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贺玉钦
释义

贺玉钦,男,京剧武生。为中华戏校玉字科学生。以《伐子都》享名,以北戏南技、长靠短打、台风勇猛、翻打扑跌杀而闻名京剧舞台。

辉煌的一生,是名角,是名师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贺玉钦与陈永玲、王铁侠、张春华以“少壮派四头牌”南下上海天蟾舞台,唱红了武生、旦角、武丑,三位好角之《巴骆和》、《翠屏山》,贺玉钦与张春华之《三岔口》、《金钱豹》亦出手不凡。

一九五零年,贺玉钦加盟被誉为“京剧三鼎甲”之一的武汉京剧团,他演《伐子都》大靠翻下三张高台、《界牌关》一张桌上走串小翻裸子、《四杰村》一飞脚横过四张并排桌子、《小行者加跳十二涧》走平串毛钻过四大妖手中八个滕圈,被称绝技。他与名家郭玉昆演《真假美猴王》,双悟空一南一北各有精彩,与厉慧良演《走麦城》,与小王玉蓉演《出塞》,演《铁公鸡》之张嘉祥,均相得益彰,都为名家及观众称道。

一九六零年奉调前往湖北戏校从事教育工作,负责统筹戏校中武生、武旦、武丑、武净各行总讲。在校期间他向学生传授了《伐子都》、《界牌关》、《战马超》、《一箭仇》、《金钱豹》、《花蝴蝶》、《武文华》、《乾元山》、《白水滩》、《夜奔》、《探庄》、《三岔口》、《十字坡》、《闹天宫》、《摇钱树》、《金山寺》、《挡马》等剧目,为湖北及外地培养了一批武生演员。

其弟子和学生主要有余汉东、程树强、杨春生、谭长庚、舒建础、胡为之等,现均为湖北京剧院主要演员。

于文革中去世。

活动年表

1950年2月17日,农历庚寅年正月初一日,晚:中南京剧工作团1950年赴上海演出

中南京剧工作团赴上海演出,演于中国大戏院上演。晚场推出《三打祝家庄》。这出戏是根据延安平剧院剧本整理排练,高百岁前钟离老人后孙立,郭玉昆饰石秀,陈鹤峰饰乐和,杨菊萍饰顾大嫂,其余名演员贺玉钦、张宏奎、董少英、杨玉华等都在剧中饰演角色。当时上海市举办春节戏曲竞赛,共有荣誉奖和优胜奖两类奖项,《三打祝家庄》获京剧荣誉奖。文艺评论界在肯定这出戏演出水平的同时,更对众多名演员投入一出戏,团结合作,严肃认真的新型舞台作风,感到难能可贵。上海的京剧同行到后台来看望老朋友,发现这里名演员和一般演员一齐住在后台,吃公家伙食,遵守集体作息制度,亲切和睦的相处,一派积极向上的气氛,都称赞不已。周信芳未参加这次演出并被留在上海参加华东戏曲改革工作。

正是这次上海之行,剧团及贺玉钦邀请了高盛麟赴武汉参加演出,成就了高盛麟的后半生艺术发展生涯。

1952年,农历壬辰年:武汉市京剧团成立

中南军政委员会撤销,中南京剧工作团归属武汉市文化局领导,改名武汉市京剧团。中南京剧院同时改名武汉京剧院,从民众乐园划出来,专供武汉市京剧团演出和排练。

武汉市京剧团首任团长高百岁,副团长为陈鹤峰、高盛麟、郭玉昆、于宗昆、李福德(专职干部)。当时名家云集:老生有:高百岁、陈鹤峰、董少英、关正明;武生有:高盛麟、郭玉昆、贺玉钦、倪海天;小生有:高维廉、杨玉华;旦角有:杨菊萍、李蔷华、陈瑶华、王婉华;净角有:叶盛茂、张宏奎、董俊峰;丑角有:高世泰、李正福、张啸庄.此外还有不少二路硬里子演员,完全可用“行当齐全、文武兼备、名家云集、流派纷呈”来形容,堪称国内的一流剧团。梅兰芳曾不无赞叹的说:武汉和北京上海是京剧的三大码头。

出生:1924年,农历甲子年

科班院校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玉字科 学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