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区县 邮编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人) 区县政府驻地

市辖区 清河区 223001 134 32 北京北路103号

清浦区 223002 293 32 兴淮西路

淮阴区 223300 1264 87 王营镇

淮安区 223200 1439 119 淮城镇

县 金湖县 211600 737 36 黎城镇

盱眙县 211700 2430 74 盱城镇

涟水县 223400 1656 104 涟城镇

洪泽县 223100 1009 39 高良涧镇民族

淮安市有48 个民族,是江苏省民族成份最多的市之一。其中汉族为绝大多数,约占总人口的99.7%;47个少数民族人口约1.61万人,以回族人口为最多,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7%。其他少数民族中,千人以上的民族有苗族;百人以上的民族有14个:蒙古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傈僳族、傣族、藏族、黎族、朝鲜族等;百人以下的民族有31 个:维吾尔族、瑶族、哈萨克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秙族、水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撤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俄罗斯族、邵温克族、德昂族、裕固族、京族、独龙族、鄂伦春族、基诺族。

除回族属早期迁居外,其他少数民族大都是改革开放后婚嫁进来的。

历史沿革

夏商周时期

市境已获相当程度的开发,“交通灌溉之利甲于全国”,既有邗沟(即京杭运河的扬州至楚州段)沟通江、淮,又有陆上干道—善道通达南北,故成为春秋战国列强争夺的重要地区,先后为吴、越、楚所有。

秦汉时期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市境始置县邑有淮阴(含今淮阴、楚州、清河、清浦四区大部分)、盱眙(今盱眙县城北)、东阳(今盱眙县马坝)。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淮安人民蜂起响应。著名军事家韩信即于此时仗剑从戎,立下赫赫战功。西汉年间,市境又增置淮浦(今涟水县西)、射阳(今淮安区东南)、富陵(今洪泽湖中)等县。秦汉时期,境内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灌溉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筑高家堰(今洪泽湖大堤)30里,遏淮河洪水,保护农田,并修破釜塘灌溉农田。铁制农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广,故虽迭经战乱农业生产仍有较大发展。同时交通运输也有改善。秦始皇修筑的驰道自境内穿过,陈登则筑邗沟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由此,承平之年,境内手工业和商业比较繁荣,文化也发展到较高水平,汉代兴起家学和私学,并涌现出一批文学大家,如汉赋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

魏晋南北朝时期

市境长期处于战争和对峙的前沿。长年战乱带来的是“江淮之间,赤地千里”的凄惨景象,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值得一提的是,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

隋唐五代时期

境内长期处于安定的环境,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和重新繁荣。其间大运河的开凿和淮北盐场的建滩对市境的繁荣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隋大业年间,自洛阳至扬州的漕运(供给皇粮的水上运输)要道——大运河凿成,境内则成为漕运重要孔道。自隋至清末,朝廷一直在淮安设置官署,委派大员掌管、督办漕运。唐初,涟水成为全国四大盐场之一。为运销淮盐,垂拱年间开运盐河,淮安盐运又兴。楚州(治今淮安区淮城镇)、泗州(治今盱眙县城对岸)成为运河沿线的两座名城,其中楚州被白居易誉为“淮水东南第一州”,素有“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称。

宋元时期

北宋年间,境内较为太平,漕运、盐运得到进一步发展。政府鼓励垦殖,修复和增建灌溉设施,引进推广“占城稻”。“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女”,正是这一时期的生动写照。南宋和金、元对峙时期,市境再度成为前线,遭受兵火的长期荼毒。经历长期战乱,市境一片凄凉。而由黄河夺淮带来的频繁水灾,又使市境雪上加霜,益加萧条。宋元时期,境内文化在太平之年有所发展,府、州、县学普遍建立,受教育者增多。文化名人也颇多,如著名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主修《奉元历》的著名盲人天文历算家卫朴,开明清写意画先河的著名画家龚开,《画鉴》作者、著名书画鉴赏家和理论家汤卮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盱眙第一山的宋元题刻,其中不乏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頫等大家的珍品。

明清时期

境内置淮安府,府治于山阳县(今楚州淮城)。明永乐年间,淮安漕运又兴,境西北清江浦镇也随之开始兴起。明中叶以后,黄河全流夺淮,境内水患愈演愈烈,农业衰落,鱼米之乡的盛景不再。明清两朝都委派大员驻淮治河。淮安城(今楚州)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进入鼎盛时期,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淮安城市的繁华,带来了人文荟萃的局面。明清两朝仅山阳(今淮安区)一县就有进士200余人,河下镇还出了状元、榜眼、探花,留下“河下三鼎甲”的佳话。这里还产生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著名经学大师阎若璩,“扬州八怪”之一的花鸟画家边寿民,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条辨》的作者吴鞠通等一批名人。

民国时期

淮安府撤销,市境大部始属淮扬道,后属淮阴行政督察区。境内漕、盐、河、榷之利皆失,进一步衰微。而长年战乱又给刚刚兴起的近代交通运输业和工矿业以沉重打击。中国共产党组织于1927年成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境内成为重要的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华中军区、苏皖边区政府等都曾驻节境内,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彭雪枫、邓子恢、罗炳辉、李一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军队高级将领都曾在此战斗过。淮安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巨大功勋。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1949年5月,成立淮阴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建国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淮安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把“一穷二白”的淮安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江苏省新型的工业城市、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江淮平原的重要商埠。

1971年今市境始全属淮阴专区。1983年,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市。1987年,辖县淮安、宿迁改为县级市。1996年8月,宿迁、泗阳、沭阳、泗洪四县(市)从淮阴市析出,成立地级宿迁市,同时灌南县划入连云港市。

2001年江苏省淮阴市政府实施“三淮一体”战略(即原地级淮阴市、原县级淮安市、原淮阴县融为一体),原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因重名更名为淮安市楚州区,原江苏省淮阴县更名为淮安市淮阴区。

2012年,楚州区(原县级淮安市)改回淮安之名,设淮安区。

至此今天的淮安市辖清河、清浦、淮阴、淮安四区和涟水、洪泽、盱眙、金湖四县。

美食文化

淮扬菜

淮安与扬州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佳味之美”之誉。许多标志性事件的宴会都是淮扬菜唱主角: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首次盛宴、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大庆宴会、2002年江泽民主席宴请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等,都有淮扬菜上桌。

淮扬菜系是淮安、扬州、镇江三地风味菜的总称;“淮”即淮菜,以淮安楚州(淮安区)为代表的淮河区域,“扬”即扬菜,以扬州、镇江一带为代表的扬子江(长江)区域。淮扬菜系形成于明清,而尤以清时为盛。在明清以前,淮安、扬州都是全国有名的大都市,都有各自的饮食文化传统。而淮菜在隋唐之际便已是驰誉神州的中国四大古典菜系之一。明清以后,淮菜和扬菜开始相互渗透、逐渐融合,并糅合南北风味于一炉,从而形成了统一的菜系。

淮安、扬州、镇江三地位于长江南北,淮扬紧挨京杭大运河,从地理上看是连接南北西东的重要交通枢纽。淮安、扬州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相当繁华,当时的淮安地区(即淮安府今淮安区)、扬州地区不仅仅是文化交流上的发达,更可以理解为楚州、扬州在那个时候便已是消费集中地带!从文献记载中淮扬菜的闻名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和淮安以及扬州的文化交流发展、鼎盛过程一样,历唐、清两个时期,且也是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顶峰,借势于两代皇帝的频频南巡期间屡屡逗留淮安、扬州。到乾隆年间,淮扬菜系已经成为全国四大菜系之一。

淮安菜

明清时期,淮扬宴席的发展形成一个高潮。明万历年间《淮安府志》记载:“淮安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视江表。”这“制度”之中,就包括饮宴规格、规矩。清代康熙年间的《淮安府志》中则记载:“涉江以北,宴会珍错之盛,淮安(即当时淮安府治山阳县,今楚州)为最。民间或延贵客,陈设方丈,伎乐杂陈,珍氏百味,一筵费数金。”乾隆、嘉庆年间,有关淮扬宴席的记载更多。

西汉辞赋大家枚乘。他的代表作《七发》中有一段劝楚太子品尝美食的文字,盛赞家乡江淮一带的食馔为“天下之至美”:雏牛之腴,菜以笋蒲。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楚苗之食,安胡之饭。抟之不解,一啜而散。于是使伊伊煎熬,易牙调和。熊蹯之膈,芍药之酱。薄耆之炙,鲜鲤之脍。秋黄之苏,白露之茹。兰英之酒,酌以涤口。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小饭大啜,如汤沃雪,此亦天下之至美也。

相关节日

节日 时间 地点

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 每年9月下旬-10月下旬 淮安

中国洪泽湖渔民大闸蟹节 每年10月 淮安市洪泽县

荷花艺术节 每年6-8月份 淮安市金湖县

盱眙村民龙虾节 每年6-7月份 淮安市盱眙县

市情简介

淮安地处中国北方南端而又处于中国南方最北端,横贯南北分界线,故为南北气候、文化的过渡地带,这些多体现在淮安大市人民的日常的生活中。淮南爱吃米,淮北爱吃面,从地理角度来说,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中学地理课本上都有记载。而从淮安本身的情况来分析,气候、地貌提供了很多依据。

自然南北差异,包括地貌、气候是个渐变过程,淮河两岸差别自然不大,但以此为界,越往南北去,差别越大。从自然景观地貌来说,淮安境内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淮河以南多是丘陵地带,由盱眙到南京逐渐明显。而淮河以北,往徐州宿迁一带去就是平原居多。从气候特点来说更为明显,淮河以南是亚热带气候,而以北则是暖温带气候,淮河以南一月平均气温多在0℃以上,而以北就稍微冷一些,越往北多是0℃以下。

而从降水量来看,在淮安以南降水量大约在900多毫米,而往北徐州一带降水量只能在600-700毫米之间。淮安以南有明显的梅雨季节,以北则没有梅雨季节特征。淮安以南多是水田,种植水稻、甘蔗、茶叶为主,以米食为主。而北面多是旱地,主要是小麦和杂粮,以面食为主。

而从植被种植来看,淮安以南多是常绿阔叶林植物,针叶林少。而越往北针叶林越多,落叶阔叶林大面积存活。

从节日习俗上来看,春节时,淮北(如淮阴区等)通常与北方大部分地区相同,吃饺子,而淮南(如淮安区等)则通常吃元宝汤团(即汤圆)。值得注意的是,地处淮南与淮阴区一河之隔的清河、清浦两区,由于与淮阴区地理相近、人员来往密切,饮食、风俗习惯、方言等已在向淮北地区靠拢。

从历史人文方面来看,淮安历来就有“南船北马”之称,古时,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人,都是到淮安河下下船登陆,换乘马车,由此向北。而北方人也是在淮安弃车马坐船南下。所以不难看出,自古淮安就是南北分水岭。

别看现今的这条古黄河(古淮河)河道仅有五六十米宽,元代,《马可﹒波罗游记》里记载马可波罗乘船经这一带时,河宽一英里,也就相当于近2公里的宽度。也许是两岸相隔甚远,所以淮河南北两边的民风民俗也有差别。

从语言上来看,淮安地处江淮方言区,属于北方方言区与吴越方言区的过渡地带。淮安语音,有“淮平子”之称。南称蛮北称侉,而淮安的语音也就是不蛮不侉的意思,相对较平。淮安内部来说,南部县区方言,具备典型的南方方言特征,入声词汇众多,无卷舌音,外地人尤其是北方人难以听懂,而北部县区,北方方言色彩开始呈现,一些词汇、发音有别于南部县区,并开始出现卷舌音。

从戏曲上来看,淮安北部流行粗犷、豪放的淮海戏,而淮安南部则流行较为柔情的淮剧,甚为有趣。两个剧种都是“淮”字打头,然而唱腔风格各异,淮海戏与流行于安徽的泗州戏、徐州和鲁南地区的柳琴戏,同属拉魂腔;而淮剧起源于盐城,又名江淮剧,以盐城一带方言为基调,故显得柔情。

从建筑风格来说,淮河以北的地区多干旱,以土墙草盖四合院为主,多施以红色瓦片;而以南建筑多为U型、L型主房,厢房结构砖瓦房多,并施以青黑瓦片,在淮安区,还留存着大量的青砖黛瓦的民居建筑,具有典型南方特征。在婚俗习惯上,在淮河以北的宿迁女孩出嫁通常下午进门,而在淮河以南的市区则保持上午进门的惯例。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淮安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综合实力逐步增强。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5.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9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647.10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508.00亿元,增长14.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5.2:48.3:36.5调整为14.1:48.1:37.8。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3%,其中:食品类上涨7%、烟酒及用品类上涨3%、衣着类上涨2.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7%、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3%、居住类上涨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略降0.1%。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5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2%。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7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前培训3.26万人,在岗农民工培训2.01万人。

交通枢纽地位基本确立。

京沪高速公路、淮连高速公路、宁宿高速公路、宁淮高速公路、盐淮高速公路都已建成;新长铁路全线贯通并投入营运,即将开工建设连淮扬镇城际铁路;京杭大运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及其入江、入海水道等航道,在境内纵横交错。淮安涟水机场的开通将淮安与国内国际各大城市的时空距离大为缩短。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水陆空并举的交通网络,凸现了淮安在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

大城市的框架正在形成。

市区建成区的面积达110平方公里,成为仅次于徐州的苏北第二大城市。瞄准新淮安中心城市的定位,规划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已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一个富有特色的“绿水”景观风貌的大城市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区域性商贸都会的辐射功能不断增强。

境内商厦林立、网点棋布、商贾云集。全市拥有各类商品市场418个,其中超亿元的市场22个,形成了以市区淮海广场商圈为商业中心,以新亚商城(南京中央百货)、金鹰国际、万达广场、万千百货等大型商贸企业和汇通市场、清江商场等老牌骨干商品市场为龙头的极具吸引力和辐射力。

场网络体系,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沃尔玛超级购物中心、乐天玛特超级购物中心、华润苏果超级购物中心、卜蜂莲花超级购物中心等新型流通业态及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味千拉面等现代快餐业点缀其间,交相辉映。

此外作为城区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渡口也在蓬勃发展中,除去丰惠广场,会展中心等辅助项目之外,大连万达集团斥资40亿元在淮安打造首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淮安万达广场将于2010年底盛妆开业。淮安万达广场由TESCO乐购超市,万达国际影城,大歌星KTV以及国美电器和万千百货等主力店入驻,淮安万达弥补了除淮海广场外主城区缺乏大体量商业的尴尬局面,将为淮安主城区商业品质的提升以及商圈的外扩发挥重要作用。

经济发展思路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淮安迈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500万勤劳智慧的淮安人民,按照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人均超全国、财政再翻番、建设大城市、苏北争先进”的奋斗目标,大力弘扬“团结、创新、实干、自强”的新淮安精神,全面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外向带动、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

加快落实“4221”工程(40项经济发展目标、20项党建和精神文明目标、为全市人民办20件实事、办市区人民办10件实事)目标任务,与时俱进、奋发有为,致力于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小康、环境良好、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城市。

一是谋求大发展,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分三步走:到“十五”期末,人均GDP达到12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到2020年,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建立富裕小康社会。

二是实施大调整,产业发展增创新优势。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优化升级,加快“两大基地”和“三大中心”建设。即建设新兴的工业基地、全国优质农产品产加销基地,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和旅游中心。

三是开展大招商,对外开放展示新格局。加大行政推动、载体建设和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力度,举全市之力推进招商引资,加速资金、技术和人才向淮安集聚。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外向度,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对内开放格局。

四是建设大城市,城市发展塑造新形象。“十五”期间,投入260亿元,实施500万元以上大项目350个,将建成区面积扩大到85万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到85万,实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的目标,充分体现“绿水、名人、历史、文化”特色,凸现苏北中心城市地位。

五是思想大解放,各项改革实现新突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把政府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督和公共服务上来。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公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全面退出。深化事业单位产权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运行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总的来说淮安的整体实力就江苏来说还处于比较靠后的地位,但淮安正处在后继勃发,蓄势一跃的新阶段,560万勤劳智慧的淮安人民在科教兴市、工业强市、外向带动、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引下,正在把淮安建成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小康、环境良好、社会文明的现代都市。

历史名人

韩信——兴汉三杰、汉代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典故“一饭千金”“胯下之辱”“韩信点兵”“十面埋伏”

枚乘——汉赋家、汉赋的开创者之一,著《七发》

枚皋——汉赋家、枚乘之子,典故“枚速马迟”

臧旻——东汉享有盛誉的政治家、军事家

臧洪——东汉政治家、军事家,臧旻之子

三国两晋南北朝

陈琳——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步骘——政治家、三国吴国丞相

陈骞——政治家、三国魏大司马

陈登——政治家,三国名人、广陵太守

鲍照——南朝文学家,元嘉三大家之一,著《鲍参军集》

鲍令晖——南朝女文学家,鲍照之妹

李珏——晚唐宰相,典故“辕门斩子”

赵嘏——唐代诗人,名篇《长安秋望》

刘采春——唐代女诗人,名篇《望夫曲》

吉中孚——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刘仁赡——五代南唐名将,典故“辕门斩子”

李之仪——北宋著名词人,名篇《卜算子》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

廉布——北宋著名山水画家

徐积——北宋文学家、诗人,有宋一代大孝子

卫朴——北宋天文历法学家、数学家,著《奉元历》

刘承规——北宋,制订权衡法

杨介——宋代医学家,著《四时伤寒总病论》

梁红玉——南宋著名抗金女将,四大巾帼英雄

龚开——南宋画家、诗人,作品《中山出游图》、《瘦马图》

汤垕——艺术鉴赏家,著《画鉴》

潘思诚——元代名医,人称古逸先生

吴承恩——明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的作者

王鸣鹤——明代著名军事理论家,著《登坛必究》

沈坤——嘉靖状元,抗倭名士,民间称武状元

瞿佑——小说家,著《剪灯新话》

蔡昂——政治家、礼部尚书

金濂——政治家、户部尚书

丁士美——诗文家,襄校《永乐大典》

叶淇——政治家、户部尚书

仲云鸾——女诗人,著《保世楼集》

关天培——清朝虎门销烟的爱国名将、民族英雄

王瑶卿——京剧一代宗师、教育家,艺名通天教主

刘鹗——晚清著名小说家、实业家、金石家,清末四大谴责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

阎若璩——朴学大师、清代汉学研究的先导

吴玉搢——朴学家、金石学家

边寿民——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陆立民——著名画家

周采名——著名画家

吴鞠通——著名医学家,《温病条辨》为中国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山阳医派宗师

汪廷珍——清代协办大学士、道光皇帝老师

李宗坊——清代大学士、汪廷珍学生,江浙学政

骆腾凤——著名数学家、著《开方释例》,被誉为“学开方者之金锁钥”

刘金方——晚清名医

潘德舆——文学家

鲁一同——著名文学家,桐城派古文大师、诗人、画家

张养重——著名诗人、被誉为清初诗坛魁首

黄钧宰——晚清文学家

丁晏——清经学家文学家

邱心如——女弹词家,《笔生花》为清代“弹词三大”之一

汪藕裳——女弹词作家,著《子虚记》

程袖芙——女诗人,著《旧红蚕馆诗存》

陈云贞——女诗人,著《寄外书》、《寄外诗》

梁魏今——围棋四大家之首,山阳棋派开创人

杨士骧——晚清名臣、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丁宝铨——晚清名臣、山西巡抚

裴荫森——晚清名臣、船政大臣

秦焕——晚清名臣、广西按察使

近代

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

罗振玉——近代著名学者、甲骨学的奠基者之一

李公朴——近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民主主义者,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新闻出版家

周作民——近代银行家,金城银行创办人

谈荔孙——近代银行家,大陆银行创办人、太平保险公司的创办人之一

朱虞生——近代银行家,盐业银行创办人

周信芳——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艺名麒麟童

陈白尘——当代著名戏剧家

滑田友——雕塑艺术家,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谢铁骊——中国著名导演

吴 强——著名作家,《红日》的作者

顾祝同——国民党军“五虎上将”

安守仁——黄埔军校十五期

现代

程莘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针灸专家

周泰冲——兽医病毒学家

陈鉴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工业界先驱

经福谦——中国科学院院士,凝聚态物理

温济泽——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科普作家

黄志千——(1914-1965),原名黄永埙,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中国著名飞机设计师

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组织部长

许嘉璐——副委员长

张贤亮——现代著名作家

邱健——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冠军

郎静山——摄影大师

谢冰岩——中国著名书法家

戚庆隆——中国著名书法家

陈士桂——中国著名画家

宋长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发展规划

淮安市未来发展规划,定位为江苏省的三级中心城市(苏州为一级,宁锡徐连扬为二级,淮安等为三级),长三角北部地区的重要公铁水空交通枢纽、区域商贸总部经济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国家物流节点城市,北翼中心城市之一(宁锡淮),江苏三圈(宁锡徐)一极(淮安)之增长极,规划江苏第四大都市圈。加紧水渡口区域和清河新区的建设,使市中心向东污染少的区域推进。

人口方面:主城区人口120万,高教园区30万,新城区(清河新区,生态新城,清浦新城)90万,开发区60万,市区人口总计将达到300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0%,建成超大型城市,财政总量争取进入江苏省前五位。

交通方面:近期开工建设淮扬镇城际铁路、连盐淮城际铁路、宿淮铁路,并对现有的新长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中期规划建设宁淮城际铁路,进行沪徐铁路(淮安段)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在规划中还包括十二五期间建设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城市快速通道。十二五末力争轨道交通和水上公交开工。

高等教育方面:对现有高校资源进行优化配制,筹划组建综合性淮安大学,淮安理工大学,淮安医学院。县域规划方面(2008-2020年):涟水县规划城区人口40万人,城镇化80%,建成中等城市;洪泽县规划城区人口25万人。

对外交往

淮安不但有众多的国内友好城市,还有不少的国际友好城市。2005年9月,在河南郑州召开的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第四届全国理事会上,淮安荣获全国友协颁发的“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贡献奖”。淮安现有国际友好城市12个,遍布世界五大洲。

淮安友好城市日本安城,前市长、爱知县县立安城农林学校同学会会长杉浦正行为团长的“樱花植树友好代表团”3月28日抵达淮安。游览淮安后,并在下午向钵池山公园捐赠了300株樱花树,并举行了“中日友谊樱花林揭碑仪式”。每年春天在淮安大地上盛开的樱花,表现了淮安作为一个国际有好城市走向世界的进程,也是中日友谊逐步友好的象征。

近年来,淮安市对外交往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外向带动”战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国际友城为载体,以对外交往为抓手,以扩大开放为目标,国际友好交流活动活跃开展,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已先后与法国韦尼雪市、厄瓜多尔昆卡市、白俄罗斯戈梅利市、美国亚柏林达市、韩国完州郡、意大利卢卡省、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科尔宾诺区、日本的西山町、贺阳町等9个国外城市缔结了国际友好城市关系,相互之间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友好交流活动,友城关系日趋巩固和深化。

此外,淮安市积极发展了与罗马尼亚布泽乌县、几内亚的杜布雷卡市、德国的萨斯尼兹市和罗登堡市、墨西哥的特克曼市、西班牙阿尔吉拉市、斯里兰卡尤瓦省、赞比亚基特韦市、蒙古国达尔汉市、澳大利亚帕拉马他市和梅瑞博农市、越南海防市、日本的生驹市和一宫市、安城市、前桥市、吉松町、蛤良町等10多个国家20多个城市的友好交流关系,双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经济、文化、科教等方面的交往,有多个城市已经与淮安市建立了准国际友好城市关系。特别是对日交往,已经建立和发展了相对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交往活动日趋频繁,双方以体育、书法、绘画、文艺表演、经济贸易为主要形式开展了官方、民间互助合作的交往,促进了中日双方的相互了解和市际关系的稳步发展。

学校教育

高等教育

大学本科:淮阴师范学院(省属)、淮阴工学院(省属)、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民办)。

大学专科: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省属)、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省属)、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省属)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民办)。

基础教育

江苏省五星级高中:1、江苏省淮阴中学(淮安市开明中学)为获得北京大学实名制推荐资格的首批高中之一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1、江苏省清江中学(淮安市启明外国语学校)2、江苏省涟水中学3、江苏省盱眙中学4、江苏省淮安中学(淮安市文通中学)5、江苏省金湖中学6、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7、江苏省淮州中学(淮阴区开明中学)8、江苏省洪泽中学9、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10、江苏省清河中学(淮安市北京路中学)11、江苏省淮海中学

江苏省准四星高中:1、江苏省清浦中学(淮安市浦东实验学校)

现任领导

市委

市委书记:刘永忠

市委副书记:高雪坤,练月琴

市委常委:王正喜,李卫平,肖本明,杨时云,史国君,戚寿余,刘伟

政府

市长:高雪坤

常务副市长:王正喜

副市长:陆长苏,朱毅民,倪兴余,蔡敦成,唐道伦,赵洪权,窦立夫,仲柯

参考资料

1.淮安新闻网:淮安市简介 

2.淮安市现任领导 

扩展阅读:

1

淮安市政府网站:http://www.huaian.gov.cn/

开放分类:
中国地理城市江苏淮安
“淮安”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271次
最近更新:2012-04-17
创建者:jssxc
更多贡献光荣榜

突出贡献者:

淮南袁公路 

辛勤贡献者:

白痴随风 展开

mailsyx520 展开

liqing19871224 展开

王好学a 展开

词条 淮安
释义

淮安市,是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偏北的一个地级市,2001年由原淮阴市更名而来。淮安位于江淮平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淮河与京杭运河交点,历史上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淮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与扬州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为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中文名称:淮安

外文名称:Huai'an

别名:淮阴、清河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清河区,清浦区等4区4县

政府驻地:淮安市清河区健康西路140号

电话区号:0517

邮政区码:223000

地理位置:江苏省中部偏北,洪泽湖东岸

面积:10072平方公里

人口:常住人口4799889人(2010年)

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淮安小片

气候条件: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

著名景点:关帝庙等

机场:淮安涟水机场

火车站:淮安站等

车牌代码:苏H

市花:月季

市树:雪松

地理位置

江苏省淮安市,古名:淮阴、清江浦、清江、清河,位于江淮平原东部,地处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淮安市隶属于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带,市区东距黄海海岸线仅100多公里,通达亿吨大港——连云港港和盐城大丰港两个沿海开放港口均仅需1.5小时。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在淮安交汇,市境内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

城市简介

全市属扬子准地台,以中元古界为结晶基底,盖层发育,构造复杂,中、新生代强烈凹陷,盖层厚度大于10000米。

淮安地壳经历30余亿年的地质演化,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地质构造基本格架,喜马拉雅运动期,断裂和凹陷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伴有火山岩浆喷发,沧海桑田几度变迁,逐步形成现在的地质地貌形态。

境内地层属扬子地层区。该区地层分为中元古界锦屏级、支台组、张八岭群;上元古界震旦系莲沱组、陡山沱组、灯影组;古生界幕府山组、炮台山组、观音台组、仑山组、红花园组、大湾组、牯牛潭组、大田坝宝截组、汤头组、五峰组,高家边组、金陵组、高骊山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中生界浦口组;新生界泰州组、阜宁群、戴南组、三垛组、盐城群、下更新统、上更新统、全新统。境内火成岩主要为基性、超基性喷出岩,次为小型侵入体。

全市无高山峻岭,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西南部为丘陵,一般真高50~100米之间,少数山头达150米以上,裂山真高194.1米,是全境最高点;西部及西北部为低矮的垄岗,地面真高介于15~20米之间,间有零星残丘,真高可达50米左右,垄岗占全市总面积4%;东部为冲积平原,大部分地面真高在8~12米之间,淮安博里,灌南陈集是全市最低点,地面真高仅2.3~3.3米,平原占总面积80%。境内水网密布,湖塘星列,水域面积占总面积16%。西南一隅的丘陵岗地,早在晚第三纪末(距今约300万年前)已经成陆,东部平原地区在第四纪更新世(距今100万年~1万年)时期,曾经几度沧桑变迁,全新世早期(距今10000~7000年)的大理冰后期,海水曾一度浸没盱眙维桥~泗洪~沭阳一线以东广大平原区,全新世中期(距今6900~6300年前),海水向东退却,以断续“堡岛”式海岸贝壳沙堤阻海水于灌南~涟水石湖一线以东,市境灌南县东部仍为海域,金湖、淮安东部为浅海漫滩,在距今6300~2800年前之间,海水复又西浸,最大时达沭阳县桑墟、华冲、洪泽湖以北广大地区,距今2800年前以后,海水逐步向东退去,商周时期,市境除灌南东部尚为海域外,皆已成为宜于垦殖的“桑田”,南宋绍熙年间,黄河夺泗夺淮,淤垫加快,形成宽阔的河口三角洲,到明代,灌南东部遂已成陆,至此,淮安全境都已成为陆地。

本市无高山峻岭,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西南部为丘陵,一般真高50~100米之间,少数山头达150米以上,裂山真高194.1米,是全境最高点;淮安区博里地面真高仅2.3米—3.3米,为全市最低点。

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京杭运河、淮沭新河、苏北灌概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古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等9条河流在境内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9.39% ,湖泊面积占11.39% ,丘陵岗地面积占18.32%,是典型的“平原水乡”。

横贯淮安市境内的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是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因此淮安市兼有南北气候特征,一般说来,苏北灌概总渠以南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裕。全市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10千卡/平方厘米—119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全市分布为北多南少;全市年日照时数在2136小时—2411小时之间,日照时数分布也是北多南少。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4.1℃ —14.8℃ ,基本呈南高北低状,受洪泽湖水体影响,在洪泽湖区形成一暖中心。气温年分布以7月最高,l月最低。全市年无霜期一般在210天一225天左右,北短南长,受洪泽湖区水体影响,洪泽县无霜期最长达236天。

全市各地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在906毫米~l007毫米之间。降水分布特征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降水年内变化明显,夏半年降水集中。春夏之交梅子成熟季节多锋面雨,称为“梅雨”或“霉雨”。降水年际分布不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达1700毫米以上,最少的年份只有500毫米。

全市年平均风速在2.9米/秒~3.6米/秒,以偏东风和西南风为主。

由于气候的过渡性和季风年度强弱不均、进退的早迟,因此淮安市也是气象灾害多发地区。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寒潮、霜冻、连阴雨、冰雹、热带风暴、龙卷风等。

根据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证实,远古时代的淮安气候比现在还要温润得多。早在新第三纪,市境西部的丘岗地区还是海滨陆地,是古脊椎动物的乐园,这里的古生物化石异常丰富,被国内外考古学家誉为“化石宝库”。

土地资源

淮安市属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陆地总面积892万公顷。全市土地资源类型比较丰富,除了缺少园地中的橡胶园、牧草地中的人工草地、水域中的冰川和永久积雪,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分布。耕地和水域是主要地类,面积较大。2003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39.28万公顷,其中,水田25.90万公顷。此外,全市还有可供开发的黄河故道和其他河湖滩地近7万公顷。水域面积31.26万公顷。

全市耕地分为水田、早地、望天田、水浇地和菜地等5类,其中水田比重最大,占三分之二。耕地土壤主要为水稻土类、潮土类、砂语黑土类、黄棕壤土类、基性岩土类、石灰岩土类。土壤质量较差,有机质含量低,一般不足0.2%,PH值7~8之间。由于灌溉条件优良,风调雨顺之年,全市大部分耕地仍可高产稳产。

水域遍布全市各地,除清河区外,各县区水域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均超过19%,洪泽县高达58%。全市水域分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苇地、滩涂和沟渠。

林地主要分布在盱眙县丘陵地区,牧草地也几乎全部在盱眙县境内。

水资源

尽管市名含有祈求淮水安澜的意思,尽管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从总体上说淮安市是一个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全市水资源具有“人均占用量少,过境水丰富,利用率较低”等特点。

全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1.55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66毫米,降水总量96.84亿立方米。降水虽较为丰富,但存在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和与上游来水同步等特点,加之平原拦蓄条件差,河湖调蓄能力有限,致使大部分地表径流被白白排放掉。全市过境水资源量较多。过境水主要是利用洪泽湖放水和抽引江水。洪泽湖是淮安市的生命之湖,湖泊水量补给丰沛,且又是一个过水型湖泊,多年平均出湖水量达330亿立方米。全市每年抽引江水而利用的水资源数量约为10亿立方米~20亿立方米,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投人使用,这部分过境水量将大幅增加。

淮安市地下水资源贮量丰富。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含水层广泛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层。平水年全市降水补给潜水的水量为15.08亿立方米,一般干旱年为12.83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为8.16亿立方米,潜水调节资源量为8.53亿立方米。全市深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5.42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淮安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分布相对集中。能源矿产资源有金湖县、洪泽县的石油和天然气,洪泽县老子山的地热。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有盱眙县的凹凸棒石粘土、玄武岩、白云岩;淮安区、清浦区、淮阴区的岩盐;洪泽县、淮阴区的芒硝等。其中,盱眙县凹凸棒石粘土探明储量2.72亿吨,远景储量达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65%~70%,占全球总储量的近50%;岩盐资源探明储量1350亿吨(不包括洪泽湖底),居世界首位,且品位高、埋藏浅、品质优,盐层厚度达100米~200米,卤水浓度在300克/立升~320克/立升之间,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淮安拥有华东最大的无水芒硝矿,已探明芒硝储量达20亿吨。

森林资源

淮安市的平原绿化,林业资源总量及产业化水平居全国先进行列,在江苏省排名第三,其中森林覆盖率18.2%,高于全国1.6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64个百分点。到2002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9.07万公顷,农田林网38万公顷,林网化率95.9%,四旁植树1.1亿株。淮安市的林业资源以人工林为主,兼有天然林,树种资源比较丰富,有木本植物79科,179属410种,其中乔木328种,灌木65种,藤木17种,约有172种人工栽培种。

盱眙县境内西南丘陵山区是淮安市天然次生林分。该县1985年组织的普查显示,共有木本植物234种(含变种),其中栽培种60种,隶属于34科146属,其中裸子植物22种,被子植物212种。分布较广,较具有代表性的大科有:裸子植物的松科3属5种;柏科7属11种;被子植物的蔷薇科12属31种;蝶形花科8属12种;杨柳科2属11种;木樨科7属10种;壳斗科2属6种;榆科4属7种,以及竹亚科4属12种。调查还发现江苏公布新记录的三个树种:漆树、毛叶欧李、迎春花。该次生林全是建国后封育而成。绝大部分在丘陵下部谷地及其侧山腰。这些地方几乎遍布裸露的乱石,藤棘丛生,交通极为不便,形成了天然保护区,因而保留了较为繁多的树种资源和其他植物资源。

全市主要栽培树种有:杨树、泡桐、柳树、水杉、刺槐、马尾松、黑松、板栗、毛竹等;珍稀树种有黄檀、黄连木、野核桃、红脉钓樟、山胡椒、漆树、毛棣、毛叶欧李、迎春花、羽叶泡花树等。

野生动物资源

淮安市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生存,市境内的野生动物种类以鸟类居多。目前,全市野生动物有鸟类321种,经济鱼类83种,爬行动物48种,哺乳动物4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二级保护动物43种。

据1987年鸟类普查统计,全市鸟类资源有125种,隶属15目38科。生态类群有陆禽、游禽、鸣禽、猛禽、攀禽、涉禽。生态分布有森林灌丛环境鸟类、水环境鸟类、农田鸟类、居民点鸟类四大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丹顶鹤、白枕鹤、白鹤、黑鹤4种,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小天鹅、虎鼻天鹅、鸳鸯等,三级保护动物有大鸭、灰鹤及分布在全市的猛禽所有种。江苏省重点保护鸟类鸿雁、灰雁、鹤鹑、黑嘴鸥、鹰头杜鹃、回声杜鹃、大杜鹃、戴胜、绿啄木鸟、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喜鹊、大山雀、银喉长尾山雀、灰喜鹊、黑枕黄鹅、画眉等。在1992年—1993年蛇类资源普查中,淮安市发现蛇类资源10种,分属2科5属。其中腹科1种,游蛇科9种,属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即赤链蛇、黑眉锦蛇、棕黑锦蛇、乌梢蛇、腹蛇。兽纲、两栖纲可能分布有貉、猪灌、赤狐、黄鼬、松鼠、东方铃蟾、东方蝾螈、棘胸蛙、黑斑侧褶蛙、金线侧摺蛙及爬行纲龟类,它们都是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市境东北北接连云港,东南接盐城市,南接扬州市,西南邻省会南京市,西北连宿迁市。全市地处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核心地区,邻江近海,是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区位优势独特。淮安是江苏省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长三角北部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

淮安市淮安区(原为县级淮安市,因原地级淮阴市更名淮安市而改名楚州区,现已改回淮安区)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其淮安区是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公布的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时年淮安,淮阴非同一城市),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境内有著名的“下草湾文化”和“青莲岗文化”遗址。历史上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明清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

淮安区人文答萃,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刘少奇、陈毅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淮安留下光辉的足迹。1986年原县级淮安市(现淮安区)被国务院评为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淮安是物产富饶的鱼米之乡。西有“日出斗金”的洪泽湖,东有盛产鱼虾鳖蟹的高邮湖、白马湖。全境平原广袤,土地肥沃,粮丰林茂,水域宽广,盛产水产、蔬菜、林果、各类禽畜及优质粮油等农副土特产品,形成了蔬菜、畜禽、生猪、水产、林木等五大主导产业,是全国闻名的绿色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地下蕴藏有岩盐、芒硝、凹凸棒土、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已经探明的岩盐储量1300亿吨,居世界首位。

淮安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近3万家,其中包括淮阴卷烟厂等10户大型企业集团和江苏清印集团等50户重点企业,近年来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特别是台资集聚,台湾富士康集团淮安科技城、明基达方电子、台玻集团、康师傅、旺旺、膳魔师等“大个头”台资企业纷纷来淮投资,正在逐渐形成继深圳、东莞、昆山之后的国内第四大台资高地。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特钢、电子信息和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同时化工、机械、冶金、纺织、烟草等有一定基础,丰富了整个工业体系。全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升级,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兴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兴起。

淮安是迅速崛起的交通枢纽城市。境内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已经建成和即将建成的京沪、宁宿徐、淮盐、宿淮、宁淮等五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新长铁路纵贯全境。已经开工建设的宿淮铁路连接安徽皖北的能源基地,该铁路作为西煤东运的重要能源出海战略通道,对江苏乃至长三角的能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已建好的新长铁路,将淮安与盐城、南通这两个沿海新兴城市紧密连接起来。

随着苏通大桥、沪通铁路的建设,淮安到上海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从而更直接的接受上海的辐射,使淮安更紧密的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加快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建设的连盐淮铁路是一条区域间城际铁路,将加强淮安、盐城、连云港这三个长三角北部城市之间的区域联系,使淮安更深的融入到沿海大开发中,为淮安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更强的活力。即将规划建设的还有宁淮城际铁路、淮扬镇铁路、徐(淮)沪铁路,将使淮安接轨省内的南京、扬州、镇江、徐州等城市,同时又多了一条铁路直达上海,使淮安人民的出行又多了一个选择,更加快了长三角同城化的进程。

同时境内水运河道纵横交错,京杭大运河贯穿市境南北,同时辅以盐河航道、淮河入海水道、入江水道等航道,使淮安的水运网络通江达海,实现了淮安由传统的“运河经济”向“海河经济”的转变。正在涟水县兴建的淮安机场将进一步巩固淮安的交通枢纽地位。全市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公路、铁路、航空并举的立体化大交通网络,凸显了淮安在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

行政区划

淮安市是江苏省省辖市,下辖清河、清浦、淮阴、淮安4区和涟水、洪泽、盱眙、金湖4县。此外,国家级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单列,统计单独列统。至2010年末,全市有116个乡镇,其中24个乡、92个镇;另有11个街道办事处。

淮安市行政区划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