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释义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成立于1996年,前身是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其历史可追溯到1938年创办于湖南蓝田的原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著名学者钱基博、杨树达、骆鸿凯、马宗霍等教授曾在这里执教,为该院确立了深厚的学术传统和优良的学术声望。改革开放以来,马积高、周秉钧、宋祚胤等教授也为该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目前该院已形成一个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结构合理、层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历史沿革

1938——创办于湖南省蓝田的原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钱基博先生任首任系主任,国内著名学者杨树达、魏猛克、骆鸿凯、马宗霍等曾在此执教。

1953年——院系调整,以原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为基础组建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韩罕铭、李祜、邓超高、马积高、樊篱、李维奇等先后任系主任。

1984年——湖南师范学院更名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更名为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彭丙成、罗成琰先后任系主任。

1996年——湖南师范大学原中文系和历史系合并组成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设中文、历史两系。罗成琰、蒋冀骋、凌宇先后任文学院院长。

2003年——历史系从原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分离,学校在中文系基础上成立新文学院。谭桂林任文学院院长,李生龙任文学院教学副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余望成任文学院行政副院长,2007年起唐贤清任科研副院长,黄瑛任文秘系主任,陈晖任对外汉语系主任;党委书记吴成忠(2003-2007)、吴旭坦,党委副书记梁勇。

教科院所

一站——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二部——《中国文学研究》编辑部、《古汉语研究》编辑部

三基地——中国语言文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湖湘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五所——中国文学研究所、古典文献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佛经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所

十二室——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写作学、中学语文教学法、中文文秘、对外汉语、大学语文等12个教研室。

现任领导

院行政领导

院长:谭桂林

教学副院长:李生龙

研副院长:唐贤清

行政副院长:余望成

党委书记:吴旭坦

党委副书记:熊剑峰

院工会主席:张良田

院团委书记:张小春

专业设置

1、该院拥有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两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湖南省重点专业,分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中文教育和中文秘书三个方向招收本科生。

2、该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已有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5个学科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汉语言文字学等8个学科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

师资队伍

1、该院目前共有在编教师98人,其中教授32人,占教师人数的32.7%,副教授39人,占教师人数的39.8%。56岁以上者8人,36—55岁者70人,35岁以下者20人,教师年龄结构正在向年轻化方向发展。

2、该院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42人、占教师总数的42.9%,具有硕士学位者32人、占教师总数的32.7%。目前还有12位青年教师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每年均在增长。

3、该院教师中现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省级优秀中青年专家3人,潇湘学者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一和三层次人选3人。

4、该院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的优秀人才,促进学科的学缘开放,同时还常年派出骨干教师出国访问交流,提升学科与国际接轨的能力,教师访学的足迹遍布美国、日本、英国、韩国等十多个国家。

教学条件

1、该院拥有各种类型的教学实验室,其中语言实验室1间、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房1间、多媒体教室3间、多功能学术报告厅1间,重点学科多功能会议室1间、小型实验室4间。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得到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较好地实现了教学与科研手段的现代化。

2、建立了文学院图书分馆和文献研究中心。其中包括两个重点学科资料室、中文综合资料室、基地班资料室、工具书资料室、古籍资料室、过刊室和现刊室。共计中外文专业藏书7.78万册。

3、该院主办的学术期刊《古汉语研究》、《中国文学研究》已有较长历史,近年来先后进入CSSCI来源期刊,在国内外学界具有较高学术声望,是该院重要的学术窗口。

科学研究

1、近五年来该院教师共出版学术著作130部,教材21部,发表学术论文608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家级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3篇。

2、近五年来,该院共承担各类基金项目共计8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7项,省部级重点课题2项,一般课题20项,省教育厅重点课题5项,一般课题16项。

3、该院科研成果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五年来共获得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唐贤清教授的《〈朱子语类〉副词研究》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学科建设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其历史可追溯到1938年创办于湖南蓝田的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钱基博、杨树达等著名学者曾在这里执教,为文学院建树了深厚的学术传统与学术声望。改革开放以后,马积高教授的赋史研究、周秉均教授的训诂学研究、宋祚胤教授的易学研究、李维琦教授的佛经语词研究享誉学界,为文学院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5年中国语言文学系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文科(中文)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文学院下属的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湖南省政府批准的省重点学科。以中国语言文学为主体的“湖湘文化研究”是国家“21l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文学院目前设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两个本科专业,设有湖湘文化研究、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两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和中国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古典文献研究所、佛经语言研究所与方言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目前文学院共有在编教师99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4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共43人。在编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60余人。教师队伍中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优秀中青年专家3人,潇湘学者1人。

文学院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2003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在学位授予方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已有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5个学科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汉语言文字等11个学科可以授予硕士学位。目前在读的全日制博士生、硕士生有491人,全日制本科生1732人。

学术成就

在长期的发展中,文学院的学术研究在佛教文献与佛经语言研究、汉语方言研究、现当代文学思潮与区域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与跨学科比较研究、古代文论等方向已经形成若干成就显著、特色突出的学术团队,近年来在国内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近五年来,本院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0项,承担省社科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中国语文》等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28部。

文学院拥有丰厚的办学资源,主办的学术刊物《古汉语研究》、《中国文学研究》是国内外发行的有影响的中文核心期刊,为我国学术的积累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图书馆分馆现拥有专业藏书7万余册,订阅国内外学术期刊180余种。中文系各类实验室多达1000平方米,拥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在2004年度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整体水平排名居全国第18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