台湾四大翰林之一军机章京黄彦鸿(台湾淡水福州候官金墩房)”。 据海外华人社团统计,当代海内外贤哲裔甚盛,江夏金墩黄氏族裔在台湾、菲律宾、新加坡、印尼逾十万人。如新加坡前已故总统黄金辉、菲律宾总统府办公厅主任兼农业部长黄严辉、世界黄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黄明顶,在国内台湾前国民党中常委黄哲真、前已故福建省委常委兼政法委书记黄松禄、福建省长黄小晶。 金墩祖祠中堂供奉神位:祭祀黄府公宋进士江都令配塘南陈侍讲女封宜人、安石公宋进士朝请郎馆阁校勘配安人林氏陈氏、近公宋新州府教授配孺人吴氏、远公宋宣教郎配詹氏与七房千一公配陈氏方氏、千二公元处士赠征仕郎配洪氏欧阳氏、千七配黄石刘氏、千九配黄石坑柄吴孺人、千十配下墩郑氏、千十二配后墩郑氏、千十三配黄石谢氏等十一公。每逢年正月初三、初四、初五日为海内外金墩黄氏子孙敬祀拜谒吾祖江都令黄府公祠。 馆阁校勘公介公(1170—1255年)讳安石字公介行谷三十九,平海军节度判官公子也,十九龄绍熙癸丑登状元陈亮榜进士官朝请郎馆阁校勘配安人林氏陈氏葬太平山;人谓簪缨世济无如黄氏幼敏慧绩学多才惟公为最,时称四代联登统计一门八进士即彻公、钟公;丰公、府公、安石公;焘公、熏公;桂公云,世祖宋进士江都令用藏公由巩溪迁金墩云仍奕叶,甲科相望,盖云盛矣厥后长孙新州教授近公(1220-1300年)、次孙校书郎远公(1225-1305年)宋末元初元兵屠城连遭兵火燹,曾孙遂离开动乱之地或至入他姓,后请奏于廷复原姓。 黄幼藻(1600~1639)约明万历年间在世,字汉荐,福建莆田黄石塘下沙堤人,其父黄议曾任苏州通判,举人林仰垣室。她少时受业于老儒方泰,年仅十三、四岁,即工声律,通晓经史,知之大节。其公爹仪部郎启昌殁,能倾家以事,后依附姑母,食不果腹,居不蔽风,忧郁交加,仍然读书不断,后患心脏病而逝,享年三十九岁。其子名露儿,后来为僧,石室岩的海印洞即其遗迹黄幼藻的《题明妃出塞图》诗:“天外边风扑面沙,举头何处是中华。早知身被丹青误,但嫁巫山百姓家”。这首诗看似通俗,新意无多,然其好就好在大雅大俗。为毛泽东所看重,并圈点入选,足见他涵咏工夫之长,被收入《中国历代女子诗词选》。

五、黄府年谱

宋进士荣禄大夫平海军节度判官副都统——黄府年谱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正月初四日午时,出生于福建兴化军城驿前街府西巷黄太常卿第(黄文正小宗)馆舍(今莆田城西雷山巷110号黄文正侍中故居尚存)乳名法净。 与宋理学大儒朱熹同龄。

绍兴三年(1133年),四岁。父黄彻宋宣和六年进士,累官至平江县令。

四年(1134年),五岁。始入兴化军府西巷梅兰社学。幼敏慧,长励志,天性纯孝,翕和兄弟。

六年(1136年),七岁。母陈俊玉授以书,能诗。

七年(1137年),八岁。通《孝经》大义,并题其上曰:“用藏大方,千秋日圆。”间从群儿游戏,独以沙列八卦,端坐默视。

十年(1140年),十一岁。少嗜学,能属辞,受学于步云书院。

十三年(1143年),十四岁。师事陈俊卿、黄公度,两人也视黄府为子侄。

十四年(1144年),十五岁。在军城步云书院攻读《四书五经》、《论语》等。

十七年(1147年),十八岁。秋,选为兴化乡优贡生。考官蔡兹阅黄府三篇南宋论策,皆论及朝政大事,谓必非常人也。

十八年(1148年),十九岁。春,游览华严寺。公余研究“释老之学”。作崖刻《宋石烟灵》今尚存。是年岳父浙江台洲临海(今属温岭东海)塘南陈良翰太子詹事兼侍讲。拜会亲家兴化军城延陵里府西巷的北宋宣和进士平江令黄彻。

二十年(1150年),二十一岁。春,回祖藉广业里巩溪宋洋中厝祭扫祖墓。

二十一年(1151年),二十二岁。春,分徙于双牌石马山潭州知府长兄黄丰、白杜五经博士二兄黄廓同往永福梧桐潼关村教忠寺修复黄太常卿侍中枢密副使谥文正黄中庸陵。

是年十月,仙游县折桂里后坑陈居仁登进士累官文华殿直学士。周必大《文忠集》卷六四《文华阁直学士赠金紫光禄大夫陈公居仁神道碑》载陈居仁知建宁府时事迹:“先是,观察推官柳某死,贫不能归,乳妪挟二子行丐於市。公闻之,给以粟帛,命士人教养之。”

二十三年(1153年),二十四岁。夏徒步数百里到永春留安村,受学于文宣公留正。

二十四年(1154年),二十五岁。与林光朝相唱和,作诗游学于水南红泉书院。

二十五年(1155年),二十七岁。七月,冬奉,护送亲父黄彻归里,研读《孟子》。

二十七年(1157年),二十八岁。十月,往龙溪县衙拜见叔父黄龙立祠于龙溪学宫。

二十八年(1158年),二十九岁。以自学为务,暇时前往泉州向解元梁克家求教。

二十九年(1159年),三十岁。作《兴化县法净院序》。

三十年(1160年),三十一岁。冬,到候官黄巷约见德润黄洽举乡试。浙江台洲临海(今属温岭东海)塘南陈良翰太子詹事兼侍讲长女女陈广谊,丽质聪惠,见其与兄廓笃敬事其亲,乡人敬之,杜门嗜学,能慕父风,遂许于府。

三十二年(1162年)三十三岁。八月,应诏上福州举乡试。言:“乡试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先祖之学,使义理所存而省试。则自然意诚心正,为天下之务也”。又言:“立纪纲,厉风俗,四海之利病。系斯民之休戚;斯民之休戚,朝之本。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三十四岁。三月,与唐御史黄滔九世孙榜眼黄洽同受孝宗召见,黄府重申前议于东阁。除拜知长沙县事,写《长沙要义》、《军城纪事》成。配塘南起居舍人兼侍讲陈良翰字邦彦长女、内仲弟进士陈广寿字成卿(1148-1222)长姐陈广谊。是年,十月,参加礼部廷试,黄府与胞兄黄丰,同邑林光朝、陈必大、崔世举、黄洽同榜,黄府获状元木待问榜联捷传胪进士。兄黄丰则恩赐特奏名进士。初授官知长沙县事,正月,在军城府西巷与浙江台洲临海(今属温岭东海)塘南陈良翰侍讲女陈广谊举行婚礼。兴化县同学进士长溪县尉崔世举、泉州司户陈必大;莆田县同学工部林光朝侍郎、内仲弟进士陈广寿字成卿(1148-1222)前来庆贺。十一月,出知湖南潭州长沙县事,写《军城要义》、《军城春秋》成。妻内仲弟进士陈广寿字成卿长姐陈广谊(1135-1226)宋诗人诰封长沙县君。

二年(1164年),三十五岁。任长沙知县,冬,写《步云书院志》 生长女萍石。

乾道元年(1165年),三十六岁。五月,兄黄丰居双牌石马仁山,除监潭州南岳庙,拜潭州知军。是年,岳父塘南太子詹事兼侍讲陈良翰(1108-1172)字邦彦号塘南。黄府三年(1167年),三十八岁。任长沙知县。八月,访理学大儒朱熹于潭州,作《朱子唱酬集》。十二月,至长沙,作《黄东美集稿》。

四年(1168年),三十九岁。二月,转知江苏扬州府江都县令。江都县发生饥荒,黄府贷粟于军以赈之。五月,丁忧艰,父亲黄彻卒,与长兄潭州知府黄丰、仲兄五经博士黄廓、弟处士黄廙归里治丧,墓广业里巩溪寺后。归里守制三年,编次《兴化军城纪事》成生次女蕴石。六月,父彻卒丁忧假归。

五年(1169年),四十岁。在家守制。是年十月,从叔父兴化县来苏里黄钟登进士,官至漳州录事参军。兴化县人郑侨荣登状元官至宰相。

六年(1170年),四十一岁。在家守制。生子黄安石,七月,兴化军城驿前街瘟疫盛行,举家由军城迁黄石市景德里水南之金墩,内仲弟进士陈广寿字成卿(1148-1222)与长姐陈广谊,前往黄石市景德里兴美街北金墩恳亲。

七年(1171年),四十二岁。守制期满复起故官杨州府江都县令。春,假归,与林艾轩同学立社学于所居之里红泉精舍,其时,黄石水南虽遇灾年,人不缺食。同年,为记祀其父黄彻,回军城为其曾祖父住所撰“太常卿侍中黄文正大宗”十字。

八年(1172年),四十三岁。仕江都县令。四月,编乾道版《江都县志》成。是年,莆田县黄艾荣登榜眼官至刑部侍郎。 秋,上奏札于延和殿,欲蠲免江都赋税。内仲弟进士陈广寿字成卿(1148-1222)荣登乾道八年进士,黄府前往岳父家祝贺。冬,以旱告于朝延,乞蠲本军合租苗米四万七千余石,检放三万八千余石,岳父塘南太子詹事兼侍讲陈良翰字邦彦(1108-1172)卒于官,黄府丁外忧,假归,黄府特赴浙江台州临海(今属温岭东海)南塘里为岳父陈良翰太子詹事兼侍讲去逝奔丧戴孝。

九年(1173年),四十四岁。仕江都县令。四月,写《金墩家礼》成。命授通直郎,为官清廉尚节,为国为民。作《重修江都庙学记》。并亲书《明伦堂》匾,挂江都学宫。

淳熙元年(1174年),四十五岁。仕江都县令。十月,旋拜签书平海军节度佥判之职。边事军急,帝命秘书郎张渊任后军都统,黄府任副都统兼节度判官,抵御金兵入侵。因治军战略有方歼灭金军获大胜受到皇上的嘉奖。为岳父即已故的浙江台州临海(今属温岭东海)塘南陈良翰太子詹事兼侍讲,请谥“献肃”光宗嘉纳。

二年(1175年),四十六岁。任平海军佥判。编《礼耕堂录》成。七月,作《大方华严寺经藏序》。寺在北磨鸡峰山下东南麓,亲题崖刻“宋石烟灵”自为记。

三年(1176年),四十七岁。任平海军佥判。三月,回祖籍军城府西巷黄太常卿第敬拜祖,十月,往永福潼关大洋教忠寺后锦屏山龙岭祭扫先祖太常卿赠侍中黄文正公墓。六月,除秘书省秘书郎。疏请终养。辞。

四年(1177年),四十八岁。十月,任平海军佥判。作《黄大方诗集》成。十二月,与兄黄廓五经博士(旌表孝子)同侍亲母病甚孝。

五年(1178年),四十九岁。除从政郎。四月诏回在京,奏疏于朝“开仓赈灾,奏蠲丁税,筑堤治河”,士民德之。十二月假归,复修“步云书院”。

六年(1179年),五十岁。任从政郎。六月,与泉州司户陈必大上奏乞蠲免平海军(今泉州)台风灾民税。

七年(1180年),五十一岁。任从政郎。四月,申减属县科纽秋苗夏税木炭月桩经总制钱二千缗。

八年(1181年),五十二岁。在京,旋任秘阁通直郎,作《黄妙应易学家读》成。改知江南扬州府江都县令,平海军(今泉州)节度判官,颇有惠政,士民德之,廉介有声。

九年(1182年),五十三岁。二月,任秘阁通直郎。编《黄氏十二孝经集稿》成。

十年(1183),五十四岁。任秘阁通直郎。正月陛下之心;府急务则参与辅翼太子、选任大臣、振举纲纪、变化风俗、爱养民力、修明军政六者。

十三年(1186年),五十七岁。三月,除主管太乙宫兼崇政殿说书。资性刚果,遇事必为,风采凛然,以疾辞,不允。作《军城政要解义》以授学者。

十四年(1187年),五十八岁。三月,编次《小学书》成。差主南京鸿庆宫。除从政郎,奉命裁决长期积压滞留牢狱的囚犯,处置果断。

十五年(1188年)五十九岁。六月,除兵部员外郎官。以足疾请辞,诏除直宝文阁,主管西京崇福宫。

十六年(1189年),六十岁。正月,除秘阁通直郎,辞。二月,光宗即位,拜祠命,辞职名,不允。《大学章句》、《中庸章句》成。四月,再辞职名,五月从所请,仍旧直宝文阁从政郎,降诏奖谕。闰五月更化覃恩转朝散郎,赐绯鱼。十一月,改知江苏大丰,再辞,不允,始拜命。兴农济困,兴教助学,廉介有声,有惠政,士民德之。

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六十一岁。四月上任,首下教令。奏行经界法。刻《五经》、《四书》于兴化郡。是年好友文华阁直学士陈居仁同贺,其子陈卓登进士,累官资政殿学士。

二年(1191年),六十二岁。三月,复除平海军节度判官(府驻平海镇东美村)。任上不畏艰险,亲历关隘慰劳守将,激发士气。赐紫章服。通议大夫。内仲弟进士陈广寿字成卿(1148-1222)之长姐爱妻陈广谊诰封宜人。

三年(1192年),六十三岁。任平海军节度判官。越日奏事行宫便殿。奏事后,辞新除待制职名,不允。再辞,不允。覃恩授文林郎,赐紫金鱼袋。

四年(1193年),六十四岁。任平海军节度判官。二月,仍旧主管南京鸿庆宫。十二月,子黄安石与内仲弟陈广寿字成卿(1148-1222)。初授朝请郎,南阳知县,累授翰林院馆阁校勘。配媳工部侍郎艾轩林光朝女封南阳县君。内仲弟陈广寿字成卿(1148-1222)前来贺婚。

五年(1194年)六十五岁。任平海军节度判官。申乞终养,辞不允。宁宗即位,召赴行在奏事,考正《释奠礼仪》行于郡。八月,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有旨趋今疾速供职。诏除宝文阁待制,十一月,著《水南书院精舍》成。

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任平海军节度判官。六十六岁。正月,辞旧职名。三月,又辞,不允,转资政大夫。“事无巨细,一断之以义,主之以公,虽富势不可夺,邑以大治,廉介有声,人谓清惠。”请辞职名并乞致仕,上不允。圣诏府以平海军节度判官理节度使事。应命。其岳父,(同上书职官六之七一),是年十二月去世。明弘治《兴化府志》卷三四有传。长女内仲弟进士陈广寿字成卿(1148-1222)长姐陈广谊(1135-1226)宋诗人。及其浙江台洲临海(今属温岭东海)塘南内仲弟进士陈广寿字成卿(1148-1222)皆诗人也。

二年(1196年),六十七岁,任平海军节度判官。黄府为官,严毅方直,安贫好古,其学说以躬行为先,雅志恤物,勤心职事。时韩胃为相,诬朱学为伪学。有十大罪史称庆元党禁案。是年春闱,与永春族弟竹坡居士黄维之论学,为朱熹作伪学抱不平。上奏《朱熹理学为国本儒学疏》

三年(1197年),六十八岁。任平海军节度判官。与兴化县长溪县尉崔世举、泉州司户陈必大同学以茶酒礼贺兴化县来苏里汾水黄家社族叔进士漳州录事参军黄钟。是年好友兴化军折桂里人——陈居仁(字安行),仕至宝文阁侍讲兼提举太平兴国宫。卒于官, 加文华阁直侍讲学士,谥文懿。府前往吊唁并致辞哀辞,学者称其菊坡先生。

四年(1198年),六十九岁。十二月,莆田人黄府以平海军节度判官署节度使事(正二品)。后绳违雪枉,持法甚严。有惠政,诏封荣禄大夫副都统(从一品)妻内仲弟进士陈广寿字成卿(1148-1222)长姐陈广谊封夫人。参修《楚辞集注》成。

六年(1200年),七十一岁。正月,秩满乞疏终养。以通奉大夫、平海军节度判官(简称佥判)乞致仕。去日行李萧然,士民慰留,百姓为他立德政碑。吏部考最,例当升职,以母老告归终养。作《金墩古图》甚详。

嘉泰二年(1202年),七十三岁。 子黄安石时任翰林院馆阁校勘。二月,建金墩黄氏祖庙。

嘉定元年(1208年),七十九岁。府闭门养重,究心学问,同仁文友多有造谒。十月,撰《军城黄氏祖谱》成。

嘉定三年(1210年),八十一岁。八月十五日吉时逝世,年弟浙江张渊秘书郎为铭其墓,表弟陈宓书丹,内仲弟进士陈广寿字成卿(1148-1222)诗人篆额。赞曰“清惠高风去千载,至今遗响在金墩;洗耳洗心甘绿野,濯缨濯足付沧浪;松间月色诗千首,竹里棋声酒几觞; 正受全归无一欠,未为公憾为时伤”。钦赐祭葬于府城西北磨鸡峰山东南麓寺山华严寺后东侧金凤煦卵穴。赠太尉,谥清惠。妻浙江台洲临海(今属温岭东海)塘南陈良翰太子詹事兼侍讲长女、内仲弟进士陈广寿字成卿(1148-1222)长姐陈广谊封夫人,钦赐庙号为金墩黄庙,诏恩从祀乡贤祠。

宋绍熙四年进士朝请郎翰林院馆阁校勘朝奉大夫府子公介黄安石谨撰

军城八代联登十六进士

1、黄中庸巩溪七世孙宠公子军城初祖宋皇佑癸巳进士官太常寺卿中奉大夫

2、黄 偊巩溪八世孙军城中庸长子宋绍圣甲戌进士官永春令侍御史

3、黄彻巩溪九世孙军城中庸孙侍御史偊公长子宋宣和甲辰进士官平江县令

4、黄龙巩溪九世孙军城中庸孙侍御史偊公次子宋绍兴庚辰特奏进士官龙溪令

5、黄钟巩溪九世孙军城中庸孙翁源县令修公子宋乾道已丑进士官漳州录事参军

6、黄丰巩溪十世孙军城中庸曾孙彻公长子府公兄宋隆兴癸未特奏进士官潭州知府

7、黄府巩溪十世孙军城中庸曾孙彻公季子宋隆兴癸未进士官平海军佥判通奉大夫

8、黄焘巩溪十一世孙军城中庸元孙丰公长子宋淳熙丁未进士官武冈军教授

9、黄勋巩溪十一世孙军城中庸元孙丰公次子宋淳熙甲辰进士官杭州军教授

10、黄安石巩溪十一世孙军城中庸元孙府子宋绍熙癸丑进士官馆阁校勘朝奉大夫

11、黄伟巩溪十一世孙军城中庸元孙宋绍兴丁丑进士官江西提学致仕

12、黄真巩溪十二世孙军城中庸六代孙乔卿子宋淳熙乙未特奏进士官内阁中书

13、黄邠巩溪十二世孙军城中庸六代孙乔卿次子宋淳熙甲辰进士官袁州太守

14、黄镇山巩溪十二世孙军城中庸六代孙宋嘉定已巳进士进士居檗谷

15、黄盖巩溪十三世孙军城中庸七代孙宋嘉定癸未进士官大中大夫光禄寺卿

16、黄桂巩溪十四世孙军城中庸八代孙宋绍定壬辰进士第九魁官翰林编修光禄寺卿

宋绍熙四年进士朝请郎翰林院馆阁校勘朝奉大夫府子公介黄安石谨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