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黑枕王鹟
释义

黑枕王鹟(学名:Hypothymis azurea)是鹟科黑枕王鹟属的一种中型鸟类。雄鸟额基黑色,枕部有一绒黑色斑,其余额、枕、后颈、头侧和颈侧辉青蓝色,尤以头顶较鲜亮。背、肩、腰至尾上覆羽以及两翅和尾表面概青蓝色或深蓝色,两翅和尾暗褐色,外翈羽缘蓝色。繁殖期4-7月间。营巢于树和竹的枝杈上。常单独活动,机警,行动敏捷,在树枝和灌丛间来回飞翔。分布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和东南亚的国家。该鸟数量日渐稀少。

中文学名:黑枕王鹟

拉丁学名:Hypothymis azurea

别称:黑领蓝鹟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纲:今鸟亚纲

目:雀形目

科:鹟科

属:黑枕王鹟属

种:黑枕王鹟

英文名:Black-naped Monarch Flycatcher

外形特征

雄鸟额基黑色,枕部有一绒黑色斑,其余额、枕、后颈、头侧和颈侧辉青蓝色,尤以头顶较鲜亮。背、肩、腰至尾上覆羽以及两翅和尾表面概青蓝色或深蓝色,两翅和尾暗褐色,外翈羽缘蓝色。眼先、颊、耳羽、头侧与头顶相似。下体须黑色,喉、胸和上体相似亦为青蓝色,下喉和上胸之间有一半月形黑色环带;腹及尾下覆羽白色,两胁淡灰蓝色,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雌鸟前额基部和颊尖黑色,其余头部和颈暗青蓝色或深蓝色,到背、肩等上体变为褐色或淡灰褐色,两翅和尾暗褐色,翅上覆羽和飞羽羽缘沾青蓝色;尾羽外翈羽缘亦沾蓝色,枕无黑斑。额、喉为暗青蓝色或灰蓝色,胸暗蓝灰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两胁沾淡蓝灰色。虹膜蓝色或暗褐色,嘴钴蓝色或黑色,脚铅蓝色或黑褐色。

生长繁殖

黑枕王鹟繁殖期4-7月间。营巢于树和竹的枝杈上。巢呈深杯状,主要由细草茎和草叶、树皮纤维和苔藓等构成,再用蜘蛛网将它们网织在一起,结构精美,巢壁很薄,距地高1.2-1.2m。除在茂密的森林中营巢外,也在林缘疏林、次生林和开阔地区的树丛中背巢,有时也在果园和农田地区的孤树上营巢,营巢环境的选择不甚严格。巢的大小为巢口直径5cm,巢深3cm。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卵3-5枚,卵淡乳黄色、粉黄色或粉白色,被有淡棕色或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5.9-19.0mm×12.1-14.1mm。

生活习性

常单独活动,机警,行动敏捷,在树枝和灌丛间来回飞翔,从一棵树飞至另一棵树,或停息于树枝或灌木顶端,当空中有昆虫出现,则立刻飞去捕猎,也在树枝和林下灌木枝叶间跳跃觅食,边跳边叫,叫声似“几哟,几哟,几哟……”,一般不下到地上活动和觅食。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国内分布于四川西南部西昌,贵州南部册亨和望谟,云南西北部丽江、西部腾冲、盈冲、耿马、潞西、双江、景东、南部西双版纳、东南部蒙自、河口、富宁,广西柳州、瑶山,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和海南岛;其中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岛和台湾为留鸟,四川、贵州为夏候鸟,香港、福建为冬候鸟。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越南、泰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种族保护

黑枕王鹟在我国云南、海南岛和台湾地区种群数量较丰富,容易见到;而在四川、贵州、广西、广东和福建等地则较为稀少,不常见。近来种群数量更趋减少,与环境条件恶化和人为捕猎有关,应注意保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7: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