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
释义

北大荒集团的前身是黑龙江农垦系统,创立于1947年。199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组建北大荒集团,同时,集团列入全国1 20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行列。 集团总部设在哈尔滨市.下属9个分公司,104个农牧场,136家工商运建服企业,16家科研开发机构,4所普通高等学校,3所成人高等学校,2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38所普通中学,140所小学,126家医院,90个卫生防疫站,70个妇幼保健站,71座电视转播台,111个有线电视台,1个日报社。

集团概况

集团2004年生产总值236 1亿元。总人口157 .9万人,从业人员73,1万人;土地总面积543 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2 6%:耕地面积21 2 4万公顷,尚有可垦荒地47 6万公顷:森林面积89 1万公顷,木材蓄积量4,93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 5 .12%;肉牛存栏41. 895头,奶牛存栏26 .73 头.生猪存栏131.58万头,羊存栏206.29万只,家禽735.17万只,水面面积27.3万公顷,地表水资源总量86.7亿立方米,地表径流56.7亿立方米.可用水量37.02亿立方米,地下浅层水量30亿立方米,可开发量29.8亿立方米。

主要农产品有粮食、油料、甜菜、水果,肉类、牛奶、水产品。

2004年 进出口总额2.1亿美元。

农用飞机30架,飞机场54处,粮食处理中心1 98座,种子加工厂59个,汽车19.21 0台。农用大中型拖拉机24.1 51台 长途通信线路29万公里。

独特优势

经济综合实力强。现有资产总额500多亿元 , 全口径年销售收入已达268亿元 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5.593元。

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土地总面积为543.9万公顷。拥有212.4万公顷耕地.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0.2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6.4倍。

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配套 大江大河防洪能力为20年一遇标准,人工林总面积达到57.5万公顷,已经实现农田林网化。粮食处理工厂化,种子加工产业化。

农业生态环境优良。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开发时间短,工业污染少,生态环境好。有些企业已通过欧盟ECOCERT、BCS 日本JAS OMK JONA,美国OCIA,DIVT的有机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已近百万亩。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业装备水平在全国领先,农机总动力已这401.3万千瓦。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大马力拖拉机。收获机、农用飞机 卫星定位系统,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高达92%。

农业科技贡献率高。拥有16个科研院所,3所高等院校。9个技术推广中心,105 个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2% 农业科技贡献串达到65%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

土地规模经营效率高。家庭农场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超过55%,粮食直接成本低 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人均生产粮食5.936公斤 农业职均生产粮食3万公斤,其中高油高产大豆等许多作物单产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农业产业化程度高。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d屈起。九三油脂 、完达山乳业,北大荒米业、九三丰缘麦业等5家企业(集团)跨入国家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年粮食加工能力达到日800多万吨,年处理鲜奶能力达到51万吨,培育了”北大荒“,” 完达山“ 等一批知名品牌。

合作领域

在产业化龙头企业改组改造方面进行合资合作。北大荒集团所属产业化龙头企业国有 产权比重较大,急需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与跨国企业的合资合作。通过出让国有产权、增 资扩股、合资合作等方式,实现产权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外向度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在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进行合资合作。充分利用北大荒集团优良 生态环境和全国最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独特优势,引进跨国企业进行 多领域的合作开发和深度加工。既可以进行技术、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也可以合资、独资建设农产品和食品精深加工项目,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以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使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农产品生产方面进行贸易合作。北大荒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农业企业,农业生产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农产品生产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品质一致性,可以成为跨国企业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稳定的原料、半成品供应商。特别是在非转基因大豆、大米,小麦、大麦、饲料等品种方面,可以联合进行生产基地建设和国际市场开发,开展大批量和长期稳定的贸易合作。

在运用当代信息技术推动工业化进程方面进行合作。北大荒集团正在加快推进信息化: 建设并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我们非常愿意与跨国企业的软件服务商进行合作,进一步提高市场监控、生产工艺、财务管理和物流配送等关键环节的信息化程度,努力开疫和运用电子商务,实现全流程在线管理和决策,加快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在农垦学小城镇建设方面开展各种合作。北大荒集团正在加快农业劳动力转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垦区现有140座小城镇已初具规模,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建设,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农垦小城镇建设已经走在全省前列,成为一块投资置业的热十,是房地产开发,中介服务、食品加工等产业的理想投资场所,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发潜力。

自然资源

黑龙江垦区位于东经123°40′-134°40′和北纬40°10′-50°21′之间,总面积5.4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2%。分布在黑龙江省12个地(市)69个县(市、区),横跨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

黑龙江垦区现有土地总面积5.4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海南省的1.65倍),其中耕地3100多万亩(相当于浙江省的1.29倍),林地1305万亩,草原549万亩,水面411万亩。垦区位居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主要土壤分布为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沼泽土,其中黑土和草甸土占耕地面积的50%。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在3-5%之间,有的地区高达10%以上。

垦区所处地域属中、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夏季湿润而短促,春秋气温变化很大。垦区降水较充沛,年平均降水量54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0.9-4℃之间。无霜期平均为120天。全年日照时数为2400-2900小时。

垦区的河流分属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大水系,流经垦区汇水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近50条,河流入境水量3000亿立方米以上。地下水储量丰富,可利用量29.8亿立方米。天然水域出产闻名全国的鲟鳇鱼、马哈鱼、兴凯湖大白鱼等,还盛产东北银鲫、鲤鱼、鲶鱼和“三花五罗”等名贵鱼类。近年来,鲟鳇鱼、兴凯湖大白鱼人工繁殖驯化技术获得成功。淡水养殖发展前景广阔。

垦区山地和丘陵地带森林密布,森林面积达80.5万公顷,其中天然林35.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4.6%,林木蓄积量2622万立方米,成为北大荒的“绿色银行”和保障农业稳产高产的“绿色屏障”。依托森林还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有人参、党参、五味子、剌五加、生麻等130多种名贵中草药;有猴头、木耳、蘑菇、薇菜、蕨菜等真菌及植物类产品;有鹿、狍、貂、麝鼠、山鸡等名贵动物。人工种植和驯化养殖有可观经济效益。

垦区煤炭、黄金、石灰石、玛瑙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品位居高。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1.5亿吨,远景储量2.48亿吨;探明黄金储量15.4吨,远景储量58.7吨;石灰石储量在数十亿吨以上,为发展矿产采掘、加工提供了有利条件。

垦区独有的六大省级风景区引人瞩目。位于兴凯湖的当壁镇、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完达山脚下的蛤蟆通水库、位于胜利农场境内的喀尔喀山、位于宁安农场附近的镜泊湖和尾山农场附近的五大连池,景色秀丽,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旅游、疗养、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

垦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垦区地处东北亚大通道,有38个农场坐落于中俄边境线,具有发展边境贸易的地缘优势。

经济结构

垦区土地平坦连片,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有得天独厚的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环境,是国家享有盛誉的粮食主产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0亩,比全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最高的省份高15亩以上,居全国之首。自1947年组建开发以来,国家不断加大了粮食生产的投入和粮食生产体系的建设,形成了具有垦区特色的粮食生产核心专长、核心技术和核心生产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80亿斤,年可提供商品粮150亿斤,商品率高达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

垦区农业机械装备先进,粮食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现有农机总动力达368.2万千瓦,平均每万亩耕地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227千瓦。有耕作机械16.83万台(套)、排灌机械9.37万台(套)、收获机械3.34万台、植保机械0.14万台、农用飞机29架、农用运输机械1.83万辆(台),水利工程机械704台,粮食处理中心167座,基本实现了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垦区粮食生产从业人员人均经营耕地100余亩、劳均生产粮食6.5万斤,生产能力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大豆单产连续两年超过美国生产水平。

农业科技转化率和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较高。垦区形成了农业科研院所、部级检验中心、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专业育种单位、品种试验网点等较完整的粮食生产科研、开发和推广体系。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粮食作物良种化率达到98.5%。垦区在良种繁育、模式化栽培、病虫害防治、农业航化作业等新技术应用上和实行保护性耕作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

生态环境质量好,有利于有机、绿色、无公害粮食作物生产。垦区现已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个、省级生态示范区2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17个,受保护地区面积比例达12.3%。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40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率达45.5%,治理沙化土壤19万亩,盐渍化土壤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5.3%。2003年,进行安全农产品认证198个,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17个。建立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4个,占全省的47.6%,同比增长29.9%;绿色食品面积扩大到65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基地检测面积400万亩。

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较高,农业生产辐射示范周边农村。围绕粮食生产形成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网络体系,具有为粮食生产提供健全的良种繁育供应、技术指导、农机服务、加工、营销和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等社会化服务保障功能。具有粮食食品加工、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经营、种子加工、农业科研、社会化服务等诸多辐射优势。目前,粮食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可拉动周边市县种植1500万亩耕地、带动百万农户进入市场;可为市县农户作业服务1000万亩以上,良种辐射面积10000万亩。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便于实现优势共享、资源共享。

近年来,垦区以战略性结构调整为主线,挖掘和发挥比较优势,举全局之力构造出了大豆、水稻、鲜奶、小麦、大麦、良种、肉类、北药加工等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了黑龙江垦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经济结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的战略调整。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垦区实现新型工业化、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目前,黑龙江垦区有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100余户,其中国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9户(国家级龙头企业5户);重点龙头企业所涉及产业主要有粮食加工、食品、肉类加工、制药、种子、物流等行业;龙头企业的粮食年加工能力已经达到600万吨,其中大豆250万吨,水稻240万吨,小麦80万吨,大麦30万吨,牛奶日加工能力1500吨,屠宰生猪200万头、大鹅500万只,维生素E100吨、异黄酮40吨;另外还具有20亿支中药水针剂、3000万支冻干粉针剂、70亿粒胶囊片剂,30万吨尿素等加工能力。

垦区所拥有的“完达山”、“北大荒”、“九三”等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九三油脂公司、北大荒米业公司、完达山乳业公司、北大荒麦芽公司、九三丰缘麦业公司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牵动能力不断地增强。已经建立并不断地完善“龙头+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随着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基地的反哺和牵动作用增强,104个农牧场,22万个家庭农场,2.3万个市县农户直接从产业化经营中获益,有力地牵动了垦区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未来牵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现代工业

集团工业已具备比较雄厚的发展实力。现已形成农产品加工、食品、农机、化肥、医药、建材制造和原煤、黄金采选等工业体系,各类规模的工业企业及生产单位已达到651个。完达山奶粉、北大荒白酒等产品已成为国内名牌产品,许多产品已销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地。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企业年加工能力分别为小麦106万吨,大豆74万吨,稻谷94万吨,鲜奶40万吨,甜菜120万吨,白酒2万吨,中成药1100吨;农业机械、化肥(尿素)、农业药等农用工业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万标台、20万吨、1330吨;煤炭、黄金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40万吨和1000千克。

集团着力实施战略性调整,推动同类产品企业走集团化发展之路,推动存量资产、闲置资产向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聚集。按照把北大荒集团建设与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能力的加工和销售企业为龙头、以向市场提供最终消费品为目标、以产业化经营为基本格局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总体发展构想,初步确立了粮糖乳肉四大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重点构建10大主导产业链,抓住扩大基地规模、扶强龙头企业、培育市场体系三个关键环节,稳步推进产业化进程,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到1998年底,已组建产业化(集团)公司18家,其中稻米、小麦粉、乳品、白酒、麦芽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15家。形成各种类型的产业链181条。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培育龙头企业76个,其中重点龙头企业管理覆盖家庭农场21.1万户。农畜产品原料基地为龙头企业提供原料粮豆132万吨、糖料105万吨、鲜奶粉5.8万吨、肉类万吨,总产值33.9亿元,占集团农业总产值的21.0%。龙头企业创工业总产值30.4亿元,销售收入27.5亿元,分别占集团工业的46.6%和0.2%。兴凯湖米业、完达山乳业、完达山药业、九三油脂、三江食品、赵光糖业、北大荒酿酒等一批龙头企业日趋发展壮大。兴建各类市场113个,其中粮食、蔬菜、畜禽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109个,进入市场从事商品流通的职工达5.9万人,促进了农业的市场化进程。

第三产业

为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集团坚持实施开放开发战略,按照“以资源引资金,以项目引客户,以存量引增量”的思路,先后出台25项优惠政策,面向境内外客户招商引资,大力度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开放开发。把资源性资产推向市场,加快以“五荒”资源为重点的开发步伐。已与境内外300多家客户建立联系,开发荒地6.7万公顷,到位资金7752万元;引进农户3.35万户,承租水田21万公顷,带入生产资金近10亿元。招商引资、嫁接改造,推进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已累计引进外资4.4亿美元,国外先进机械设备8000多台(套),建三资企业25家,国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78项,到位资金1.27亿元。充分利用大贸、边贸渠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发展对外贸易。集团产品已出口2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商品达8大类、130个品种,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近1亿美元。

北大荒集团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集团将继续实施“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战略,以开放促开发,以联合促发展。经济技术合作的重点是:充分利用集团资源优势,引进资金、技术(品种)、管理经验,联合进行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是中低产田改造,发展特种种植、养殖,开发绿色食品、特色产品。

发挥集团存量资产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进行传统工业嫁接改造。重点是提高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延伸加工层次,发展综合利用,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推出附合市场需求,有竞争能力的新产品。

挂靠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引人、引智、引项目,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集团产品更新换代。

利用集团农畜产品原料优势,寻求具有加工优势的企业作龙头,带动集团农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共同推进产业化。利用发达地区的外贸出口优势,寻求外贸代理,出口集团产品。

发挥集团边境地缘优势,利用南方沿海省市开放的条件和优势,联合进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建设,共同开发东南亚、俄罗斯、独联体和欧盟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强出口创汇能力。 ——寻求和利用南方省市开辟市场、搞活流通的优势,联合进行市场开发,尽快形成内外联结的市场网络。搞活集团产品流通,提高集团产品市场占有率。

城镇建设

“九五”以来,垦区小城镇建设不断登上新的台阶。2000年8月,江总书记视察垦区,对垦区小城镇建设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这里缩小了城乡差别,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并提出了垦区要“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经过垦区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近年来,实施小城镇带动战略,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加强小城镇的水电、道路、通信、住宅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小城镇的载体功能,在昔日广袤的北大荒,逐步建立起140个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生活环境优良、建筑风格独特的农垦小城镇,成为垦区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矗立起建三江、宝泉岭、九三、红兴隆分局等中心区域辐射型城镇;洪河、二道河、普阳农场等现代化农垦城镇;铁力、新华农场等依托于城市的服务型城镇;八五一〇农场等靠近对俄贸易口岸的旅游型城镇;查哈阳、八五一一、七星泡农场等资源开发型城镇。近年来,垦区有8个城镇成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的先进镇,有42个小城镇达到富强镇标准。建三江农垦城镇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宝泉岭农垦城镇被列为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普阳农场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点,成为垦区小城镇建设的典范。 目前,垦区城镇人口达到82.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2.2%。小城镇住宅面积达到1443万平方米,人均住宅18.2平方米,住宅砖瓦化率达98%。集中供热面积达到741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36%。高等级混凝土道路达到286公里,城区给排水管网达到3406公里,自来水入户率达98%。小城镇绿地面积1070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13平方米。建设公园36个,文化活动广场82处,其中万米以上广场9处。垦区小城镇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以及固体废物处理、污水处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均达到或超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二类地区标准。

社会事业

在垦区半个多世纪开发建设的进程中,随着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也相应同步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垦区在不断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的同时,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交通、 通信、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呈现繁荣发展的势头,形成了经济与社会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垦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走在了全省乡村的前列。目前,垦区拥有各级各类学校395所,在校生30万人,教职员工3万人,校舍建筑面积237万平方米。其中普通高校4所,成人高校3所,普通中专2所,职业高中4所,普通中学142所,普通小学146所,幼儿园86所。近年来,总局先后获得省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特别嘉奖、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省政府高标准扫除文盲先进单位、全国少儿版画教育先进集体、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全省优秀文化创作群体、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中小学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九五”期间,垦区中小学危房改造和集中办学基本建设投资达2.4亿元,改造和新建校舍面积30万平方米,新建教学楼85栋,全垦区基本实现了校舍楼房化;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通过开展学历教育、全员岗位培训和精简教师队伍,垦区教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高中71%,初中99%,小学100%;基础教育不断巩固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垦区率先调整学校布局,基本实现了中小学集中办学,已基本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累计向普通高校输送新生6万余人,升学率位于全省和全国农垦系统前列;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垦区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涌现出一大批垦区优秀少年。

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巩固和提高。建立健全了医疗卫生监督、医疗卫生服务和预防保健等医疗卫生体系,形成完整的医疗卫生网络。目前,垦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807个,其中医院116所,疗养院1所,门诊部(所)20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3个,妇幼保健院114个,基层卫生所2146个,卫生所覆盖率达100%,甲级卫生所达80%;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万人,医疗床位7585张,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47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0人。医疗卫生用房面积达53.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6亿多元。垦区卫生资源的人均占有居国内先进水平。医疗技术有较大提高。垦区各医疗机构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宝泉岭、红兴隆等分局中心医院率先引进DSA等导管诊断治疗技术、腹腔镜技术和其它窥镜治疗、诊断技术。农垦总医院引进PET-CT、DSA、诺力刀、中子刀等高新尖诊断和治疗设备,形成了以肿瘤、肾病、康复为特色的重点学科,同时面向全国公开招聘10多名学科带头人。各医院主动与省内外大医院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整体医疗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人口出生率为5.26‰,自然增长率为0.79‰,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22‰和1.24‰。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九五”以来全垦区用于基层文化阵地和设施建设投入达2亿多元。目前,垦区拥有俱乐部、文化宫(文化活动中心)91个,文化广场90多个,基层文化活动场所998个,离退休干部活动场所300多个,青少年活动场所764个,总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目前,垦区有28个农场被省政府授予省级文化先进农场,牡丹江、宝泉岭、北安、建三江、九三、红兴隆等六个分局和嘉荫农场获全国边疆文化长廊建设成绩显著单位称号。近几年,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九三油脂、北大荒米业、完达山乳业、完达山药业等龙头企业,都以北大荒文化为基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各分局、农场广泛组织职工群众开展多姿多彩的广场文化娱乐活动,每年参加广场文化活动的人数达60多万人次。文艺创作硕果累累,“九五”以来,垦区共创作出版长篇小说10部,中短篇小说集10部,美术、摄影作品500多件,诗集14部,散文集15部,报告文学和传记文学集26部。其中获得各类奖励的文艺作品100多个。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垦区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运动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职工群众体质显著增强。“九五”以来,垦区共举办体育竞赛3万多次,直接参加人数达45万人次。体育竞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垦区组团参加全省第八、第九届运动会,共获得12枚金牌、12枚银牌、10枚铜牌,代表团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同时向省、国家输送了180多名优秀体育人才。

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1998年省广播电视厅恢复了垦区广播电视管理职能,使垦区广播电视事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目前,垦区共有电视转播台84座,有线广播电视站121座,卫星地面站89座,调频广播电台23座。建成总局至分局一级光纤网3579.5杆公里,分局至农场二级光纤网6585.5杆公里,农场至作业区三级光纤(含电缆)网10956杆公里。农垦广播电视局自办的黑龙江农业频道节目已实现对大庆市(县)、双鸭山市(县)、黑河市(县)和哈尔滨市、佳木斯市部分市区以及农垦8个分局、98个农牧场等单位在内的1000万人口的有效覆盖。

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垦区公路网络日趋完善,公路网现有技术等级有了较大提高,路面铺装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目前,垦区公路总里程达1.2万公里,基本形成了与国省县乡公路相通、场场相通、区区相通、四通八达的垦区公路网,成为黑龙江省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九五”以来,垦区投资近10亿元用于公路建设及养护。高等级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建成水泥路面345.6公里,渣油表处路面41公里。建设客运站86个,总面积达4.74万平方米,已有95%的客运站达到了“三化”标准。建设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7个,货运站67个,有形货运交易市场30个,占地面积15.69万平方米。建设运输码头5个,开通了中俄国际水路运输航线。交通运输经营持续增长。垦区共拥有营运载货汽车6679台,年货运量1025万吨。营运客车达到736台,营运线路499条,营运里程5.73万公里。现有出租汽车2600多台,基本满足了各层次人员出行的需求。

通信事业改革发展。垦区通信事业经过50多年的艰苦努力,特别是近年来改革发展,初步建成了集固定电话、数据通信、图像传输为一体的大容量、多功能、高技术含量的四通八达的现代化通信网络。目前,垦区通信公司固定资产达4亿元,拥有长途通信线路1.85万公里,光缆线路1.1万皮长公里,微波线路5548.7波道公里。电话装机29.1万部,户均电话普及率达66%。目前垦区有93个农场直接或间接与邮电公网联网,农垦哈尔滨、佳木斯通信中心及8个分局、84个农场实现了垦网全自动联网。建成了垦区会议电视系统。先后取得了国际互联网络ISP黑龙江省运营许可权和国际互联网信息处理与发布ICP经营许可权。开通了总局至9个分局及89个农场的计算机政务综合信息网络,开通了总局财务、社保专用数据网,组建了“北大荒信息港”网站,成为垦区对外宣传的窗口。

文化教育

黑龙江垦区建设发展50多年以来,教育事业从无到有:垦区现有中小学332所,在校生28.4万人 ,学校散布于103个大型农场,遍布黑龙江省54个市县境内,其中有38个农场坐落在边境线上。“最初实行分散办学,但通过调研,我们痛下决心实施并改制整体规划,18年间,我们将3000多所中小学压缩到了300多所;在全国率先实施布局网点调整,集中办学。”回想起集中办学这盘棋,刘树正心潮难平:“集中办学18年来,累计基本建设投资18.5亿元,原有的3087所中小学集中到现在的332所,全部实现了楼房化。许多农场最好的楼房是校舍,最美的环境是校园。”北大荒人以集中办学为突破口不但加快了垦区的“普九”进程,而且推动垦区全面素质教育,令地处偏远的垦区教育昂首跨入新世纪。目前垦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毕业生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9%、85%以上。85%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基本普及12年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2%。垦区集中办学被原国家教委领导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壮举”。

集中办学也使英语、计算机课程进入边远垦区中小学课堂成为现实。企业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每年基本建设投入在5000万元以上。各中小学都建立了语音室、电教室、计算机室。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发展很快,每22名学生就拥有一台计算机,有些学校建立了校园网, 开设了闭路电视系统。“我们将紧紧围绕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用五年时间在全垦区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抓好教育网络和教育资源建设,实现‘校校通’,以信息化带动垦区教育的现代化。”刘树正向记者介绍了垦区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十五”发展目标:2005年基本做到中小学各学科有配套的电子音像教材。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整合。到2005年达到平均每12名中小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

“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除了具有现代化的文化素质之外,更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北大荒精神’这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充分挖掘和发挥这些精神资源优势,用北大荒精神办教育,用北大荒精神育人才!”从小熏陶于这种精神氛围的垦区后代,独立自主、勤奋向上、乐于奉献。全局60万青少年集资建起了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建设北大荒纪念碑、赵尚志纪念馆、燕窝岛垦荒烈士陵园等20余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997年垦区作为黑龙江省唯一的德育先进单位代表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1999年,黑龙江垦区再次被评为“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0: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