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河曲中学 |
释义 | 河曲中学位于山西、陕西、内蒙三省交界处的山西省河曲县县城西北角,东有长城、北临黄河,东边有山、西边有水,南北校区共占地105亩,总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河曲中学创建于1958年,师生3100余人,是忻州市首批重点中学,也是河曲县规模最大的一所完全中学。2009年被评为山西省示范高中。 历史沿革河曲中学创建于1958年,当时是河曲县巡镇中学分校,只设初中班,校址在县城东北角。 1960年单立,校名定为河曲二中,校址迁往距城7里的大营盘,有3个年级9个教学班。 1962年9月,学校迁回县城旧址,调整为4个教学班。 1963年学校改称河曲县城关初级中学,设3个教学班。 1968年,“文革”前的初中生毕业完毕。 1970年1月,改为高级中学,招收高中学生,学制2年,定名为河曲城关中学。 1980年,又开始招收初中学生两个班,成为全县唯一的完全中学。 1990年起,高中实行6轨制。 1991年6月18日更名为“河曲中学”。 1996年,初中开始由两轨制改为4轨。 办学规模河曲中学老校区占地65亩,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有4100 平方米的四层教学大楼,2600平方米的五层学生宿舍楼,1000 平方米的餐厅礼堂,1723 平方米的四层初中教学大楼及三排平房教室和仪器室。校内陆续建起六栋教工住宅楼和100多米街面门市。 文昌中学占地40亩,总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有360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大楼,23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1060平方米的生活区及18眼窑洞,还有7000平方米的体育场和两个篮球场,总投资600万元。 据官方网站资料显示,河曲中学(含文昌中学)有教职工273人,其中高中201人(文昌60人),初中72人。教学班共55个,其中文昌15个,初中15个,学生共约4000人。 获得荣誉1998年被省教委命名为山西省首批文明学校,成为晋西北所有高中中的唯一获此殊荣者。1999年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的光荣称号。在1999年召开的山西省中小学国防教育现场会上,被山西省国防教育委员会表彰为”国防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9月10日河曲中学被授予忻州市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办学特色河曲中学教育管理科学,既有河中的开放式管理,又有文昌的封闭式管理; 河曲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有多年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的学者型教师,有历年教学成绩显著的功勋式教师,还有职业道德堪称楷模的标兵式教师; 河曲中学教学设施先进,有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有一流的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文昌还有标准的现代化体育场、颇具人性化的系列服务部以及花园式的舒适环境; 河曲中学教育特色鲜明,既有拔尖班、重点班、普通班的分层次教学,又有体育、艺术等特长班的特色教学。 办学成绩从“河曲二中”到“城关中学”,由“城关中学”到“河曲中学”,“严教、苦学”引导着一代代河中人奋发向上。据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自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以来,河曲中学已为全国各大学院校输送了5000余名学生,有近10%的学生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或出国留学。遍布海内外的校友,为民族的昌盛、祖国的繁荣和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1999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河曲中学高考每年都创历史新高。尤其是2006年的高考成绩,更加令人瞩目:二本以上达线187人,创历史之最;文、理科等达重点线的有73人,创历史之最。不仅如此,继2003年的刘振鑫、刘浩和2004年的梁波等几位同学闯入北大、清华之后,理工类考生任雪玉同学又以658的高分(名列全市第二,超过清华录取线12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一训三风校训:团结、严谨、求实、创新; 校风:勤奋、进取、严谨、文明; 教风:勤教、善管、博学、高校; 学风:勤学、自励、博闻、善思。 校长简介梁三国同志,男,1963年11月生,河曲县楼子营镇吴峪村人,无党派人士。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进修班结业。中学高级教师。1982年参加工作。1982年8月至1984年7月,在河曲县单寨中学任教。1984年8月至2009年11月在河曲中学任教。从2001年1月起,历任河曲中学教导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河曲中学校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