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洪漫
释义

洪漫, 新华社社员,安徽省临泉县人。武汉大学英文系毕业。2001年7月至2003年10月驻科威特记者,参加过伊拉克战争报道。2004年初去过印度参加过印度洋海啸报道。2006年11月至2008年2月驻巴勒斯坦首席记者,其余时间都在做翻译。

个人感言

纵观新华社记者洪漫的记者经历,似乎总与战争和灾难联系在一起:伊拉克战争、印度洋海啸及巴以冲突、巴勒斯坦内部冲突等。曾身陷险境,也曾恐惧无助,但如她所言:“在乱世之中,我感受着冲锋陷阵的感觉、守望相助的温暖和无限信任的感动。

从业经历

1、“在热点地区发出中国的声音”

第一次与战争零距离接触是在2003年,也就是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当时,洪漫是新华社驻科威特记者。“身为新华社记者,不仅仅代表着新华社,更重要的是能在热点地区发出中国的声音。我很幸运,因为我记录了这场战争从备战到结束的全过程。”洪漫说。

幸运的背后,是无数的付出。为了得到前往美军基地的采访机会,她跟美军军官和美国驻科威特使馆“软磨硬泡”;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她和几个同事每天背着防毒面具和防生化服,穿梭在防空警报响彻的街头……辛苦终有回报,国内的读者通过她采写的《“沙漠之春”弥漫战争气息》、《科威特战前素描》、《走进阿里夫坚美军基地》等报道感受着战前的阴云。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天刚蒙蒙亮,洪漫和几位同事驱车去伊科边境采访。到了检查站,就发现现场一片慌乱,一问才知道,几分钟前刚有一枚“飞毛腿”导弹打了过来,上头命令他们做好防生化的准备。洪漫和几名记者此刻也顾不了这么多,坚持采访,直到最终被军人们“赶走”。

战争尚未完全平息,洪漫赴伊拉克采访,用手中的笔与相机记录下饱受战乱之苦的伊拉克人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我只看了他一眼》、《走进乌姆盖斯尔伊拉克战俘营》、《踏访战后巴士拉》等报道感动着每一位关注生命的读者。

2、“我更关注乱世中人性的坚定与温情”

2006年11月,洪漫再赴巴勒斯坦地区,任新华社加沙分社首席记者。

刚到巴勒斯坦没多久,洪漫就赶上了在拉姆安拉爆发的严重冲突。“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真刀真枪的交锋。”职业的敏感令她不顾一切往前冲,中途几次被安全部队成员拉到汽车后面躲避子弹,但她仍时时探头寻找自己的拍照目标:父亲拉着两名幼子仓皇逃离现场的恐惧,母亲把孩子死死护在怀里时脸上挂着的无助,一脸稚气满不在乎往前冲的武装人员。

枪战平息之后,双方爆发了近乎肉搏的冲突。在场的其他记者在抢到这些镜头之后,纷纷离开了现场。洪漫留了下来,她注意到一些妇女正手拉手地结成人墙,阻挡在冲突双方中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制止大打出手的同胞兄弟。她拍下了她们毫不畏惧的坚定眼神。

洪漫说:“我关注冲突,更关注乱世之中人性的坚定与温情。”

带着心底的这份关怀,在满目疮痍的印度洋海啸灾区,洪漫走进艰难复学的学校,看到了虽然光着脚丫趴在冰凉地上写字却开心不已的孩子们;在为海啸孤儿临时搭建的孤儿院里,她看到了失去亲人的孩子用水彩笔画出对未来的憧憬。

被战火烧得焦黑的伊拉克油田,地上盛开一朵小黄花;伊拉克战俘营,战俘们脸上挂着对自由的渴望——从这些被洪漫记录下来的点点滴滴中,读者体会到了更多更多。

3、“身为见证者,我为此自豪”

“在巴勒斯坦工作的近一年时间里,我养成了多个习惯:习惯了枪声,习惯了冲突场面,习惯了流血和群情激昂的葬礼,习惯了危险艰苦的环境,习惯了没日没夜的工作,习惯了单调枯燥的生活,习惯了对家人的内疚……”洪漫在一篇日记中写道。

身边外国同行身中3枪倒下时,洪漫有过恐惧;看到分社的汽车在交火中弹痕累累,她心有余悸;在被催泪弹刺激得睁不开眼、半夜被枪声吵醒时她有过烦躁;在难得的闲暇时,对国内父母的牵挂和对儿子的惦念令她难过……但洪漫更珍爱记者这个职业。“这其中我见识了不少,得到很多。”

“总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战乱和灾难?不可否认,在采访中我也曾有过恐惧,有过动摇,但身为记者,身为这些事件的见证者,我知道自己肩负着寻找真实的职责。我为此自豪。”洪漫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