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承霖 |
释义 | 胡承霖, 1929年12月出生于安徽合肥,1952年5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农学专业,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1953年毕业留校,1978年调到安徽农业大学继续从事小麦栽培学教学与科研工作。1985年受聘为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他主持的项目先后获省科技进步奖、省星火奖、省农村科技进步奖等。他主编的《安徽小麦》、《安徽麦作学》等专著,是指导安徽省小麦生产的权威著作。 中文名:胡承霖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合肥 出生日期:1929年12月 职业:安徽农业大学教授 毕业院校:南京农学院农学专业 主要成就:《安徽麦作学》等专著 代表作品:《安徽小麦》、《安徽麦作学》等 人物简介胡承霖, 1929年12月出生于安徽合肥,1952年5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农学专业,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1953年毕业留校,1978年调到安徽农业大学继续从事小麦栽培学教学与科研工作。1985年受聘为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他主持的项目先后获省科技进步奖、省星火奖、省农村科技进步奖等。他主编的《安徽小麦》、《安徽麦作学》等专著,是指导我省小麦生产的权威著作。 成就及荣誉主持的项目先后获省科技进步奖、省星火奖、省农村科技进步奖等。他主编的《安徽小麦》、《安徽麦作学》等专著,是指导我省小麦生产的权威著作。2007年,农业部授予其“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荣誉称号;2010年皖北地区农技人员和多位农民集体上书省政府为他请功,当年9月,省政府授予胡承霖教授小麦高产攻关特别贡献奖。 主要事迹终身从事小麦生产研究工作,现为安徽省高产攻关专家组副组长。由他倡导并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得到了国务院、农业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1995年退休后,他仍致力于小麦高产的事业,于2005年致信赵树丛副省长,建议开展小麦高产攻关计划,并始终奋斗在小麦高产攻关的第一线。在多方努力下,辛勤的胡教授终于“采得百花成蜂蜜”。2006年,安徽全省小麦总产达193.4亿斤,比上年净增长31.8亿斤,增幅达19.7%,单产首次突破600斤,单产、总产双超历史最高纪录,带动全省农民人均增收74元。2007年,在遭遇严重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小麦平均亩产达640斤,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总产209.6亿斤,比上年又增长9.6亿斤。2009年,小麦单产333.2公斤、总产235.4亿斤,比2005年总产161.6亿增加了46%。2010年,皖北涡阳县180万亩农田更是实现了亩产千斤的目标。 今年全省小麦实现增收16亿元,拉动农民人均增收32元。胡承霖教授还先后主持三个重大课题的研究:主持小麦区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主持黄淮海吨粮田技术研究;主持小麦重穗型高产配套技术研究。为安徽小麦高产栽培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2007年,农业部授予其“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荣誉称号;2010年,省政府授予其小麦高产攻关特别贡献奖。省委张宝顺书记批示:对胡承霖教授不仅要表彰,而且要宣传,他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榜样。 胡承霖精神胡承霖教授是安徽农业大学“走大别山道路服务‘三农’事业”的典型代表,在他身上充分展现了农大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献身‘三农’”的优良传统,充分体现了他心系“三农”、造福农民的优秀品格;扎根田头、创新攻关的科学精神;无私奉献、终身奋斗的崇高境界。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汪青松将胡承霖教授的精神概括为三点:一是长期坚持田间地头,服务三农的奉献精神;二是率领团队,刻苦攻关的科学精神;三是坚持走大别山道路的创业精神。胡承霖教授是社会服务、服务三农、科教兴农及产学研结合的典型、典范。去年,农大给胡承霖教授颁发了“社会服务特别贡献奖”。目前,学校上下正掀起一股学习胡承霖教授的热潮。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及全体师生员工以胡承霖同志为榜样,立足本职,踏实工作,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不断拓展和延伸“大别山道路”,为扎实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为加快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胡承霖教授事迹传播开后,安徽农业大学的大学生们也深受感动、备受鼓舞。该校大三学生孙雪在谈到胡承霖教授的先进事迹时表示,作为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应学习胡承霖教授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心系三农、创新攻关的精神,在学习活动中立足学生实际,立足专业实际,从实际做起,从现在做起,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升服务农村、造福农民的业务技能,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有人说,他是一个权威专家,为全国和安徽的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但胡承霖自己说,他只是一个平常的耕耘者,一个忠实的粮田守望者。50多年如一日,胡承霖先后主持三个重大课题的研究,穷毕生精力研究粮食增产技术。那么,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支撑着他,让他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三农”事业?用胡承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情结,更是一个党员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胡教授这样说到: “因为我是学农出身的,一直以来都是与农民打交道的。虽然退休了,我跟农业的感情没有断。农民的生活条件还不是很富裕,他们的劳动报酬还不算高。我们只有把农民粮食产量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增加,才可以给他们增加收入。另外我们做这些科学研究也证明了安徽的气候资源、土壤资源有很多还没有发挥出来。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有59年的党龄。我一直尊重这样一个看法:党员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不能因为退休了,党员也退了。而且共产党员应该永远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线。我的身体条件还可以,到农村没有问题,所以我必须要到一线去。” 胡承霖教授也希望更多的师生能够走出校园,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将理论融入实际,把先进科学技术转换为直接生产力,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三农”。 一个人做一两件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并不难,难的是一生都在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胡承霖教授就是这样践行着一个科技工作者的理想和信念。目前,我省第二轮小麦高产攻关计划已开始实施,这位耄耋老人又一次整装待发,为了大地的丰收继续奋斗着。 社会评价学习先进事迹精神 争做党员先锋楷模六年前,农业科技专家胡承霖在76岁高龄的时候,因担忧国家粮食安全,毅然上书省长,请缨出征,倡议和参与沿淮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攻关。回良玉副总理盛赞他为国家粮食增产、为农民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 胡承霖的作为,不仅实现了农业科研工作的新突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小麦生产的奇迹,而且,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新榜样。作为一名有着59年党龄的老同志,胡承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分忧,造福农民。 古人道:人生七十古来稀,颐养八旬何可期?而胡承霖以耄耋之年,长年累月进乡村、走田头,一张车票来,一张车票走,手把手指导农民种麦,这种行为令人敬重,这种精神值得学习。 学习胡承霖,就是要学习他心系“三农”、造福农民的优秀品格,就是要学习他扎根田头、创新攻关的科学精神,就是要学习他无私奉献、终身奋斗的崇高境界。广大“三农”工作者,特别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学习胡承霖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在举国描绘“十二五”宏伟蓝图中,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实际,扑下身子,心系基层,心系群众,留下属于人民也属于自己的亮丽一笔。 古树参天,鸟语花香。4月2日,胡承霖教授骑着自行车,在安徽农业大学的校园里匆匆而过,后座驮着一袋大米。看到他满脸红晕、身手敏捷,人们不会想到他已82岁高龄,更不会想到他是一个忠实的麦田守望者,他用毕生的精力,以田野为黑板,把麦田当课堂,书写了中国小麦优质高产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上书省长建言小麦高产攻关,回答“谁来养活中国人” 1997年我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之后,开始“扩经压粮”,大规模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998年到2003年,全国粮食作物面积逐渐收缩,总产量持续徘徊,到2003年,库存创26年来最低,小麦总产下降720亿斤。 其实在此之前,国内外关于粮食的议论已经开始,美国人布朗甚至抛出“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沉重命题。 与粮食作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胡承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时候粮食主产省安徽的小麦产量也持续下滑,1997年单产还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公斤,到2005年却降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下10公斤。 小麦是安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沿淮淮北地区的“当家品种”。抓好小麦生产,既关乎粮食产量的增加,又关系到农民的增收问题。 2005年4月的一天,一封3600多字的长信摆到了安徽省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副省长赵树丛的办公桌上。这封信的作者就是退休已十载、时年76岁的胡承霖,信中谈了他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担忧,建议在安徽小麦主产区开展小麦高产攻关,同时附上了一份“安徽小麦5年增产50亿斤”的攻关方案。 胡承霖在信中写道:“由于安徽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条件特殊,小麦生产经常遭受北旱南涝、冬春低温霜冻、冰雹、龙卷风、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及多种病虫危害。只有在主攻单产上下功夫,才能实现小麦的稳产高产。”他从改善麦田水利基础设施、推广良种良法、加强技术培训、建立高产示范样板等多个方面对攻关目标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说的是实话,分析的是实情,建议很充实,措施很实际。”刚到省政府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不久,正在思考如何促进安徽粮食生产上台阶的赵树丛,一口气读完这封长信,迅即做出批示:“胡教授的意见很重要!我省要保证粮食总产在500亿斤的基础上稳定增长,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在主攻单产上下功夫,在科学种田上做文章,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抓投入。” 那年6月27日,是古城合肥入夏以后最热的一天,比天气更热的是安徽省小麦高产攻关专家论证会。会议由赵树丛主持,安徽省农委、农业大学、农科院、农机、植保、农技推广、气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一起对小麦高产攻关方案进行论证,共同谋划小麦高产攻关的蓝图,大家一致认为用提高单产的办法,五年实现安徽小麦增产50亿斤,不仅有可能,而且有把握。 经过充分论证后,省政府研究决定,“小麦高产攻关”列入“十一五”规划,在全省麦区开展为期五年的高产攻关活动。省政府成立了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组,赵树丛是组长,胡承霖任副组长,具体研究和部署小麦高产攻关事宜。 从2005年秋种开始,一场以“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全面提高小麦生产水平”的农业生产大会战,在安徽亳州、宿州、蚌埠、淮北、阜阳、淮南、滁州、六安、合肥等9个小麦主产市拉开了帷幕。 一心扑在小麦田里,就是为了改变农民“大播量”“一炮轰”等传统种植习惯 “让13亿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让广大农民过上富裕的日子,是农业科技人员肩负的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有着59年党龄的胡承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胡承霖是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长期从事小麦栽培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几十年来,他跑遍了江淮大地,对麦产区的土壤、墒情、肥力、农民种植习惯等了如指掌。1985年他就被聘任为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并任安徽省小麦专家顾问组组长。“吨粮田开发”、“四五六”攻关、“安徽小麦”……他主持的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和编写的一系列著作,为安徽小麦高产栽培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他说:“安徽小麦单产之所以长期徘徊,是因为播量大、行距窄、‘一炮轰’施肥、品种和播期不协调、整地质量不高、灌溉方法落后等原因造成的。这些不科学的种植习惯不仅加大成本,不利于麦苗生长,而且容易造成后期倒伏,影响产量。”为此,“小麦高产攻关”启动后,“上足了发条”的胡承霖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农民长期固守的种植习惯。 涡阳是皖北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小麦生产大县,常年小麦种植面积180万亩,由于地处黄淮地区最南端,小麦生产的气候条件相对较差,平均单产一直徘徊在700斤左右。胡承霖的第一个高产攻关示范点就选定在这里,并设定了全县亩产超1000斤的目标。他说:“小麦千斤县在这个纬度上从来没有过,在这里搞出一个千斤县来,虽然困难很大,但极有示范推广价值。” 从此,他成了涡阳的“常客”。各乡镇相继建起示范片、示范方、示范田块,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从楚店到新兴,从高炉到店集,从陈大到青疃,都留下了他劳碌的身影。 2009年冬天,淮北气温比常年低得多,导致麦苗生长不足。胡承霖提出用分次施肥的方法来解决,新兴镇种粮大户刘彪认为“老规矩不敢破,麦子毁了当年穷”,不能眼看着麦田减产。胡承霖提出跟他签“赔偿协议”,如果麦子少收,就按最高市场价赔他钱。刘彪被胡承霖的决心打动了,按照他提出的方法施肥,亩产比往年高出200多斤。 一次,胡承霖给农民讲解科学播种的好处,要求把播种量从每亩40多斤减到18斤。村民们更相信祖辈留下来的口诀:“宁愿多下种,不能等到苗少捶心口。”有一个村民碍于情面,白天播了18斤麦种,夜里又偷偷溜回地里,补播了17斤种子。结果到麦收时,他傻了眼,由于麦苗过密,造成后期倒伏,亩产只有700斤,而按照胡承霖要求种的小麦,亩产达到1100多斤。 胡承霖深知农民是最讲究实际的,所以除了在课堂上一遍遍苦口婆心地讲解,在田头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给农民示范外,他铆足劲在示范片上下功夫,就是要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让农民对科学种田的道理口服心服,自觉自愿地改变传统种植方式,按照科学的方法种植小麦。 高炉镇陆杨村是胡承霖的试验点之一,攻关方案实施第一年,就取得了明显效果。村支书巩向海说:“按照胡老师的指导,现在村里1.5万亩麦田全部实现统一深耕,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植保,统一收割,攻关第一年就达到800多斤,现在最好的田块能达到1400斤,比以前翻一番还要多,过去连想都不敢想。” 农民孙子富说:“胡老师总对我们讲,如果不科学种田,成本大,收益低。科学种田,成本小,收益大。现在一亩地种子省15斤,肥料钱省20元,成本能降几十块,我们合作社1600多亩地,不算增产的效益,光成本就能节省好几万。” 为了有效控制播量,除了讲解示范,胡承霖还动脑筋想办法,从农业机械入手,把原来播种机的7个耧腿去掉一个,使亩播种量降低10斤,仅此一项技术的推广,每年为安徽全省麦区农民节约成本3亿元以上。 在胡承霖的指导下,涡阳县的高产示范点亩产达1478斤,创造了同纬度全国小麦高产纪录,并于2010年实现了全县180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超千斤的目标。 他像个魔术师,在皖北大地创造一个又一个高产奇迹 2005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利辛县冻害肆虐,“新麦18”面临严重威胁,老百姓望天兴叹无计可施,以为要绝收了。就在这个时候,利辛县农技中心主任张继林参加皖北地区小麦苗情调度会,第一次见到来讲课的胡承霖。他心急如焚地上前拉住胡教授:“能到我们那看看不?”“好啊,我正想去看看呢!”讲座一结束胡教授就跟着张继林来到利辛。 在纪王场乡,胡教授深一脚浅一脚,从这块田到那块田,反复查看苗情和墒情。农民们听说省里的专家来了,都赶了过来。一位农民眼泪巴巴地说:“我一家老小的口粮就靠这些麦子了,你看还有没有救?”胡教授说:“大家别灰心,天气一回暖立即浇水施肥,水肥齐攻。”“方子”还真灵,第二年夏收时,“绝收地”平均一亩打出了610斤麦子。从那以后,利辛农民送他个雅号“胡麦神”。 2006年灵璧县持续秋旱近两个月,小麦播种期拉长,地里的麦苗小而弱。冯庙镇农民张修齐说:“这样的弱苗会造成大幅度减产,当时大家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就在这个时候,胡老师又来了。他告诉我们早施返青肥,有利于立春后快速起身,每亩能增产100斤以上,到拔节时再普施拔节肥,同时做好病虫草害防治,一定能有好收成。”按照胡老师提出的方法抓田管,麦苗慢慢返青了,弱苗转壮了,这一年小麦喜获丰收。 “胡老师说,麦苗跟小孩一样,要注意长得健不健康,达不达标准,没有达标想什么办法补救。以前我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脑里一片空白,现在有了应对措施。”蒙城县白杨林场场长乔长伟说,“胡老师来了之后,示范片的产量让农民服了,小麦亩产大幅提高。特别是2008年冬春大旱,在那种情况下,小麦亩产达到1318斤。虽然我们这里一直是统一种植、统一收获,但这么高的产量,以前是不敢想的。” 连续几年,胡承霖指导创建的高产示范田块单产水平不断突破历史,已从亩产1000斤以上,进入1200斤、1300斤、1400斤以上。在胡承霖等一大批农业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级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安徽五年小麦高产攻关取得了累累硕果。 据国家统计局安徽农调队统计,高产攻关第一年,安徽小麦总产达207.8亿斤,比上年净增长46.2亿斤,增幅达28.6%,增幅位居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首位。全省麦区平均单产首次突破600斤,单产、总产双超历史最高纪录。2007年,在遭遇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小麦平均亩产仍达636斤,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08、2009、2010年又连年单产创新高,尤其是2010年在低温阴雨等不利天气情况下,单产达到680斤,总产仍达241.3亿斤。“十一五”期间小麦增产79.7亿斤,远远超过了当初设定的50亿斤目标。 安徽小麦单产连创历史新高,成为全国小麦单产、总产增幅最快的省份。“十一五”期间安徽全省粮食总产从500亿斤增加到600亿斤以上,带动了农民收入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十一五”年均增幅居全国第一。 “越是气候不好,咱们搞农业技术的越是要下到田里去。风不调,雨不顺,正是需要技术的时候。”胡承霖每年抓十几个示范点,带动一大片。然后再换点,再带动。不管刮风下雨,不管冰天雪地,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皖北的小麦田。他以常人少有的热情和毅力,全心投入到他热爱的事业之中。 八十岁的年龄,四十岁的干劲胡承霖指导的蚌埠、亳州、涡阳、 蒙城等市县任何一个攻关示范点,离省城合肥都有几百公里的路程。每次下乡示范指导、讲课培训,省里有关部门和安徽农业大学都主动要给他派车,但是胡承霖从没有接受过。他说:“一个人坐着小车下去,还要有一个专职驾驶员,兴师动众的,没有必要,我坐长途汽车下去简单省事。” 为了争取时间多看一些点,胡承霖几乎每次都赶6点钟的早班车。这样他就得天不亮起床,然后带着手电筒赶往汽车站。坐的次数多了,司机和售票员渐渐跟他熟络了。当知道这个老人是帮他们本地农民致富的,都钦佩不已,即使他最后一个上车,也会在前排给他留个好位置。 一般情况下,胡承霖要颠簸四五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有时遇到半路搭车载客的情况,时间就更长。因此,每次出发前他都往手提包里放一些饼干、鸡蛋等干粮,如果错过饭点,他便就着车上提供的热水吃“午饭”。当地农口干部很多都是胡承霖的学生,听说他来都想等他吃饭,但他从来不愿给大家添麻烦。 在人们的眼里,像他这样一个全国一流的小麦栽培教学和科研专家,应该享受较高的工作和生活待遇。但他从来不摆专家的架子,不管到哪里,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把事情干好。出差:一张车票来,一张车票走;就餐:不吸烟不喝酒,一顿饭两三个菜;住宿:要求也很低,每次都捡便宜的旅店住。涡阳县住宿条件差,但他恰恰去的次数最多。一次,他去亳州进行高产攻关技术指导,有关部门将他安排在一家条件舒适的大酒店。当得知一晚房费要200多元,他立即要求搬走,最后,接待单位将他安排在了农技中心招待所住宿。 “在高产攻关活动中,胡老师有‘三盯’不放松。一是盯住技术不放,从耕地深度、施肥量到播种量、播种行距等每一个细节,他都亲自把关,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位;二是盯住人不放,主要针对技术骨干和种粮大户等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地培训指导;三是盯住时间不放,在小麦生产的关键季节、关键环节,胡老师总会不请自来,及时出现在田头。”涡阳县农委副主任柴从波说。 “我们这块高产创建示范田,记不得胡老师来过多少次了。去年9月,天气炎热,胡老师来进行土壤监测,看什么时候收玉米最合适,可以为小麦腾茬。他在玉米地里穿来穿去,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村民都觉得他不像教授,更像农民。”利辛县望疃镇汪大村党总支部书记汪允波随手从田里拔起一棵麦苗,回过头来对记者说,今年这样大旱,要不是胡老师的指导,还不知道苗子长成啥样呢! “我们这每块地的品种、播量、田管,他都了如指掌,哪块地长得好坏、分蘖情况如何他也清楚得很。”涡阳县城东镇盛庄村书记盛成山说,“胡老师岁数那么大,工资收入也不低,大冬天那么冷,他一趟趟地来地里遭罪,他图啥呀?” 他图啥?“如果不是关心国家粮食安全,不是对农业和农民有深厚感情,一个80多岁的老人,哪来这么大的干劲!”柴从波一语道出了胡承霖的动力来源。 “搞了一辈子粮食,我的一切都要和小麦增产、农业丰收绑在一起” 亳州市农科所副所长刘为民向 记者介绍,胡承霖下乡常用的手提包里,除了手电筒、干粮外,常备的还有一把小铲子和一个很厚的旧电话本,小铲子方便他随时随地查看土壤墒情、麦苗根系。蓝色的电话本用得已经很破旧了,上面密密麻麻记了几百个农民的电话和地址。这些农民都是因为遇到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曾向他求教过的。每次胡教授给这些农民开出“药方”后,接着就跟他们索要电话和地址,回到合肥后,隔三差五就给这些农民打电话询问情况,要是实在忙不过来,他也会叮嘱地方农技人员代为了解情况。 “胡老师对小麦生产有感情、有热情,更有一股子使不完的闯劲。有时候我们年轻人都不敢想的事,他敢想,我们觉得不可能的事他去做并把它变为现实。”一直和胡承霖一起搞小麦高产攻关的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马传喜说,“宿州夹沟农场小麦亩产达到1204斤时,我们当时都觉得产量已经很高了。但他不满足,提出要搞万亩示范田,结果均产达到1280斤,2010年达1400多斤。这个产量大家觉得很好了,可他又提出要在涡阳搞‘千斤县’。这是我们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因为‘千斤县’在这个纬度上从来没有过。现在‘千斤县’搞成了,他又提出要搞‘千斤市’……” 在亳州搞“千斤市”的决定,产生于2010年3月,省里在涡阳召开小麦田管会议。当时安徽正大力推动皖江工业区、沿江城市工业带的建设,这个话题也成为饭桌上大家谈论的一个热点。胡承霖把话题一转,问亳州市委书记方春明:“如果今年涡阳‘千斤县’实现了,明年搞‘千斤市’怎么样?”胡承霖的想法一出,立刻得到了方春明的响应。如 今,“千斤市”的计划已经出炉,计划2013年实现目标。 在亳州市下辖的涡阳、利辛、蒙城、谯城4县区中,利辛县的小麦生产基础相对差些,离亩产千斤还差102斤。去年秋种前,胡承霖专门跑到利辛去做培训动员,当时参加培训的包括县委书记、县长在内的村以上干部和农技人员共500多人,政府礼堂坐不下那么多人,为了搞好培训,县里特地包了大戏院听胡教授讲课。 几年来,胡承霖累计为各地培训小麦技术骨干2800余人次,为农民群众举办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80多场次。在秋播、春管、夏收的关键时节,他还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不间断地向农民朋友宣讲技术要领。 胡承霖清晰地记得回良玉副总理在蒙城县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点考察时,对他说的话:“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主要靠提高单产,要提高单产必须依靠科技,依靠科技就要依靠你们科技专家。谢谢你,你为粮食生产为农民增收,做出了大贡献。” 胡承霖更记得60年前,在鲜艳的党旗前举起右手的那个神圣时刻:“我要兑现入党时的承诺,虽然退休了,但是党员不退休!搞了一辈子粮食,我的一切都和小麦增产、农业丰收绑在一起了。” “一辈子跟小麦打交道,离开麦田我一身不自在” 正是有了立足岗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国家粮食安全奋斗终身的决心,胡承霖的心始终和农民在一起,始终和田里的小麦在一起。 胡承霖的两个女儿都在美国定居,多年来一直希望他到国外安度晚年,但他说:“我一辈子跟小麦打 交道,离开小麦田我一身不自在。我的身体还很好,愿意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多做点实事。” 1997年赴美探亲,是他仅有的一次美国之行。他说:“两个女儿都很孝顺,外孙也入了美国籍。我老伴有时会去看看,我去过一次,在那边没有事情做,急死了,当时惦记正在进行的‘吨粮田’增产计划,签证没有到期我就提前跑回来了。” 对胡承霖来说,他的生活就是以麦子为中心,其他都显得不重要。老伴也知道他这个性格,给予了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2009年中秋节,省里在涡阳县召开会议,研究布置秋种工作。当时他的女儿、女婿刚好回国探亲准备到合肥过中秋节,胡承霖毅然放弃了一家人团聚的机会,照例起早乘车赶往涡阳。 会议结束后,胡承霖又留下来看几个示范点的秋种准备工作。在涡阳的每一天,胡教授都会接到老伴的电话,想让他尽快回家和女儿、女婿见个面。10月8日,胡教授的爱人打电话哽咽着说:“你如果再不回家,女儿、女婿就要回国了,下次见面还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 由于注意锻炼,又长期在农村一线奔波,胡承霖身体很好且很少生病。82年来,他仅在2007年5月住过一次医院。当时省科技厅搞“粮丰工程”,请他做顾问,从5月4日开始,他便和年轻专家一起去七八个县挨个测产,连续工作了五六天,节奏很快,接下来又到阜阳、蚌埠、滁州等地参加省农委组织的品种展示现场会,现场会结束后,他又开始在各地进行高产验收,这期间没有休息一天。5月27日回到合肥 参加学校统一体检,发现他的转氨酶比正常指标高出10多倍。医生建议他立即住院,进行全面诊断。而当时正值“龙口夺粮”的当口上,胡承霖又是高产创建验收组组长,“验收测产是件严肃的事情,要将水分、杂质都去掉,小麦产量究竟有多少,要有科学的数据。”为了防止不科学、不严谨、不严格的情况发生,胡承霖打定主意必须场场到,看病的事被放到了一边。 就这样,虽然身体已感不适,但胡承霖还是默默地回到田里,没让任何人知道。坚持测产完成后,胡教授感到实在难受,回到合肥便到医院检查,一验血转氨酶指标已经升到600多。给他看病的医生吓了一跳,随即安排他住院。经确诊,胡教授因劳累过度得了急性肝损伤。他的学生、安徽省农委主任张华建看望他时,第一句话就说:“胡老师,您这个病是为我们累出来的。” 胡承霖这一病,医生说至少需要住院三个月。即使在病床上,他心里想的仍然是一组组小麦生产的数据,召集专家组成员们开会,探讨的依旧是如何实现高产高产再高产的目标。因为惦记省里还有个小麦专家组会,会上他还要做汇报,没有住满一个月他就提前出院了。 最近,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过去五年安徽粮食总产净增100亿斤,其中小麦增产幅度最大,占同期全国小麦增产总量的1/4。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285元,比上年增长17.3%,增幅位居中部省份第一。胡承霖同志功不可没,他为提高安徽粮食产量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楷模。 一辈子和小麦增产绑在一起“80多岁的年龄,40来岁的干劲。”皖北农民如此评价安徽农业大学老教授胡承霖,并亲切地称他为“泥腿子教授”。2010年皖北地区农技人员和多位农民集体上书省政府为他请功,当年9月,省政府授予胡承霖教授小麦高产攻关特别贡献奖。 “越是气候不好,咱们搞农业技术的越是要下到田里去。风不调,雨不顺,正是需要技术的时候。”一到小麦生长关键时期,不管刮风下雨,冰天雪地,还是少雨干旱,胡承霖总会准时出现在皖北的麦田里。他说,“虽然退休了,但是党员不退休!搞了一辈子粮食,我的一切已和小麦增产、农业丰收绑在一起了。”今年春节前后两个月内,他就先后8次从合肥坐公共汽车到皖北受旱地区,指导当地农民科学抗旱保苗。 田野“写”论文 绘成5年增产近80亿斤的丰收图 坚持把论文写在田野上的胡承霖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1985年受聘为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1995年退休。退休后,他始终奔走在实验室和乡间田野。“如何让农民过上富裕的日子,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情结,更是一个党员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胡承霖说。 1998年到2003年,我国小麦处于低产期,种植面积下滑,粮食库存量连续走低,国际上甚至出现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质疑声音。到2005年,安徽小麦单产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公斤。胡承霖教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大播量、一炮轰施底肥、品种和播期不协调是安徽小麦生产之所以徘徊不前的三大障碍,靠天收的粗放种植方式是限制安徽小麦单产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原因。”2005年4月,76岁高龄的胡承霖给省领导写信,附上一份3600多字的方案,推广良种良法等关键技术,提高小麦单产,实现5年增产50亿斤,倡议在全省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 省领导掂出了这封长信的分量。当年秋种季节,一场小麦高产攻关战役在安徽大地开启,胡承霖被聘为专家组副组长。从耕地深度、施肥量到播种量、播种行距等每一个细节,胡承霖亲自培训、把关。涡阳县高炉镇陆杨村是胡承霖选的第一个高产攻关试验点,村民巩效武感受颇深:“2005年秋种,胡教授第一次来村里讲课,清晨5点多就到了村部会场,比群众到得还早。”几年来,胡承霖累计为各地培训小麦技术骨干2800余人次,举办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80多场次。 陆杨村党支部书记巩向海告诉记者,“以前,最好的田块一亩地最高300公斤,现在,最好的有710多公斤。”据统计,2006年,全省小麦总产比上年净增15.9亿公斤,增幅19.7%,单产突破300公斤,带动全省农民人均增收74元;到2010年,小麦单产每亩提高84公斤,累计增产79.7亿斤,其中涡阳县180万亩农田实现了亩产千斤的目标。 田间传科技 一亩地成本能降几十元 实施小麦高产攻关并非一帆风顺。陆杨村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深耕、供种、播种、植保、收割“六统一”,农民一时难以接受。“老百姓认为,是村干部又想推销种子化肥,抵触情绪很大。”巩向海说,让他们少播种,少施肥,老百姓就不信,更相信祖辈传下来的口诀“宁愿多下种,不能等到苗少捶心口”。 了解情况的胡承霖坐不住了,他深知农民是最讲究实际的,除了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地讲解,在田头不厌其烦地示范外,更是铆足劲在示范片上下功夫,用效果说话,让农民自愿改变传统种植方式。怀远县荆芡乡涡南村村民孙敦明白天播了9公斤麦种,晚上偷偷补种了5公斤多种子。麦收时,傻眼了。别人没补种的每亩地产量多出200多公斤。自此,孙敦明遇到问题,都要向胡承霖咨询。 胡承霖还把原来播种机的7个耧腿去掉一个,从而有效控制播量。仅此一项技术的推广,平均亩播种量减少5公斤,每年为全省麦农节约成本3.6亿元。涡阳县陈大镇种粮大户孙子富说:“在胡教授指导下,现在一亩地省种子15斤,省肥料钱20元,成本能降几十元,我们合作社1600多亩地,光成本就能节省好几万元。” “2007年的大年初三,胡老师找到我们,要研究生产新型农机。”安徽农业大学李兵老师介绍,目前使用的农业机械,种一亩地小麦,从灭茬旋耕到播种,要在田里至少搞三四遍,并不适合皖北的砂礓黑土。在胡教授的主持下,他们研制的新型农机,灭茬、旋耕、施肥、播种,一次即可完成。以前农民施肥时广撒,这种新型农机让化肥就在种子下方5厘米处。“使用这种机械种地,一亩地减少成本百十元,亩产提高百十斤。”李兵说,该机械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 此生长耕耘 要一直干到干不动为止 小麦播种、生长等关键时期,胡承霖每隔几天就要下乡一次,指导农民栽培。一位耄耋老人,从不需要专车接送,自己拎起包,带上铲子,拿个水杯,买车票搭客车就下去了。几年来,他跑遍了皖北主产小麦的30多个县上百个乡镇。“我多次说要派车送他,他都不让。给他买票也不让。”蒙城农业推广中心副主任刘永华说。“他们开个车送我一趟,够我买4趟车票了,太浪费。”胡承霖说。 胡承霖的两个女儿都在美国,女儿想接父母去美国安享晚年,他也没同意:“我在中国能让小麦高产,让农民增收。我去美国能做什么呢?”种麦子时,常常碰到中秋节。2009年中秋节女儿回家探亲,胡承霖正在涡阳指导秋种,老伴打电话让他回家见见女儿,他想了想,还是选择留下。如今涡阳县“亩产千斤县”的目标已经实现,他又建议亳州市制定“千斤市”目标。 “现在我身体还行,我想工作到90岁应该是可以的。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干到干不动为止。”胡承霖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