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释义

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名:化工学院)是华侨大学成立最早的一个学院。在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完善中,在学院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年的学科整合和开拓进取,已发展为拥有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办学的学院。

院系设置

学院下设四个系即: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生物工程与技术系、化工与制药工程系。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人,其中教师86人,实验人员24人,行政人员10人,组成了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科研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在86名教师中有教授23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学位33人,学院在校生近1500人,其中博士生13人,硕士生206人。

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两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材料学、生物化工、两个福建省重点学科:材料学、生物化工;两个博士点:材料学、生物化工;十一个硕士点:材料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工、材料物理与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材料加工工程、环境工程、应用化学;两个工程硕士领域:材料工程、化学工程;创办八个本科专业: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制药工程。

学科建设

学院把学科建设列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学科交融和优化组合;同时狠抓教学改革,调整专业设置和加强学科方向整合,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的、高层次和多层次办学条件的新局面。

科研成果

学院历来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指导思想,要求教师既要教学又要搞科研,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回报社会,扩大影响。学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福建省重大、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6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7项,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国务院侨办科研项目、泉州市科技计划等项目32项,企事业委托及其他横向课题20多项。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10项,通过福建省科技厅、教育厅鉴定的科研成果7项,获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发表学术、科技论文600多篇,其中SCI收录130多篇、EI收录30多篇;20多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成功举办了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

荣誉称号

全院教职工始终保持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奋力拼搏、锲而不舍的精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2001年院党总支被中共福建省委和华侨大学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2年学院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院工会获福建省“模范职工小家”称号。

办学理念

新形势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院将秉承“博学、笃行、求是、创新”的精神,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龙头,以博士、硕士点建设为支柱,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厦门校区建设为契机;以科研求发展,以教学求生存,进一步提高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学院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学校的腾飞和祖国的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3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