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凤来
释义

个人简历

中山大学研究员,女,1945年1月生,籍贯广东南海。 教育及学术经历 1967年 中山大学高分子化学专业毕业 1970-1992年 上海玻璃钢研究所工作 1992-现在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工作 长期从事碳纤维、玻璃纤维、有机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研究树脂的共混改性、固化行为、增强与破坏机理。

人物事迹

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期间成功主持了国家科委、广东省科委多项科技攻关项目。 申请7项具有明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代替进口。一些制品已销往德国等许多国家。 曾为二机部、五机部、冶金部、铁道部、煤炭部及民用领域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帮助了广东及华东地区的许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发表论文论著三十余篇。 获奖情况: 1985年“碳纤维/玻璃纤维混合织物及其复合材料研究”获国家建材局科技进步四等奖 1985年“玻璃钢入门”专著获国家建材局科技进步奖五等奖 1989年“碳纤维风杯研制”获上海市建材局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91年“防爆SMC技术及其产品开发应用研究”获国家建材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8年 获中山大学“马应彪”奖 讲授课程:“热固性复合材料设计与工艺”

个人作品

专著

1.黄凤来,“SMC、BMC及GMT的生产与加工”, 塑料工业实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5。 2.陈博 黄凤来等,“第四编 工艺”,中国玻璃钢工业大全,国防工业出版社,1992.2。

主要论文

: 1.沈碧霞 黄凤来,“碳纤维/玻璃纤维混织布及其环氧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学报,3(4),50-56(1986)。 2.黄凤来,“防爆电器外壳的新材料-防爆SMC”, 防爆电器,(5),38-39(1989)。 3.黄凤来 顾钧扬,“团状模塑料(BMC)的增强与破坏”, 绝缘材料通讯,(1),17-19(1997)。 4.顾钧扬 黄凤来,“污水处理曝气转盘材料的研究”,环境工程,17(3),75-78(1999)。 5.顾钧扬 黄凤来 陈锋,“注射BMC制品的工艺性设计”,中国塑料, 12(4),62-66(1998)。 6.陈锋 黄凤来 顾钧扬,“BMC在注射螺杆和喷嘴流动及强度损失”,绝缘材料通讯,(1),2-5(1998)。 7.黄凤来 顾钧扬等,“BMC在注射成型中的热行为”,玻璃钢/复合材料,(3),18-20(1998)。 8.陈锋 戴蓬勃 顾钧扬 黄凤来,“BMC固化温度场的瞬态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7(6),52-56(1999)。 9.朱立新 黄凤来,“BMC用不饱和聚脂的聚氨酯增韧改性”,绝缘材料,(4),17-21(200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