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江平 |
释义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男,1972年出生于浙江东阳。 1994年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本科毕业,1997年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硕士毕业,2002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博士后研究, 2004-2008 年为普渡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2009年至今为普渡大学副教授。 现为普渡大学副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兼职杰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1)强关联电子系统理论(包括 铜氧化物超导材料的理论,低维量子强关联系统,量子霍尔效应 等);(2)铁基超导体的物性和机理;(3)多铁性材料的物性和机理; (4)自旋电子学和强自旋轨道结合体系的新物理 规律; (5) 冷原子系统的物理。 主要工作及成果提出了动量空间密度矩阵重正化群方法、转移矩阵重正化群方法、求解含时动力学问题的密度矩阵重正化群方法。 提出了解释高温超导体层间动力学出现反常的微观机制,发现和预言了高温超导c轴电阻、磁穿透深度、微波电导等一系列物理量的普适规律。提出了描述电子型高温超导体的两带模型。提出了求解Kitaev模型的最佳Majorana费米子表示,证明这个模型中量子相变可用拓扑型的弦序参量来刻画。 目前的研究课题及展望(1)合作提出高维量子霍尔效应,此成果开辟了凝聚态物理和高能物理结合的新领域并且对拓扑绝缘体和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研究打下了前期理论基础。(2)对SO(5)理论在铜5 9 氧化物超导体 的应用做了系统研究,受到广泛重视;(3)首先解释了铁基超导体里的结构和磁性相变的关联性和预言了基于t-J模型下铁基超导配对对称性。此研究奠定了强关联背景下的铁基超导体理论。(4)提出了全新的多铁性理论。(5)对强关联电子模型,高对称的冷原子系统模型 以及自旋电子学和强自旋轨道结合体系 的研究也取的多项重要成果。在正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 Science(1篇), Nature Physics(1篇),《物理评论快报》(PRL)15篇,总他引次数超过1500次,其中单篇最高超过 150次,11篇文章他引超过50次。H-index: 21. 多次被邀请在重要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 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毕业于郑州工学院电机系工业自动化专业,1988年中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工业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高级工程师。曾在化工部桂林橡胶设计院自控室、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院、河南省冶金设计院、河南思达电子有限公司设计部等单位任职,历任技术员、工程师、主任工程师等;1994年起任郑州辉煌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负责技术开发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2001年10月至2003年1月任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兼董事会秘书;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任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2004年4月至2008年8月任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2008年8月至今任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胡江平先生组织并参与开发研制成功了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客车空调发电车运行监测记录系统、汽车电喷发动机超声波清洗测试装置等产品;主持H系列智能负载、H系列蓄电池在线检测活化仪的研制;参与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和调车信号复示及站内调车安全监控系统的研制工作。荣获2003年首届“郑州市优秀IT青年”、2004年度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2003年12月被聘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质量管理协会副理事长。 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2000年、200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并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获复杂系统与控制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8在瑞典皇家工学院优化与系统理论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2008年至今在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工作。研究方向为复杂系统的数学建模与控制、传感器网络、多智能体系统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