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旱莲 |
释义 | 红旱莲为藤黄科、金丝桃属多年生草本,高达1m。茎直立,具4棱。叶卵状披针形,长5—9cm,宽约2cm,先端 渐尖,基部抱茎,两面都有黑色小斑点。聚伞花序顶生;花金黄色,直径约2.8cm,萼片、花瓣各5,宿存;雄蕊5 束;花柱5,中部以上5裂。蒴果圆锥形,长约2cm,5室。种子细小,多数。花期6— 7月,果期8—9月。其花叶秀丽,雄蕊细如金丝,可群植或从植用于观赏,全草入药,有平肝、止血、败毒、消肿的作用。 分类地位拉丁名:Herba Hyperici 英文名:Giant St.John'swort Herb 别名:黄海棠、牛心菜、王不留行、旱莲草、金丝蝴蝶、大接骨丹、大对经草、湖南连翘、鸡心菜、大金雀、四方草、黄花刘寄奴、伞旦花、大汗淋草、大黄心草、房心草、假连翘、箭花茶、一枝箭、金丝桃、大精血、元宝草、长柱金丝桃。 科属:藤黄科、金丝桃属 形态特征多年处草本,高达1.3m。全株光滑无毛。茎四棱形,淡棕色,上部有分枝。单叶对生;无叶柄;叶片宽披针形,长5-10cm,宽1-3cm,先端钝尖,基部抱茎,边缘全缘,两面密布细小透明的腺点。花数朵排成顶生的二歧聚伞花序;花黄色,大型,直径2.8-5cm;萼片5,卵圆形,个半透明腺点;花瓣5,镰状倒卵形,各瓣稍偏斜而旋转;雄蕊多数,基部连合成5束,每束与花瓣对生;子房上位,圆锥形,花柱长,在中部以上5裂。蒴果圆锥形,长1.5-2cm,径0.8-1cm。种子多数,长椭圆形,褐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缘或草丛中,路旁向阳地也常见。资源分布:除新疆、青海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生态习性中国东北地区及黄河、长江、珠江流域均有分布。主产江苏。此外,浙江、安徽、吉林、湖南、陕西、广西等地亦产。生于荒坡、山野、路边。生于海波500-2750米的山坡缘或草丛中,路旁向阳地也常见。喜湿润、稍耐荫的沙质土壤。喜光,较耐寒,适生于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忌积水。 繁殖栽培用种子繁殖或分株、扦插繁殖。 种子:干藏,于翌年春播,3周左右可发芽,2年可开花。 分株:在休眠期进行。 扦插:可用于早春硬枝插,夏秋行软枝插。 园林用途其花叶秀丽,花如桃花,花的雄蕊细如金丝,花朵较大,花色鲜明,花期较长。为优良的宿根花卉。植株较高,适作花境背景。宜植于疏林、草坪边缘。也可切花。 药用价值药用全草入药,有平肝、止血、败毒、消肿的作用。 【药材采收】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全草,洗净切碎晒干采制; 夏、秋季果实近成熟时采割,在露水中露过后,晒干。 生药材鉴定外观鉴定:该品为干燥全草,叶通常脱落。茎圆柱形,具四棱,表面红棕色,节处有叶痕,节间长约3.5cm;质硬,断面中空。蒴果圆锥形,3-5个生于茎顶,长约1.5cm,直径约8mm,表面红棕色,先端5瓣裂,裂片先端细尖,内面灰白色;质坚硬,中轴处着生多数种子。种子细小,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有细密小点。气微香,味苦。以茎红棕色、果实内种子饱满者为佳。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为1列长方形细胞,内含棕色物质;外被厚角质层。皮层及韧皮部菲薄,外侧的数列细胞亦含有棕色物质;其间可见排列成环的分泌腔;四棱处有厚角细胞。形成层成环。木质部细胞木化,导管较大,射线宽1列细胞。茎的中央常呈空洞。叶横切面:叶肉组织中要见圆形至长椭圆形分泌腔,直径27-214μm。品质标志 江苏省中药材标准1989年版规定,该品用热浸法测定,60%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7.0%。 显微鉴定: 1.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壁较平直,连珠状增厚;下表皮细胞壁微波状,呈边珠状增厚。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该品以茎红棕色、有叶、果者为佳。 2.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为1列长方形细胞,内含棕色物质;外被厚角质层。皮层及韧皮部菲薄,外侧的数列细胞亦含有棕色物质;其间可见排列成环的分泌腔;四棱处有厚角细胞。形成层成环。木质部细胞木化,导管较大,射线宽1列细胞。茎的中央常呈空洞。 3.叶横切面:叶肉组织中要见圆形至长椭圆形分泌腔,直径27-214μm。化学鉴定: 取该品粗粉1g,加水10ml,置60℃水浴中浸渍1h,滤过,取滤液1ml,加三氯化铁试液1-2滴,即显污绿色。 品质标志: 江苏省中药材标准1989年版规定,该品用热浸法测定,60%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7.0%。 中药化学成分全草含蛋白质4.6%、胡萝卜素0.735毫克%、核黄素0.024毫克%、尼克酸0.12 毫克%。含槲皮素、山柰酚、金丝桃甙、异槲皮甙、芸香甙。全草含挥发油约0.8%,油中主含α-丁香烯(α- caryophyllene)等。 红旱莲 (《江苏植药志》) 性味归经苦,寒。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味微苦,性寒,无毒。"入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子宫出血,黄疸,肝炎;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湿疹,黄水疮、疮疖。月经不调;痛经;乳汁不下;风热感冒;疟疾;痢疾;腹泻;毒蛇咬伤;烫伤。① 《植物名实图考》:"治损伤,败毒。" ② 《南京民间药草》:"治头痛,吐血,平肝火。种子:泡酒服,治胃气痛。" ③ 《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凉血止血,清热,泻火解毒。治吐血、咯血、衄血、子宫出血、外伤出血,肝火头痛,疮疖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浸酒。1.5~3钱;外用适量,捣烂或绞汁涂患处。 选方1.治疟疾寒热:红旱莲嫩头七个。煎汤服。(《江苏药材志》) 2.主治喘息型支气管炎:红旱莲,制成糖衣片,每片含生药1.4克。1日3次,每次服6片,10天为1疗程。 3.治肝火头痛,吐血,咯血,衄血,子宫出血:煎服:4.5-9克。 4.治跌打损伤,疮疖:捣敷或取汁涂。 毒性红旱莲煎剂灌胃对小鼠的LD50为70.71±3.64g/kg,腹腔注射为18.64±0.98g/kg。 【考 证】:出自《江苏植药志》。 临床疗效红旱莲制成糖衣片,每片含生药1.4克。1日3次,每次服6片,10天为1疗程。主治喘息型支气管炎,治疗100例,第1、2疗程的有效率分别为80%、85%。第2疗程的显效例数明显比第1疗程为多。起效时间为3.7天。服用本方后仅少数人出现咽干、胃部不适,停药后这些反应可消失。 药理作用1.平喘:红旱莲煎剂4g/kg腹腔注射,对豚鼠组胺-乙酰胆碱引喘有抑制作用,对猫、豚鼠支气管张力试验表明有对抗乙酰胆碱的收缩作用。 2.祛痰:红旱莲煎剂2.5、5g/kg灌胃,对家兔酚红排泌法表明有祛谈作用。 3.镇咳:红旱莲煎剂4g/kg腹腔注射,对刺激猫喉上神经节引咳法有镇咳作用。 4.抗菌:红旱莲煎剂试管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肺炎双球菌有抑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256、1:512、1:64、1:8。 医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治损伤,败毒。 2.《南京民间药草》:治头痛,吐血,平肝火。种子:泡酒服,治胃气痛。 3.《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凉血止血,清热,泻火解毒。治吐血、咯血、衄血、子宫出血、外伤出血,肝火头痛,疮疖痈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