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湖南科技学院有机催化合成研究所 |
释义 | 2000年9月,经学校领导批准,在化生系成立了有机催化合成研究室,2004年又更名为有机催化合成研究所。 概 述:主要成员有袁先友、张敏、林和成、周少敏和蒋小平五人,其中教授二人,副教授三人,硕士生二人,在读博士一人,在读硕士一人。已有硕士生导师1人,教授二人,在读博士2人,博士后1人,硕士生二人,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3人,已经形成了一支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的研究队伍。 有机催化研究所所长袁先友教授,博士,是首批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校级有机化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先后六次担任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参与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研究。 1997年以来与邵阳师专合作,主持了省教委资助的教改课题“师专化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该课题2002年获湖南省“九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了省级课题“师专化学专业素质教育与农村初中素质教育要求适应性研究”。1999年主持完成了湖南省教育厅立项课题“脱铝超稳Y沸石在精细有机合成中催化作用的研究”,对脱铝超稳Y沸石催化α一蒎烯的异构化反应、酸醇酯化反应、缩醛化反应、醇脱水反应等的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2002年主持了省教育厅重点资助课题“微波促进杂多酸催化合成精细有机化合物的研究”。2004年,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1994年以来,在国际权威刊物《J Am Oil Chem Soc》(《美国油脂化学家会志》)和《J Colloid Interface Sci 》(《胶体与界面科学杂志》(美))发表研究论文三篇,在《有机化学》、《催化学报》、《分子催化》、《应用化学》、《精细化工》、《精细石油化工》、《化学研究与应用》等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四十余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SCI收录论文四篇,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论文十五篇,被《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论文两篇,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论文一篇,被《中国石化文摘》收录论文5篇,被《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收录论文七篇。由于科研成绩突出,1997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三等奖,1998年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2001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并记二等功。 2004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研究所的宗旨研究方向和优势 研究所的宗旨:活跃学术氛围,形成科研团队,瞄准科学前沿,发挥综合学科优势,明确主攻方向,在有机催化(含生物催化)、有机合成和精细化工领域形成地方特色和学科特色。 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有机催化;有机合成;精细化工 研究所的优势:精细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合成,微波有机化学 研究所的已有的研究成果(出版的著作、课题、论文、专利、获奖) 承担或已经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教育厅重点课题1项;省科技厅课题1项;省教育厅一般课题5项;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3项;其它项目10余项。 在有机新反应、新方法、新试剂、反应机理的探索以及精细化学品的研制开发方面已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J Am Oil Chem Soc》(《美国油脂化学家会志》)和《J Colloid Interface Sci 》(《胶体与界面科学杂志》(美);《Materials Letters》,〈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Europe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Chemical Physical Letter〉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国外核心刊物20余篇,SCI收录30余篇,EI收录2篇),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 与外界学术交流及承办学术活动情况 1、聘请了湖南师大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尹笃林教授作本所的客座教授,多次来系讲学和指导本所教师的科研工作。 2、聘请了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徐伟箭教授来系讲学和指导本所教师的科研工作。 3、研究所成员经常出外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 可提供的相关研究业务及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意向 天然产物的提取及深加工,精细有机化工产品的合成,如香料香精的催化合成和深加工方法,地方富产资源松节油、山苍子油的深加工研究,有关产品的红外光谱检测和色谱分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