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化学液体吸入
释义

临床上误吸的化学液体主要包括煤油、汽油、柴油、矿物油、动物油、植物油、家具擦光剂以及其他石油溶媒。误吸各种化学液体的临床特征根据其化学性质的稳定与否、吸入量和吸入频率以及是否同时吸入其他物质而表现不一。大多缺乏特异性治疗。早期表现咽喉烧灼感、咽喉疼痛、鼻塞流涕、声音嘶哑等。

基本信息

疾病别名:化学液体吸入

英 文 名:

chemicals inspiration

疾病代码:

ICD:J68

人体部位:胸部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相关系统:呼吸系统

相关疾病:细菌性肺炎

相关药品:抗生素

症状体征

早期表现咽喉烧灼感、咽喉疼痛、鼻塞流涕、声音嘶哑等,但是吸入不同化学液体,临床表现有所差异。1.柴油柴油主要成分为烷烃和芳烃,均为高沸点物质,故蒸气造成的损伤机会较少。柴油吸入呼吸道大多为从事驾驶职业的人员。可表现为发热、寒战、呛咳、痰中带血、剧烈胸痛、伴胸闷,可有恶心、呕吐、腹痛、黑便等消化道症状。病变多见于右肺,可闻及干湿啰音。

2.汽油汽油的主要成分是C4~C12脂肪烃和环烃类,并含有少量芳香烃和硫化物,为易挥发、易燃的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吸入高浓度的汽油蒸气,可发生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汽油吸入性肺炎,汽车司机多见,临床表现与吸入的汽油量有关。可立即出现咯血、咳嗽、胸痛、胸闷、气急、发热等症状,呼气有汽油味。肺部听诊有呼吸音粗糙、干鸣音或湿啰音。吸入的汽油可迅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损伤脑组织。可直接引起肾脏损害,产生血尿。汽油吸入后主要以原型从肺部呼出,其余部分随尿排出。

3.矿物油矿物油常被用作润滑剂,误吸多见于便秘和吞咽困难病人。造影剂中亦含有矿物油。误吸后主要表现为外源性脂质性肺炎,吸入油雾引起的脂质性肺炎少见。矿物油化学性质稳定,故误吸后大多无明显咳嗽。大部分病人无症状,仅X线胸片有异常表现,可主诉咳嗽和胸痛。长期反复吸入脂质可产生弥漫性纤维化,最终导致肺心病。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含有脂肪滴提示该病的可能。经支气管镜肺活检通常可确定诊断。

4.动物油和植物油吸入牛奶、奶制品和鱼肝油均含有动物油。误吸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儿童喂食时。动物脂肪可被肺脏酯酶水化为脂肪酸,引起急性出血性肺炎。植物油误吸往往发生在进食或呕吐时,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肺部表现可很轻微或类似于吸入动物油的临床表现。胸片表现不一,包括单发的脂质肉芽肿、肿瘤样大片实变、段或叶的肺炎、弥漫性的肺泡或间质浸润。某些植物油在肺部无明显反应,可长期存在于肺泡腔而无纤维化或明显的炎症反应;而另一些植物油可引起与动物油类似的组织反应。

病理病因

化学液体误吸入气道,或长时间的浓度的吸入,液体刺激支气管引起强烈的支气管痉挛,接着发生支气管

上皮的急性炎症反应和支气管周围的炎症细胞浸润,进入肺泡的胃液迅速向周围肺组织扩散,肺泡上皮细胞破坏、变性并累及毛细血管壁,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和肺泡毛细血管壁破坏,形成间质性肺水肿等病变。

1.常见吸入化学液体的物质如柴油、汽油、矿物油、动物油和植物油类。

2.另一种病因是喉保护性反射和声门关闭障碍而误吸。

3 因不知情而误吸。

诊断检查

诊断:

1.患者有误吸入诱因史。

2.根据临床表现,常见气急、胸闷、喘息和胸痛等,早期体征不明显,因气管痉挛、呼吸加快、口唇发绀、双肺啰音即可诊断。

实验室检查:急性期血象:白细胞升高达(3~4)×10/L。中性粒细胞多在90%以上。

其他辅助检查:普通透视检查 X 线胸片,呈大片密度增加模糊浸润阴影,边界不清。

治疗方案

无特异性治疗,主要支持疗法,综合性治疗,原则是:

1.停止接触化学液体吸入。

2.吸氧。

3.对症处理。

4.预防和控制感染。

5.激素治疗。

预防及预后

预后:继发细菌感染预后不良。

预防:立即采取措施终止化学液体吸入,如脱离现场、更换污物、清洗皮肤口腔等。对人体皮肤、黏膜、眼、呼吸道和物品等有极强腐蚀性的液体和固体(包括蒸气〉,如发烟硫酸、硫酸、发烟硝酸、盐酸、氢氟酸、氢溴酸、氯磺酸、氯化砜、一氯乙酸、甲酸、乙酸酐、氯化氧磷、五氧化二磷、无水三氯化铝、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硫化钠、苯酚、无水肼、水合肼等。存放处要求阴凉通风,并与其他药品隔离放置。应选用抗腐蚀性的材料,如耐酸水泥或耐酸陶瓷制成架子来放置这类药品。料架不宜过高,也不要放在高架上,最好放在地面靠墙处,以保证存放安全,煤油、汽油、柴油、矿物油、动物油、植物油、家具擦光剂以及其他石油溶媒应放在较高小孩不易接触到的地方

医生指点

据广州市儿童医院急诊科的梁翠萍医生介绍,随着人们清洁卫生意识的提高,现代家庭中消毒剂、漂白

水、去污粉等各种化学清洁用品越来越多,这些瓶瓶罐罐一旦摆放不当,很容易让家中的小孩误服各类化学毒物,危及生命。“这样的事情我们在急诊科就经常碰到,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中毒,大多数拔腿就往医院跑,很少人知道就地给小孩实施催吐等简单的抢救,而这些措施如果实施得当,往往能为接下来的抢救争取更多时间。”梁医生提醒患者,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原则上应立即送就近医院救治;若医院离家较远,则要呼叫救护车,并同时进行现场急救。家长首先要辨明孩子吃的是什么药或毒物,如果不清楚,就要将药品或毒物的包装及小孩的呕吐物,一同带往医院检查。

孩子误服强强碱要喂牛奶、豆浆

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中毒后已经出现了昏迷,或者误服的是汽油、煤油等石油产品,这种情况下为防止窒息的发生就不能进行催吐了。而对于有严重心脏病者、食管静脉曲张的小孩同样不能催吐。

另外,如果孩子误服的是强酸强碱性化学液体,家长千万不可给予清水及催吐急救,而是应该立即给予牛奶、豆浆、鸡蛋清服下,以减轻酸碱性液体对胃肠道的腐蚀。若是误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儿童,他们呼出的气息中能闻到大蒜味,可让其喝下肥皂水解毒,同时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梁医生指出,小儿年幼无知,更有将任何物品放入口中的习惯,作为父母应该防患于未然,家中常备药品及有毒物品应放置在小孩无法拿到的地方,药物或毒物不要与食物放在一起。家中不要用空的饮料瓶存放有毒及有强烈腐蚀性的液体,以防儿童当作饮料误服。

孩子呼吸困难、面色发青警惕气管异物

除了误服毒物,因气管异物而引起窒息的小患者在急诊中也是经常碰到的。医生告诉记者,气管异物在10岁以下的小儿中比较多见。这是因为,小孩的咽喉空腔比较小,一旦发生气管异物梗阻,排除非常困难,有许多患者因来不及抢救而窒息死亡。

据介绍,孩子的气管异物多发生在家庭,当孩子突然停止活动,出现哭闹、阵发性高声呛咳、阵发性喘鸣、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等异样表现时,家长就应警惕是否发生了气管异物。由于气管异物的发生非常突然,几分钟内便会危及生命,有时根本来不及送医院,因此,家长掌握一些正确的家庭急救知识是非常有用的。

医生告诉记者,一旦小孩发生气管异物堵塞,第一步同样是催吐,可立即向患者口腔内伸进食指或牙刷柄之类的东西,直达咽部,刺激其咳嗽、呕吐,以利于异物排出。对小一点的孩子,可以一手拎起孩子的双脚使其头低位,另一手放在孩子的腹部做腹部冲击或者背击,借助腹压将异物排出。而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采用“海氏冲击法”进行抢救,抢救者站在患者背后,双手抵在患儿脐部与剑突中间,向胸腹部上后方用力挤压,借助肺部产生的气流冲击将异物排出。在采取抢救措施的同时,要尽快送往附近的医院,途中不要停止抢救。如果发生心跳停止,要进行心肺复苏。

专家同时提醒,掌握这些抢救方法需要进行适当的培训,家长平时带孩子到医院做保健检查或看病的时候最好能请教一下医生。

现场急救

主要是催吐和解毒

催吐的目的是尽量排出胃内的毒物,减少毒物的吸收。催吐的方法是:把小孩抱起来,身体向前倾斜,用手或手边方便的东西伸进口咽部直接刺激,诱使其呕吐。最后让患儿喝水,然后再诱发呕吐,如此反复数次直至呕吐物变清且无异味为止。需要提醒的是,每次引发呕吐应间隔一段时间,以便患儿稍事休息。催吐必须及早进行,若中毒超过三四个小时,则毒物已进入肠道,催吐就失去意义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4: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