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背叶 |
释义 | 【别名】红帽顶、红背娘、红丹里、红白膜、红罗裙、红苦梅、红背山麻杆。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l-4m。幼枝密被棕黄色星状绵毛。叶互生;叶柄长5-22cm,密被灰棕色星状绵毛;幼叶红色,质厚,绒状;叶片纸质,卵形或卵圆形,长13-30cm,宽12-26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盾状着生,边缘具疏细齿,不分裂或3浅裂,有时呈不规则波浪形,上面幼时密被星状绒毛,后渐变无毛,绿色,下面密被发棕色星状绒毛及棕黄色腺点,叶脉放射状,7-11条。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可达30cm,花序柄被毛;花单性异株,偶有同株;无花瓣;雄花序通常分枝,长11-35cm,雄花5-8朵簇生,萼片4-5,稀3裂,披针形,长3-4mm,外面密被绒毛,内面有腺点;雄蕊多数;雌花单生于苞腋内,苞片长约4mm,萼4裂,稀3或5,外面被绒毛,子房圆形,有乳头状突起,被毛,4室,稀3或5,花柱3-5,基部合生,长3-4mm。蒴果扁 球形,长1.2-1.6cm,直径1.6-2cm,被有1层厚达5mm的软刺和星状绒毛,基部具苞片3,合生,果柄长5-8mm;种子卵形,黑色,光亮。花期4-6月,果期7-10月。 【来源】为大戟科山麻杆属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 (Benth.) Muell.-Arg.,以根、叶入药。根四季可采,夏秋采叶,晒干。 【性味归经】甘,凉,疏风解表,化湿解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散瘀止血。用于痢疾,小便不利,血尿,尿路结石,红崩,白带,腰腿痛,跌打肿痛;外用治外伤出血,荨麻疹,湿疹。 【用法用量】根生用1至2两,干用减半;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选方】①治湿疹:红帽顶叶晒干研粉,外敷患处。(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②治褥疮:红帽顶、毛漆公叶各等量。晒干研末,清洁创面后,外敷。(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③治赤痢、崩带、尿路结石或炎症:红背叶30克,煎水兑白糖服,或配人苋等量(《湖南药物志》) ④冶黄疸:白背叶15克、射干9克、饿蚂蟥9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⑤湿疹、皮炎、风疹、疥癣:白小娘叶煎水外洗患处。 ⑥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白帽顶鲜叶捣烂敷伤口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