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华山瑶族乡 |
释义 | 桂阳县华山瑶族乡位于县西北,乡治柏梅树下,属山区,是瑶、汉两族杂居之乡。 华山瑶族乡辖:大溪、黄家、中华、东岗、小溪、里白6个村委会。 境内以花(华)山脑为主峰,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山民流传着“花(华)山老,象株瓜,瓜藤一爬到长沙,长沙结个子,汉口又开花”的顺口溜,以形容这里是群山群海,溪沟纵横交错。村民居住分散,自然条件较差。主要物产有杉木、楠竹、茶叶、山苍子、黄栀子、金银花、稻谷、红薯等。 历史沿革1986年划塘市乡小溪、大溪、黄家、中华、东岗及白田等村组建立。其中瑶族占居民总数的26%o乡境为中山区,物产以林为主。该乡华山林场为县内最大的杉木林基地。 华山地处桂阳西北边陲,是一个瑶汉两族杂居的集少、边、穷于一体的典型贫困山区乡,全乡下辖6个行政村,34个村民小组。其中:纯瑶族村一个,纯瑶族组7个,其他5个行政村 均杂居有少数民族,总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仅1560亩,林地面积3.6万亩。总户数828户,人口3298人,其中瑶族总户数186户,人口83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5.2%。现有乡政干部职工11人,瑶族干部2人,职工1人,六个行政村村级干部17人,其中瑶族村干部3人,中心校一所,教职工15人,其中:瑶族教师4人;有在校生138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8人;医院一所,有医务人员2人,其中正式职工1人。自建乡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华山乡的各项事业总的来说,有了较大的发展,经济总量有所壮大,人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有明显的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有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落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民族乡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其他地区来说仍然缓慢,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农村贫困面较大,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程度较深,因灾、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十分突出,当前和今后的发展乏力,其前景不容乐观,令人堪忧。 贫困现状无经济来源从华山瑶族乡6个村的生活现状来看,目前,全乡有64%的村民属于贫困人口,其中瑶族贫困人口居多,从2008年的经济统计数据来看,全乡农民人平纯收入为2150元,比2000年仅增加了922元,但从调查的实际数据来看,全乡农民真正的纯收入仅为1898元。而少数民族村组的人平收入仅为1500元左右。其经济收入部分主要靠种、养、竹木出售,60%以上的农户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全乡6个行政村仅有2个行政村有村级经济。其他4个村经济收入为零。大部分村因基础设施建设而负债。村组干部工资仅靠上级财政补助支撑,没有村级经济,基层工作无法开展,事情更难办,导致村级“能人往外跑、在职干部干不了”,村级无能人领头,群众更无奔头。 饮用水困难全乡三千余人口中,仅有5个组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其他29个组未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大部分村组还是传统的引水方式。由于居住分散,有些地方甚至是上游洗衣服,下游挑水服,群众生活用水安全无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难以保证。 居住条件差华山瑶族乡现还有68%的人口居住在土木结构的旧房,由于大部分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有些甚至多年不归家,房屋破旧无人整修,导致“留守一族”的老人、小孩居家提心吊胆。部分 居住集中的村组,街道无人整修,路边厕所无人翻盖,到处污水横流,行走无处落脚,沟豁臭气熏天,令人惊叹。在家老人、小孩生命无保障。 交通不便华山乡仅3千余人口,却分布在128个自然村落,大部分居住在大山沟,地形 复杂、道路偏远,交通条件普遍较差,可谓“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因此,改善的难度也较大。通村公路通常是“春风难度玉门关”,到目前为止,还有2个村6个组使用的是简易机耕道,且路窄、弯道多,等级低、坡度大,行车难。抗灾,通行能力极低,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还有6%的自然村至今连简易机耕道都没有,运输仍以肩挑脚运为主。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严重制约着山区经济的发展。 通讯不畅全乡6个行政村仅有7个组通程控电话,只有5个村有移动信号,还有五个村未通程控电话,里白村属纯瑶族 村既无程控电话,也无通讯信号,全乡有线电视覆盖率为零。通讯不畅、信息闭塞成为制约瑶族乡经济发展的瓶颈。 乡级财政乏力华山瑶族乡“地下无宝、地上无草”(烟草),当地农民的收入主要靠林木、楠竹。无商品市场,农业税费取消后。政府根本无财税收入,财政资金的运转,靠财政体制补贴,干部职工除基本工资和2007年规定的山区每月150元补贴以外,连下乡费都无法支付,办公经费只能向有关部门讨一点,用一点。乡政府80余万元的债务偿还问题更无法谈起。乡财政乏力,运转艰难,造成了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缓慢。 教育发展滞后由于群众生活困难,加上居住分散,路途遥远,学生上学不便,如果各村设立学校,生源又不足,师资力量也欠缺,加上地处偏远,教师也难分派,而“一乡一校”的办学模式,教学质量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家长对子女过于宠爱,加之山高路途远,因而子女就学压力大,目前学校设施欠完善,实验教学无法开展,加上山区乡大部分教师年龄偏高且学历偏低,当前全乡15个教师中只有4个年轻教师。难于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模式,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辍学率偏高,新的文盲不断增多。 卫生院设施设备落后华山有卫生院一所,按编制应配备3人,但真正到位的仅一人,临时工1人,而且医疗技术有限,2007年上级拨付资金对卫生院进行了整修,但B超机、X光机心电监护仪、生化分析仪等等常用的医疗检测设备都没有,许多检测项目不能进行,无法满足和保证群众就医需求,形成了“小病不能医、大病民间医”的状况。即使有钱到外地医院就医,病人治疗成本加大,因此因病致贫的人口增多,没钱治病的现象非常普遍。 贫困原因自然条件差、缺乏最起码的生存条件 全乡6个行政村,3000余人口,却分散居住在128个自然村,生态环境极为恶劣,山高田少,土地贫瘠,地势陡峭,经济结构单一,农民收入微薄,人平耕地不足5分,而水田只有0.3分,人平产粮不足150公斤,部分自然村为改善交通修路,却又把仅有的一至三分田占用,一些地方因修路,山洪一旦爆发河床上升,把水田淹没,无法恢复。导致可用耕地逐渐流失,大部分群众只有“靠山吃山”而山区的传统产品中只有杉木、楠竹,但因其生产周期较长,远水解不了近渴。 基础设施进展缓慢 水、路、通讯设施建设任务繁重。全乡乡至村公路有5条,计22.2公里,近两年,经当地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就其中三条作了立项改造,但项目资金有限,群众集资困难,加上山区道路建设难度较大,所以工程完工后,村级债务不断增加。前几年改造的两条沙石路,因改造不达标,经洪水冲洗,新路又变成老路,车辆无法行驶。通讯方面,全乡只有一个半村通上了程控电话,实际上也就是7个组,到目前为止,全乡还没有开通有线电视,群众与外界联系少,信息闭塞。水利设施损毁严重,无力修复,极大的制约了当地的生产发展。 人口及劳动力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落后 一是地处偏远,人口分散交通不便,文化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大部分群众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往往是“小病不医,大病民间医或无钱医”,人口素质明显低下。二是文化教育投入不够,师资力量不足,加之群众生活困难,因此受教育程度偏低,文化素质不高,文盲丛生。人们接受新事物和现代科技知识能力弱,缺乏致富的技能和本领,形成“少年留家、青年出家、老年守家”最后是“少年无知识、青年出死力、老年守家里”,因此,大部分农户过着“养猪为过年,养鸡、养鸭换油盐,打工挣点零花钱”的生活,据调查统计,华山乡现3200余人口中,中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7%而文盲占12%,而且,新的半文盲还在不断增加。 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上级对瑶族乡实行了一系列的特殊政策,设立了民族发展基金、民族教育基金,近年来又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乡村路、水、电、通讯进行了改造,但相比其他乡镇及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还十分缓慢,前期是重视不够,后期是投入不足。乡卫生院条件简易,缺乏现代先进医疗设备,没有村级医疗点,医技人才配备不到位;民族乡学校,教学设备不足,师资力量欠缺,运动场地欠缺。文化设施方面,有牌无专人,没有办公场地,乡村组织财政支出困难,没有集体经济,供需矛盾突出,很难带动地方经济建设发展。 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严重不足 华山乡山高谷深,气候变化较大,水旱冰雪频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状况复杂,华山常常出现干旱和冰雪,这里人平只有二分田,而且大多属天水田。一旦干旱加上山上野兽的侵害,则颗粒无收,冬天这里的冰雪来的特别的早,一旦遇到大雪,则对树木、楠竹造成严重的损害,2007年冬的一场大雪,大部分竹木被毁,造成了全乡384万余元的经济损失,人平损失1200余元。当前,虽然进行着大力的恢复,但结构单一,因林木生长周期较长,见效缓慢,没有其他资源补充,导致一部分解决了温饱的农户,重新陷入贫困状态。 恶势力及地方宗派势力严重阻碍山区经济 由于地方恶势力及地方宗派势力的干扰,造成了部分村民墨守成规,不敢发展。近几年,一些外地乡镇的地方恶势力不断把黑手伸入到山区,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群众敢怒不敢言,特别是在林地交错的林区,一些不法分子,在得不到利益时,就纵火烧林,如:2009年里白村“2.12”火灾大案,造成了该村14户村民房屋被毁,近四百亩的中成林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340余万元,致使该村人民的生活重新陷入贫困。全乡一部分与外乡相邻的宜林荒山,本可造林,因为怕受到侵害或成林后被人强占,而不得不让当地百姓望山兴叹,不敢开发。黑手侵入,强买强卖,严重损害人民的利益,直接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对策和建议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为更好地发展我县民族地区经济,建立健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的优惠政策,让少数民族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加快脱贫致富新步伐,特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1、建议上级各部门继续加大对民族乡的扶持力度,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民族乡交通、通讯、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财政扶持,项目建设要向少数民族乡重点倾斜,有关扶持项目要与其他乡镇的项目资金区别开来,因山区建设,往往难度大,投入多,而且集资困难,因此资金方面应给予大量倾斜,要少算经济帐,多算政治帐,优先安排少数民族乡的项目。继续完善少数民族乡的通讯设施、加大对民族乡有线电视、文化运动场所的建设资金投入。尽快完善民族乡卫生院设备和技术人才的配备,努力解决好当地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2、建议上级将民族乡列为重点扶持乡,安排有经济实力的单位对民族乡进行扶贫攻坚,并实行一包三至五年不变的政策,同时制定好帮扶规划,这样既有利于帮扶单位增强责任心,又利于民族乡经济事业的巩固和发展,以此加快民族乡脱贫致富的步伐。 3、加强对民族乡的发展项目指导,帮助民族乡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挖掘潜力,发展特色产业,变单一的山区林业产业为多种经营。给山区人们指明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以增强发展后劲,并在物质技术上给予大力帮扶。 4建议按照中央的相关政策,千方百计削减民族乡基层组织现有的经济债务,确保民族乡财政收支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 5建议进一步制定鼓励干部、教师、医务人员、科技人员到民族乡工作的优惠政策,并切实提高民族乡干部及到民族乡有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待遇,以便更好的为民族乡作贡献。 6、借鉴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先进经验,从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有利于瑶汉两族和谐发展的要求,把边远散居的少数民族集中到交通便利,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地方集中居住。以便于政府的集中管理和具体指导。 7建议进一步加大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力度,在招考国家公务员工作中,应有特定的名额指标。对长期从事民族乡工作的优秀干部,应优先提拔使用,,有特殊贡献的应给予其子女适当的工作安排,以鼓励他们为民族乡建功立业。 8、建议进一步加大打击黑恶势力及宗派势力的力度,确保山区乡特别是少数民族地方人们的合法权益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犯,为山区乡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