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
释义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教发199926号)批准建立的一所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院是由漯河大学与漯河职工大学合并转制而成。学院实行的是由河南省教育厅、漯河市政府领导管理,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 主管部门:河南省教育厅 学校类型:工科 学校简介学院是由漯河大学(包含漯河广播电视大学、漯河市工业学校和漯河市第一职业高中)与始建于1983年的漯河职工大学合并转制而成,英文全称是:The Tahe River occupation Tec。2000年10月,河南省乡镇企业中专并入本院,2002年5月,全国规模最大、河南省惟一的一所专业艺术师范--漯河艺术师范学校并入本院。目前,学院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实用性高等技术专门人才,同时还承担着电大、成人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 学院融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会培训为一体,形成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学院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学院坐落在河南省漯河市双龙文景区大学路中段,占地580 亩,建筑面积31余万平方米,各类固定资产总值1.81亿元。现有教职工797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35人,“双师素质”教师217人。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学院建有数控技术、机电CAM、高频电路、通信原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服装CAD、建筑CAD、全数字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等一流专业实验室近60个,综合计算机中心大楼、工科实训大楼、语音大楼、音乐楼、美术馆各1栋,教学楼8栋,宿舍楼12栋,大型餐厅3个,图书馆1栋,藏书88.67万册,电子期刊400种,电子图书20.50万册。建有千兆校园网,以DDN专线的形式接入国际互联网。校内教学、生活设施齐全,环境幽美,校外沙澧河环绕,景色怡人,交通便利。学院先后被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建设厅、河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中共漯河市委等授予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窗口学校、文明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卫生先进单位等160多项荣誉称号。 专业设置学院有12个教学系部:机电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经济贸易与管理系、轻工系、建筑工程系、外语系、社会发展系、美术系、音乐系、基础部、成人教育部、中专部。开设有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制冷与冷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监理、环境艺术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服装设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连锁经营与管理、酒店管理、商务英语、涉外旅游、物流管理、商务管理、应用英语、文秘、多媒体设计与制作、雕塑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摄影摄像技术、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共34个专业。其中有两个省级改革试点专业、四个校级改革试点专业、九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高职类专科开设专业主要有40多个: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多媒体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及应用、电子信息工程、财会电算化、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工程、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建筑装饰、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概预算与监理、商务英语、旅游与酒店管理、文秘与办公自动化、高级护理、小学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学前教育、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摄影、装潢艺术设计。其中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市场营销为我院重点专业。 成人教育类本、专科(含开放教育、电大注册视听生)现开设专业11个。其中,本科层次有:会计学、法学、金融、工商行政管理、计算机应用。专科层次有:法律、会计电算化、小教师资、人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高级护理、金融、汉语言文学、计算机应用。 学校构建党委书记王为民 男,汉族,1956年4月生,河南漯河人,在职研究生。历任郾城县教育局干部,郾城县委办公室干事、政研室副主任,漯河市委办公室第二秘书科科长、副主任,漯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正县级组织员,漯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党组书记兼局长。思路清晰,富有创新精神。熟悉党务工作,实际工作经验丰富。 院长李五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完成省级科研项目4项,编写教材多部、学术论文30余篇。2001年12月到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担任院长以来,积极研究探索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确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想,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建设师资队伍、完善基础设施,使学院办学实力大大增强,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大幅度提升,为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学院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获得省、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5年8月,荣获“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称号。 常务副院长顾文明,副教授,教育学硕士,兼漯河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漯河市社科联副主席。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专著5部,获省、市级教学科研成果多项。是漯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曾担任原郾城县政协常委、市人大代表。先后获得“漯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河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多项。2000年8月任现职。主持学院人事、教学、科研工作,分管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外事处、成教部、学报编辑部、图书馆、督导室、计算机中心、网管中心。 副院长张胜,副教授,管理硕士,漯河市科技创新带头人,全国高职高专生物技术类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生物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专著4部,多次获地厅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项。2005年8月任现职。曾受到省、市教育部门的多次表彰。主持学院学管、招生、就业工作,分管学生处、招生处、就业指导处、协管团委。 副院长吴玉堂,本科学历,讲师。一直从事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工作,经验丰富,多次被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2005年8月任现职。主持学院后勤工作,分管总务处、财务处、实业总公司、保卫科、饮食服务中心,兼管监察审计处。 工会主席朱晓红,副教授,管理学硕士、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读博士,多年来从事教育教学、行政、学生管理工作。发表论文7篇,著作1部,工作经验丰富,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表彰。2009年12月任现职。主持学院工会、计生、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分管工会办。 纪委书记薛存心,男,在职研究生,讲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表彰。发表论文数篇,著作两部。2007年6月任现职。 办学理念学院坚持以“创新、竞争、发展”为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和课程建设力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科研管理,着力突出高职特色。2004年,作为河南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第一家试点单位,学院顺利通过评估,并被确定为优秀格次。 对外交流学院坚持不懈地实施开放办学,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已与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高校与教育机构建立了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的友好关系。 基础建设学院高度重视实验室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学院先后投入2000万元资金用于购买仪器设备。学院拥有教学仪器设备6912台/件,总值4364万元。2005年,学院投资1700万元,建成了一栋建筑总面积为11676㎡的综合实训大楼。还投入近500万元资金,建成了建筑总面积1200㎡的校内机加工实训基地。学院注重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先后建立了包括双汇集团、银鸽集团、南街村集团、杉杉集团、钱江集团、青岛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在内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5个。为确保学生专业技能达标,提高综合素质,学院还建立了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实行多种岗位资格证书制度,组织全院学生参加专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 学院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大力推行“双百工程”、“教授工程”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鼓励支持优秀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博学位,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加强在产业一线实践锻炼。已经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6人,正在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教师120多人。学院逐步建立起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骨干队伍,取得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连续六年被授予“漯河市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仅2004、2005两年,学院就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61项,编著教材82部,在CN级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71篇。 学院致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办了拥有国内统一刊号的《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和《漯河职院报》 ,还编印有《漯职院通讯》 、 《机电动态》 、 《漯职院青年》等校内刊物10多种;成立有各种学生社团组织23个,使学生能一展所长,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所获荣誉学院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积极开展的“订单培养”,已先后与双汇集团、银鸽公司、奥克集团、中国移动漯河分公司、河南省天运科技公司、漯河网通公司、杉杉集团、世林(漯河)冶金设备公司、钱江集团、北大青鸟、三星电脑公司、奇瑞集团、上海市昂立教育集团公司等国内100多家实力企业建立了长期订单培养关系和联合办学意向。订单培养学生人数每年均超过1200人。学院的“订单培养”模式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国教育报》 、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大河报》 、 《教育时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都对此加以报道。国家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4年河南省高教工作会议上对学院的“订单培养”给予高度赞扬。2005年4月,在首届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实力评估公投活动中,学院荣获“中国十大特色高职院校”荣誉称号,院党委书记陈黎东荣获“中国职业教育创新奖”。2005年8月,院长李五聚荣获“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称号。2006年5月,学院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人事厅等七部门表彰的“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6年6月,荣获“河南省最具特色的十大职业院校”称誉。2007年1月,院长李五聚教授荣获“全国杰出教育家”称号。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原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等先后来学院视察,对学院的办学模式及发展方向给予高度评价。 学院高度重视招生就业工作,不断探索新的订单培养、实习、就业三位一体的合作办学模式,建立起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就业网络。学院主动和企业联系,推荐学生到“双汇”、“银鸽”等大型上市企业就业,就业率年均达96%以上。就业工作连续多年处于河南省同类院校领先地位,连续六年三次荣获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带动招生,招生计划、录取人数、报到人数始终位居河南省同类院校前列,连年获得全省招生工作先进单位。 发展目标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了整体改革思路和长远规划。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核心,以创办特色教育为目标,立足河南,辐射全国”的办学思路,求实创新,开拓拼搏,力争早日实现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总体目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