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花鸟 |
释义 | 花鸟非洲詹姆斯敦的花鸟,可算世上一珍禽。它体躯娇小,举止灵活。栖歇枝头时,双翅展开酷似花瓣,鸟头抬举如花蕊。这种奇装巧扮,既可蒙混巨鹰,免受伤害;又可招引昆虫,获得食物。 花鸟山花鸟山是舟山群岛分布最北的岛屿之一,位于嵊泗县菜园镇东北26公里处,西距上海市南汇嘴约80公里,扼国际航线。岛上有两峰对峙如鞍,故将该岛及其附近岛屿命名为马鞍列岛。主峰前坑顶,海拔236.9米,也是嵊泗县所辖岛屿的最高点。岛域面积3.3平方公里,岸线曲折多弯,形如飞鸟,加上山地花草丛生,"花鸟"美称由此而来。但古称石弄山,又别名花脑山。300年前始有人定居,早期居民多来自台州黄岩。岛上设花鸟乡,乡政府驻地大岙,全岛有7个自然村,居民近3000人。 地貌花岛山峰峦起伏,峡谷幽深,森林覆盖率达41%以上,以黑松林著称。该岛引植黑松的历史最早,1907年始从日本引入,此后遍植于沿海各岛。岛上天生洞穴多处,有个叫猿猴洞,据传过去猴子甚多,这也是一个海洋之谜。南湾位岛东南部,湾深处发育有小片沙滩,两侧海岸则礁岩错列,崖壁隐洞。南湾之美以海上为最,湾外千米处彩旗山,状如大象奔舞,称"彩旗野象";彩旗山又相去千米外有鸡笼山,陡峰幽悠如海上盆景,极目则岛礁无数,背景深远。但岛上最美的景观,当属著名的花鸟灯塔。 花鸟灯塔是亚洲第二大灯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名北马鞍灯塔。 清同治九年(1870)由英国人始建, 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其中灯房占地12.56 平方米.塔分4层, 砖砌园柱形建筑, 上白下黑, 高19.17米.灯房原安装旋转式镜机, 烛力3.8万支, 光绪二十五年(1899)增为4.5万支.1916年重修后, 烛力增至50万支, 并设雾笛, 供雾天近距导航, 声传10余海里.1928年烛力又增至74万支, 同时增置无线电指向仪, 作远程导航.1937年, 日军占领花鸟灯塔, 敷设一条直通东京的海底电缆.抗战胜利后, 归还民国政府.1950年7月由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接管, 现属交通部上海航运局管理.每当夜幕降临, 塔顶射出一道旋转的炽亮白光, 射程达24海里, 每15秒一闪, 可称“夜海奇光”.尤其在大雾天气, 灯塔隐约于雾海之中, 隔40分秒钟就响起有如老黄牛鸣叫的雾笛声, 给混沌中的航船送去福音, 召唤迷津的生命.这组“雾漫灯塔”大景观也使花鸟声名远播。 其它赴花鸟山旅游,可由定海乘客轮至嵊泗县莱园镇,或嵊山岛,再从二地转航班达目的地。 艺术家:李付元 名称:李付元 花鸟 镜心 材质、形制:设色纸本 尺寸:51×51cm 花鸟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