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河南圣水寺 |
释义 | 圣水宝刹千年宝刹圣水寺坐落于河南省新密市白寨镇境内的圣水峪峡谷中,距离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大约15公里。该寺历史悠久、环境清雅,是郑州市郊距市区最近的一家佛教活动场所,也是拜佛祈福的圣地和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根据资料显示,圣水寺最初兴建于佛教盛行的北魏(公元386年--557年)后期,开山始祖天台僧人维显在此设坛讲经布道,信徒们为他筑室建屋,日后渐成规模。因为峡谷上九个突起的峰峦似九条神龙一般拱卫着寺院,是以早期被称作“九龙口梵庙”。又因为寺旁由一泓泉水出没无常,神妙无匹,百姓皆视为“圣水”,后来就更名“圣水寺”了。唐朝年间,高僧神秀的两个弟子寂恒、寂瑞在这里修持弘法。一代女皇武则天曾经于巡游登封途中至圣水寺拜佛问道,并赐银於寺,立铜佛像三尊。依现存的石碑记载,其时圣水寺拥有三院四堂,建筑百余间,僧众超过百人,寺田也达到数百亩,足见当时气象之盛、规模之大。到了北宋时期,圣水寺已成名刹,文人雅士纷至沓来,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欧阳修曾携好友至此间礼拜游览,并写下《圣水禅寺》一文为记。明朝嘉靖、清朝顺治、康熙、乾隆、道光年间累次重修,碑文有曰:“(寺院重修后)金碧煌耀,信足以妥神灵而肃观瞻矣。”八年抗战时期,寺内爱国僧人积极参与救亡斗争,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密东党组织于此设立秘密活动场所,八路军皮定均司令员也曾率领部队在这里驻扎。由于清末一直到民国年间持续动荡的时局,战火不息,干戈不断,到解放前,圣水寺庙宇楼阁,幸存无几,林木花草,毁弃殆尽。改革开放以后,这座曾经与“天中三林”(即:少林寺、竹林寺、洞林寺)齐名的佛教圣地在当地信众的支持下得以重建,并经上级批准开放为新密市第一家佛教活动场所,千年宝刹开始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 圣水寺周围群峰苍翠,草木郁然,崇阜广水,烟雾渺茫,所谓“百鸟会禅林,游鱼听梵音”“水色花香鸟语,可供诗人之吟,恍而钟鱼声、板经声,笛明缭绕”者也。优美怡人的自然风光,别有一番清幽雅致的情味。圣水寺旁有圣水泉,《密县县志》上是这样说的:“圣水峪池水涌出地面丈许……地形奇特,景色宜人。”圣水泉的泉水翻涌而出,每逢时令变迁,泉水的颜色亦会随之突变。而且泉水出没无常,神奇难解,水大时乃可行舟,但每隔数年便会突然干涸,不知道什么时间又会突然冒出。更令人奇怪的是,泉水冬季时竟然热气腾腾,到了夏天则清凉袭人。 圣水寺现任主持是智虚法师,他于2006年发心来此担任主持至今。智虚法师是普陀山佛学院和中国佛学院毕业的双料大学生,现为新密市政协委员、佛协主席等职,年轻有为,与多位高僧大德都有联系交往。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曾经力邀他到少林寺发展,被他婉言谢绝,决心要把圣水寺发扬光大。 2006年开始,新密市耗资近200万元对圣水寺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扩建,现有藏经楼、大雄宝殿、两个配房、6座菩萨塑像,规模达十几间的书院和一座三层楼房等基础设施。智虚法师立志将圣水寺特有的文化资源发扬光大,与少林寺形成“东文西武”的格局,目前寺院内收藏的古今名人字画蔚为大观,徜徉其间,不由使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氛围。 如今每逢佛节或庙会,寺内便人潮人海,红烛高烧,香烟缭绕,香客们虔诚的拜佛祈愿,钟磬齐响,鼓钵和鸣,悠悠而飘向远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