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华阳故城
释义

简介

华阳故城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郭店镇华阳寨村,1986年被公布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华阳故城是战国时期韩国的北部门户和军事重镇,公元前273年著名的华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对华阳故城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新发现战国时期护城河、防御墙、城壕、防卫坑等大型城防设施遗迹,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和古代军事战争史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此次考古发现证明,华阳城的修建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城防设施比较简陋单薄,由城墙、城壕组成;后期是将城壕填平重新规划,营建了由城墙、马面、防卫坑、防御墙、护城河组成的城高池深、配套严密的城防体系。 主持考古发掘工作的索全星副研究员说,华阳之战发生在华阳城前期,当时赵魏联军攻占了韩国华阳城,韩国向秦国求救,秦大将白起率兵救援,最终打败了赵魏联军,赵魏联军付出了15万将士的生命。华阳之战后,韩国对华阳城重新规划,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营建了当时最先进的城防体系。城防体系上保存下来的种种遗迹印证了华阳之战的惨烈,在城壕第二层发现的大量箭镞、箭杆,正是这场战争的遗物;而城壕上层的烧土块堆积说明,敌对占领者对城内的冶炼作坊进行了毁灭性破坏。索全星介绍,此次发现的防御墙是东周城址考古的首次发现。在中原地区,东周古城一般利用城墙转折收缩进行防御,仅韩国都城使用了马面(城墙附属防御设施)。华阳故城虽然仍有东周城址转折收缩的遗风,但在四面城墙及城角加筑了马面,数量达10个之多,是目前所知最早全方位配置马面的一座古城,也是当时城防体系最完备的中原战城。

“在秦王朝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城高池深、强弓劲弩的韩国于公元前230年第一个被吞并而成为秦国的郡县,华阳城从此成为久远的历史记忆。”索全星说。

此次考古还对华阳故城及周围环境进行了全面考古调查,发现了丰富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存,以及大量商代二里岗时期和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华阳故城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郭店镇华阳寨村东北,198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郑新快速通道经华阳古城西墙外侧通过,2010年4月至11月中旬,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工程建设中对该城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发掘面积2500平方米,发现古城周围环绕护城河、防御墙、城壕等重要遗迹。此外还对华阳故城及周围环境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城南有丰富的商代二里岗期、龙山文化遗存,城东及东北部为西周时期遗存,城壕上层还出土有仰韶时期遗物。这些重要收获,不仅填补了华阳故城遗址以往无新石器文化及商周时期文化遗存的空白,并且对研究商周时期华族华国历史及古代战争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该城方向10°,为一处战国时期城址,坐北朝南,东南部向外凸出,城西南部内凹,平面呈束腰式曲折长方形。城墙南北长660~750米,东西宽570~630米,周长约3公里。北城墙、东城墙、西城墙保存较好,南城墙西段被村庄占压破坏较甚,但地下城基尚保存较好。北城墙基宽15~30米,城墙高6~8米。城墙及其四角共筑有10个向外凸出的马面高台,用于守城和瞭望。北墙、西墙、东墙之马面保存较完整。各面城墙中间的缺口,我们作了重点考察和勘探工作,北缺口、南缺口、西缺口均有古代的道路连接,应为城门,东缺口因为长期冲刷较甚,地面已为深沟或凹地,是否为城门尚需继续工作。西、南两个城门的右侧有前伸的马面、左侧有城墙作环护,北城门右侧有前凸遗迹、左侧有马面拱卫,对城门安全防护极为重视,具有明显的军事防守作用。

另外,对该城的东北角、东城缺口南侧的城墙及西墙局部进行了解剖,了解了该城的建造情况。其方法是,先平整墙基的地面,挖制基槽,基槽呈上宽下窄的梯形,然后夯土筑基,墙基夯出地面后墙体加宽。夯土为浅黄灰色花土,含沙量大,土质因夯打而非常坚硬、致密,夯层厚7~10厘米。夯窝大小不均,分为两种,首先采用圜底夯,此种夯窝大小、深浅不一,一般为6~13厘米,深2~5厘米,圜底夯上部铺垫薄土,再用圆形平底夯夯打平实,夯窝径为5~6厘米,深0.1~0.2厘米,使其结合为一层,并且更加坚实,然后再用铁铲之类的锐利工具将夯层表面打毛使上下层咬合的更牢实坚固。

华阳故城位于新郑市区北20公里,为西周华国都城。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公元前773年,郑桓公见西周衰败,诸侯多叛,问太史伯,郑国何处可以立国。《国语》说:“史伯对桓公,虢、郐十邑,华其一也。”这就是说,公元前773年以前(西周时期),这个“华邑”,即华阳城已经存在。关于“华阳”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说:“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少典为有熊国君,而河南新郑古为有熊国,炎帝既为少典之子,新郑的这个“华阳”为第八代炎帝榆罔的出生地,应该说是合情合理。目前,有一些史学家主此说。著名考古学家唐兰在他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微》中说:“华、地名……。在河南省密县,西为嵩山,是夏族旧居,所以华即夏,中华民族起于此。”华阳汉属密县,今属新郑。

历史记载

历史上关于华阳故城的记载,除上述《国语》外,还有秦简《编年记》载:“三十四年攻华阳。”《史记·韩世家》载:韩僖王“二十三年赵魏攻我华阳,韩告急于秦。……八月而至,败赵魏于华阳之下。”《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昭王三十四年,白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史记·赵世家》:赵惠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74年)“与魏共击秦。秦将白起破我华阳,得一将军。”《方舆纪要》:“县北四十五里,亦曰华阴亭。古华国,史伯谓桓公华君之土也。”《括地志》:“故华阳城在郑州管城县南四十里”(华阳曾旧属郑州管城)。清代城门上刻有“古华邑”三个大字。

典故

华阳城又叫卸花城。五代后周周世宗柴荣死后,葬在华阳故城西(今陵上村)。相传柴荣的女儿柴公主每年前来祭奠父亲,都在此城稍停,卸下佩饰和凤冠,换上孝服,前往祭吊。因此,当地人又叫“卸花城”。

华阳城平面呈南北方形,周长3公里,现存城墙高4~8米,基宽15~30米,顶宽1~3米,城墙四角和四边中部筑一向外凸出的马面高台,用于守城和瞭望。

1986年11月21日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4: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