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红小鬼
释义

在红军长征队伍中,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都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壮歌。

简介

在当代绝大多数当代青年并不了解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创造了长征这一历史奇迹的军队,从年龄上看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作过统计,他认为当年红军作战部队的官兵平均年龄在18岁左右。长征史料显示,红军中平均年龄最小的部队应该是红二十五军,其战斗员的平均年龄应该不到18岁。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都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壮歌。

成员

9岁参加长征的向轩,1926年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1933年4月参加红军。1935年11月随红二、红六军团开始长征。长征中任通信连战士、通信班副班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成都市西城区人武部副部长(正师职)等职,被总政治部确定为中国年龄最小的红军。

14岁参加长征的彭胜昔,1920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1933年参加红军。因为会读书识字,很快就成为红八军的组织干事。1934年,调任红六军团特务连文书。1934年8月随部队离开中央苏区开始西征。长征中任团政治处青年干事。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14岁参加长征的李耀宇,1921年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1933年参加红军,任川陕苏区政治保卫局检察员。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长征。1936年到达陕北,先后担任过黄祖炎、刘锡五、张苏、王德等人的勤务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湖南省委行政科长等职。1982年离休。

王新兰,女,1924年出生于四川省宣汉县。1933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后,在15岁的姐姐、红军女战士王新国的鼓励下,9岁的王新兰参加了红军,被安排在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队当宣传员。长征中,随部队三次翻雪山、过草地。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校军衔。

详细信息

概述

胡耀邦(1915.11.20-1989.4.15)湖南浏阳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员。曾任共青团湘东南特委儿童局书记,少共中央局秘书长。1934年参加长征,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秘书长。到陕北后,任少共中央局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秘书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抗大政治部副主任、大队政委,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政治部代主任,晋察冀军区纵队政委,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

详情

建国后,历任中共川北区委书记兼川北行署主任,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三书记、第二书记,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1975年到中国科学院担任领导工作,主持起草了关于科技工作几个问题的《汇报提纲》。1977年后,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组织部部长,同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78年12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央宣传部部长。在此期间,组织领导了全国范围的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等工作,组织和推动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持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1980年2月,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1981年6月,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1982年9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3年10月,任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1987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辞去总书记职务,同年11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9年4月1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3岁。

夫人:李昭。

图书信息

拼音:hóng xiǎo guǐ英语:Little Red Army soldiers

解释:昵称。中国工农红军中的小战士。

书名:红小鬼

作者:王一楠

出版:中共党史

订价:48.00

简介:打开尘封半个多世纪的红色档案,寻找52位从当年的娃娃兵到共和国将军的征战历程。

电影 红小鬼

概述

著名作家郭晨电影剧本处女作,取材、拍摄于赣南地区的革命历史少儿影片,于2010年11月25号在北京中国电影集团举行首映式暨新闻发布会。

详情

导演:杨竞泽

主演:李梦男 胡明 张大礼 甘飞龙 曲海峰

类型:儿童/ 战争

《红小鬼》由赣南籍著名作家、苏区精神研究会副会长郭晨原著编剧,是他的“赣南红色题材电影三部曲”的头一部。该片讲述的是红军后代“红小鬼”曾百姓,在战火的洗礼中,寻找父辈足迹,并迅速成长起来的故事。

曾百姓,一个有点不像人名的名字,它属于解放战争时期赣粤边地区一个调皮捣蛋、没有爸爸的“野小鬼”。经过十几家人转养,这个孩子在百姓的乳汁中养育长大,因而起名“百姓”。他在伙伴的陪同下踏上寻找父亲的征途,加入游击队,成为“小鬼班”的一员。他犯过错,流过泪,受过伤,最终在革命战火的洗礼中,在寻找父亲的历程中完成了“野小鬼”到“红小鬼”的蜕变。

子寻父、父寻子,巧妙的人物关系,浓浓的父子亲情,整个影片故事曲折而温馨,整体基调轻松愉快,充满了脉脉温情和天真童趣。动画与真实场景相结合,让影片更有趣;客家乡土气息淳朴清新,让人物形象更鲜明;少儿战斗情景饶有趣味,让故事发展更生动。该片形象生动地宣扬苏区精神和红色青少年的英勇战斗精神,对于党和国家“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创新青少年教育方式”的宣传教育工作,有重大现实意义。

由苏区精神研究会、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中共信丰县委、信丰县人民政府、上海艺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大庆普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

图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