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侯沟门村
释义

侯沟门村简介

侯沟门村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沿河湾镇镇杏子川,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280户,1200人,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10亩,退耕地5100亩,人均基本农田2亩。2007年全村农民入均纯收5180元,比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340元高出55%。被陕西省委评为2007年全省“五个好”村党支部。

侯沟门村发展

侯沟门村于1992年从山东寿光引进日光温室大棚,当年试种6棚取得成功后开始全面发展,开创了陕北地区发展大棚蔬菜之首。从此大棚蔬菜就成了该村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侯沟门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截止目前,全村共发展大棚405座,大弓棚300座,种菜农户有19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0%,年产值达到400万元,占到全村总产值的80%,仅棚栽业一项人均增收4561元,占到全村农民人均收入的88%。近年来,侯沟门村不断提升棚栽产业水平,全力打造一村一品模式,成为生产发展的重要途径。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结合该村实际,积极组织广大群众学习省、市、县有关一村一品的文件精神,使菜农认识到发展一村一品对于本村及家庭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他们以十分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为了保障一村一品工作能够顺利推进,村上专门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全体村组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结合村情实际,研究制定了一村一品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责任,细化了目标。

在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的成长过程中,注重把传统资源与现代科技进行有效嫁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大力推广对增产增收、提升品质作用明显的优良品种。一是强化技术培训。按照“户户有大棚,家家有技术员”的要求定期对全村菜农进行技术培训。近三年来,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延安农科所的专家、教授举办技术培训班23次,90%以上的农户熟练掌握了大棚菜关键的生产技术。一部分群众还培养成“土专家”。同时还聘请技术人员深入到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切实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棚,技术要领到人,有效提高了农民科技种植水平。二是大力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通过本镇区域内“安塞县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培训学习,试验示范和效益对比,积极引进适销对路的新品种。蔬菜生产先后引进和推广了十多个优良菜瓜品种,推广应用了工厂化育苗、配方施肥、嫁接栽培、节水滴灌、防寒保温等十多项生产技术,新技术普及达到100%有效的提高了农民科技种植水平。

配套服务,解菜农之所忧。一是强化营销服务。为了解决蔬菜营销问题,按照村民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要求,注册成立了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经纪人2人,在蔬营销售、物资调运等方面上给予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二是强化信息服务。村上建立了农业科技信息站,给大棚生产提供综合信息服务。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棚生产对基础设施条件有很高的要求,近年来侯沟门村一直把改善基础条件做为促进提高大棚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来抓,通过积极协调项目,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先后打井21眼,新建灌溉渠1000米,维修杏子渠5000米,拓宽生产道路2000米,为菜农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解决了菜农的后顾之忧,促进了侯沟门村一村一品快速健康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