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德定 |
释义 | 人物简介胡德定,男,汉族,1951年7月出生,河南邓州人,山东艺术学院调研员,山东艺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副研究员;济南市长清区政协委员;全国艺术院校后勤联席会理事长;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顾问;山东高校书法家协会理事。 胡德定酷爱民俗书法,2005年,山东艺术学院在长清建设新校区,胡德定为保存建设影像资料,在工作之中逐渐爱上了摄影艺术。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他借助艺术院校的有利条件,搏采众长,融会贯通,扎根民族土壤,吸收民俗文化,把中国传统书法表现手法与静态摄影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学院入驻新校区后,他沉下心来,用镜头记录着齐长城现状,用文字传承着齐鲁大地现代而又古老的文明,以他特有的视角观察着这个新区城市,用心记录着这个城市的变迁。 摄影风格对于更多的摄影爱好者来说,围绕风俗民情去作文章,留一份资料,是不屑一顾的事情,在这个小天地里何“鲜”之有,有何“贵”可拍?而胡德定却不这样认为,当初有风情民俗摄影动机时,胡德定就说:“长清的文化底蕴之深,名胜古迹之多,山水风景之秀,风土人情之美,是大自然给予长清的最好的恩赐,也是祖祖辈辈的长清人劳动创造的成果。长清有灵岩寺、五峰山、孝堂山郭氏墓石祠、齐长城遗址等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这些都共同构筑起了齐鲁大地独特的文化体系,价值厚重而深远;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一些地方对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致使一些地方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必须要系统地挖掘与传承,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须坚持不懈地去做。”在摄影采风过程中,胡德定把一腔热情浓缩于影像,用一个艺术家的眼光和手笔去发掘,虔诚地用实际行动去做着这份“民俗文化挖掘与传承”的摄影过程。 胡德定对齐鲁民俗风情艺术的追求,更大地表现在信念推动和毅力的坚持上。记得2007年8月29日那天,胡德定去了双泉乡齐长城遗址,去的时候,天阴沉沉的,当爬到山顶时,雨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别人劝说他回去,他坚持说:“既然来了,在雨中能拍下古长城也别有景致啊!”当时,他把雨伞只用来保护相机,拍摄完景物时,他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他看着雨中的古长城,联想到时代久远的战争硝烟和将士拼杀的场景,看着穿越了时空,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得意之作,满意的笑了。 2007年8月12日那天,当时天气非常炎热,他带着相机来到双泉乡大张村,对上水庵进行拍摄,并实地进行了考察了解,找到了85岁的村民刘善和老人,仔细地询问了上水庵的来龙去脉,为更好拍摄打下基础。随后他又顶着烈日,来到李庄村,对五眼井的传说进行了解,到高庄村对九顶莲花山的历史进行了解……他不顾天热与劳累,吃过午饭后,又到房庄村、后元村、邵家坝村等现有的旧址进行拍摄,一天时间就走了十几个村落,这对年青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位已经五十多岁的人来说,应该说是一种毅力的展示吧。正是这种沉下去的精神,成为胡德定的立志拍摄民俗风情的不竭动力。 人物评价胡德定是一个极富责任感的人,只要他认准的事,就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做好。他对摄影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犹如一位无疆的行者,倘有闲暇,就会游走于齐鲁大地的名胜古迹、乡镇农村……透过各地那情那景,那悠远隽永的传说,尽量地挖掘素材,更好地把过去、现在联系在一起,更好地传承延续。他对摄影艺术执着追求,经历了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理论知识的积累。 在摄影创作道路上探索一段时间后,他感到,单独追求华美的外在表现,容易使作品流于浅薄,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深入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才能产生寓意深刻、蕴藏丰富的作品。因此,几年来他坚持走纪实摄影的创作道路,把镜头对准社会现实生活,采用抓拍生活、捕捉生活中各种人物的真情实感、热情讴歌真善美。他的作品逐步形成了朴实无华、真实自然的艺术风格。面对胡德定的镜头与文字,相信,与其说从摄影的画面中看到齐鲁大地体韵双佳、形品皆优的生灵环境,不如说是摄影人对风情民俗进行了真实的再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