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洪光塔 |
释义 | 洪光塔位于316国道右侧的福建省光泽县鸾凤乡卧牛山(狮山)公园景观休闲区的中心,地处光泽县城以东。(卧牛山公园景区布局由三个区域构成:一是景观休闲区,二是文化展示区,三是宗教活动区。) 查清史《重纂光泽县志》卷六“见县治山一支由回龙后历钳山违直阜陇转西北向县东山作邑水口洪光塔在焉”印证了此塔的历史存在。又据史料查得,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乡人应从共塑,能工巧匠手搬肩抬,历时四年,在海拔286米之卧牛山顶建起基宽三丈高九丈的七层宝塔。后几经毁损几经修复,终于一九六六年夏,在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浩劫中被炸毁。光泽县委、县政府顺应民意,责成新建洪光塔以民间方式运作,自2004年6月奠基动工,在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全县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赞助下,获资助款387万余元,用于洪光塔和卧牛山公园建设及其它各项基础设施完善,于2005年12月竣工并对外开放。洪光塔,塔型为八角七层,总高度39.96米,建筑总面积519.6平方米。塔体全部用花岗石砌筑,内置楼梯,盘旋而上,塔顶吨铜上金,熠熠生辉;夜景由轮廓灯和射灯合成,绚丽璀璨。当今中国书坛泰斗、八十高龄的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欧阳中石大师题书的塔匾更令该建筑增光添彩。 塔体内外壁装饰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光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 外墙第一层的“处世劝导篇”主题,分别以《卧冰求鲤》、《举案齐眉》、《孔融让梨》、《程门立雪》、《卧薪尝胆》、《磨杵成针》、《一诺千金》组成;第二至七层分别以《生态定位篇》、《区位季节篇》、《山野花卉篇》、《偶蹄动物篇》、《县域硕果篇》和《愿景祈福篇》为主题组成;由于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使得这有限的塔体外墙墙面所镶嵌的31块石雕,均注入了具体的内容和积极的寓意。 塔体内壁面装饰的构思,第一至七层,又分别以《山水秀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关厚重》、《乡风古俗》、《八闽奇葩》和《今日风貌》为主题,在有限的空间,以美术的形式浓缩了光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尤其是四千年延续的光泽发展史,禀之世人,以期抛砖引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