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琪 |
释义 | 历史人物[近现代]字二梅(?至一九一五),安徽桐城人。璋弟。工山水宗法四王,深得古人胎息。《海上墨林、清代画史补录》 河北电视台做主持人胡琪,女,回族。安徽明光人。1970年4月10日出生于保定市,1989年进入河北电视台做主持人,曾在河北电视台《万花丛》、《大家来欢乐》、中央电视台《欢聚一堂》和众多大型综艺晚会中担纲主持,她美丽开朗的形象令观众难忘。1999年荣获“河北广电十佳主持人”称号。2000年7月6日,胡琪在省四院被诊断患为神经纤维肉瘤,在第一次手术后,转为恶性肿瘤,此次手术后,胡琪继续主持河北电视台的《大家来欢乐》节目,直至春节前才因病情恶化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舞台。2001年10月7日凌晨1时20分,带着对这个世界深切的眷恋,胡琪离开了人世,年方31岁。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人物简介1957年11月生,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气象局特聘专家。 研究方向:气候变化、水文和水系统的响应 主要学术贡献1, 发现了中国中部(北方黄河流域、南方长江流域)的降水有一个世纪尺度的振荡(周期变化),而且该振荡起始于北方逐步向南方传播,进而影响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降水的增加,由此引发流域性洪水灾害,造成巨大社会经济财产损失。 在长江流域洪水研究中,发现除世纪尺度的降水变化使得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在1990s增加降水外,相应的夏季蒸发量却在减少,从而引发1990s的多次洪水。这项发现发表在 Climate Dynamics,Journal of Climate. 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引用。如:Marco Gemmer 发表在Theor. Appl. Climatol. 2004,2; Zbigniew W Kundzewicz发表在 Inter. J. Climatol., 2004,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2003. 2, 科学的论证了在辐射—对流体系中,如地球的大气系统,具有30-50 天的低频振荡。这个理论解释了观测到的30-60天积云和降水的振荡变化(尤其在热带大气中)。这项成果发表在 J. of Atmosphere Science。 3, 首次发现了北美中部降水变化具有显著的年代纪周期变化,同时科学论证了所发现的这个周期用于气候预测的可行性。此项研究发现已经广泛应用于美国中部地区气候预测研究和预报之中。这项成果发表在Bulletin of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J. Climate. 在J. Appl. Meteor.上很多学者均引用了这个发现。 4, 首次发现了ENSO对北美中部降水的影响是随时间变化,其变化具有年代纪周期。同时论证了为什么从Mexico来的底层气流并不总影响到美国中部夏季降水。这些发现改变了以往公认的ENSO总在影响美国中部降水传统观念,并提供了新的夏季降水洪涝预测方法。这项成果发表在J. Climate. Bull. Amer. Meteor. Soc. 并被广泛引用 (Hoffman, S;K.G. Hubbard, G.D. Lynne, 2004 Bull. Amer. Meteor. Soc)。 近期长江研究重点:长江流域水循环演变与旱涝灾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