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茴香注射液 |
释义 | 红茴香注射液为骨伤科用药,本品为红茴香根皮经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消肿散瘀,活血止痛。用于腰肌劳损,关节或肌肉韧带伤痛及风湿痛等。 简介药品名称:红茴香注射液 拼音名:Honghuixiang Zhusheye 书页号:Z20-110 标准编号:WS3—B—3826—98 性状本品为绎红色的澄明液体。 鉴别取本品3ml,置水浴上加热浓缩至约0.3ml,照纸色谱法(附录Ⅵ A)试验,用毛细管点样于3号新华层析滤纸上,用热风吹干,以正丁醇-冰醋酸-乙醇-水(4: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用热风吹干,喷以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用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下检视,可见近中央部位有一个亮蓝色的荧光点,在亮蓝色荧光点的上、下方各有一个黄色荧光点。 制法取红茴香根皮50g,加75%乙醇250ml,浸渍7~10日,滤过,滤渣用少量75%乙醇洗涤,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静置,放冷,取上清液加注射用水400ml,搅匀,用 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约7.0,冷藏过夜,滤过,滤液加20ml聚山梨酯80,搅匀,加注射用水适量,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约9.7,加注射用水使成1000ml,搅匀,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检查pH值 应为6.8~8.5(附录Ⅶ G)。 总固体 精密量取本品2ml,置已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称定重量,遗留残渣不得少于2.6%。 异常毒性 取本品,依法检查(二部附录ⅩⅠ C),剂量为每只小白鼠由腹腔注入本品0.2ml (注射前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至0.5ml),应符合规定。 其他 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U)。 含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在12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20mg, 置100ml量瓶中,用60%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置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无水芦丁100μg)。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0、1.0、2.0、3.0、4.0与5.0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各加30%乙醇至5ml,加5%亚硝酸钠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 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4ml,再加水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A),在50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 精密量取本品1ml,置25ml量瓶中,加30%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 10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30%乙醇至5ml”起依法操作,立即测定吸收 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重量(μg),计算,即得。 本品每1ml含总黄酮以芦丁(C27H30O16)计,不得少于4.0mg。 用法与用量痛点、穴位或肌内注射,一次1~2ml,一日或隔日一次。3~5次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注意妇女经期及孕妇忌用。 规格每支装(1)1ml (2)2ml 贮藏密封,遮光。 药理研究红茴香注射液系红茴香根皮经提取制成的无菌水溶液,具有消肿散瘀,活血止痛的药效。本文采用镇痛消炎实验模型,以阿司匹林、芬太尼和氢化可的松为对照品,评价红茴香注射液的镇痛消炎效果。结果表明:给小鼠肌肉注射红茴香注射液100、200和500 mg/kg后半小时及1小时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呈量效关系,与阳性药阿司匹林 150 mg/kg腹腔给药的镇痛效果相同。给小鼠腹腔注射红茴香注射液10、20和 50 mg/kg能明显减少小鼠对化学刺激的扭体反应次数,呈量效关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