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红色足迹
释义

基本信息

作者:李忠志余之

ISBN:10位[7806690344]13位[9787806690345]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6

定价:¥28.50元

内容提要

本书讲述的红色“足迹”,本来是中国革命的行动中枢,是惊心动魄的历史现场。仿佛鲁迅说的“世间本无路”的“路”,又如毛泽东说的世界上“只要有了人”的“人”。经过数十年的浴血奋战,开拓出来的人间新路。如今,随着岁月的脚步,它已凝聚成共产党人艰苦创业的历史丰碑。昔日的流血牺牲,艰苦卓绝,已成今日面向未来的光荣遗产。

在红色足迹面前,我们走进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历史。对于历史,我们可以从自然科学的方法获得借鉴。我们可以给人文科学一点宽容,允许人们在领略历史的时候,作一种出于追求真理的真实猜想:拨转时光的脉流,沿历史的本色回溯,教光阴的脚步在历史的观察需要的时间领域止步。于是,人们很容易发现:所谓历史,原来如此。本书所讲述的红色足迹的故事,颇宜为这样的历史回溯。出于历史的原因,当年的上海、广州、北京三地已是繁华城市,其余五地,或为荒远的城镇,或为穷乡僻壤,止步于1920年代的时光,放眼瞭望,在那段光阴的历史视野里,无论如何高瞻远望,谁能如我们今日这样真切地感受新中国?又谁能最终论定,不管是发达的城市,还是这几多默默无闻的小地方,竟是二十八年后缔造新中国的前驱基地?于是,便有人慨然坦言:历史不能忘却。

本书共分八章,书中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珍贵的历史照片详细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道路。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文笔流畅,融资料性及可读性于一体,是一册极佳的党史教材。

目录

序言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上海

一、中国革命的新曙光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新的社会力量的增长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爱国运动

二、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

马克思主义者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

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工人运动的兴起

对中国社会和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二章第一次大革命的策源地——广州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国共合作的酝酿

中共三大与国共合作政策的制定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国民革命的兴起

革命力量迅速发展

黄埔军校和广州农讲所

工农运动的复兴

革命曙光上的阴影

三、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平定广州商团叛乱

国民会议运动,孙中山的北上与逝世

统一广东的战争和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四、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潮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五卅”反帝风暴和省港大罢工

反奉倒段斗争和三一八惨案

五、反对国民党新老右派的斗争

国民党分化,廖仲恺被刺

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斗争

反对西山会议派的斗争

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六,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七、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

北伐前夕军阀割据的形势

北伐的准备与出师

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

八、反帝斗争和工农运动的高涨

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

九、中共党内右倾错误的发展

十、第一次大革命功败垂成

……

第三章 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

第四章 革命红都——瑞金

第五章 革命历史名城——遵义

第六章 中国革命圣地——延安

第七章 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