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河海大学
释义

河海大学,原华东水利学院,是一所拥有97年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2009年河海大学继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之后成为第四所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

学校主页:

中文名:河海大学

外文名:Hohai University

简称:HHU

校训: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

创办时间:1915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工科

主管部门:教育部

学校属性:211工程

现任校长:王乘

知名校友:汪胡桢、须恺、张闻天等

所属地区:江苏南京

主要院系: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商学院等

国家重点学科:8个

硕士点:217个

博士点:69个

院士:12人

博士后流动站:9个

现任书记:朱拓

学校简介

河海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河海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全球水循环与国家水安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之一;

全国56所研究生院高校之一;

国家“111计划”重点高校之一;

国家“援疆学科建设计划” 40所重点高校之一;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59所高校之一;

河海大学前身可追溯到1915年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24年,东南大学工科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茅以升任首届校长。河海大学的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关怀。1985年70周年校庆,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95年80周年校庆,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词:“面向未来,开拓进取,进一步发展水利教育事业”,李鹏、李岚清、钱正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为学校题词;2005年90周年校庆,温家宝总理视察学校并作重要讲话,以“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精神对学校寄予了殷切期望。

河海大学校本部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北麓,并在南京市江宁区、常州市设有校区,总占地面积2301.96亩。1986年在江苏省常州市设立分校,后改为校区;2001年9月正式启用新建的河海大学江宁校区,校园建设及教学、生活设施更趋现代化。本科学生主要集中在位于江宁的新校区。

(更新时间:2011-12-09)

历史沿革

建校

1915年,在救国思潮的影响下,张謇和一批水利专家创立了专门治水的高等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成为第一所专门培养水利科技人才的高等学府,也是河海大学的前身。由黄炎培任河海专门学校筹备主任,许肇南任第一任校长,由被中国水利界公认是理论和实践上贡献最大的近代水利专家李仪祉任学校教务主任。

民国时期

1924年,东南大学工科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茅以升任首届校长。

1927年6月并入第四中山大学。

1928年2月成为江苏大学工学院土木系。

1928年5月成为中央大学土木系水利组。

1937年6月成为中央大学水利系。

1949年5月成为南京大学水利系。

新中国成立后

1952年由南京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的水利系科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

1953年吸收厦门大学土木系水利技术建筑专修科,山东农学院农田水利系和淮河水利学校水利工程转科班。

1955年吸收武汉大学水利学院水道海港系。

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95年河海大学80周年校庆时,江泽民、李鹏、李岚清、钱正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为学校题词,对学校的事业发展予以肯定、寄予厚望。

河海大学曾长期是水利部所属高校,2000年划归教育部管理,2001年和2005年,教育部与水利部两次签订共建河海大学协议。

2005年10月23日,学校90周年大庆,温家宝总理视察河海大学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献身,求实,负责”六字要求。

2009年11月24日,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河海大学协议签字仪式在河海大学隆重举行,河海大学成为继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之后第四所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

2011年6月10日,教育部水利部在京签署协议,共建河海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所高校。根据共建协议,两部将支持8所高校在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科技咨询与科技合作、学科与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并建立定期磋商机制。

院系设置

河海大学下设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环境学院、能源与电气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常州)、机电工程学院、力学与材料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商学院(常州)、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系、大禹学院等专业院系。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涉及18个工程领域;52个本科专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两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尤其是水利工程学科总体实力最强,支撑及相关学科门类较多,水利及支撑学科人才梯队的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地位。目前,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39809名,其中研究生11496名,本科生18746名。

学科建设

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两个培育),4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涉及18个工程领域;及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52个本科专业。其中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两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尤其是水利工程学科总体实力最强,支撑及相关学科门类较多,水利及支撑学科人才梯队的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地位。在世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方面仅次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育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师资力量

河海大学现有教职工3304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958名;博士生导师306名,有12名院士受聘担任学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名、讲座教授1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者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5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75人,入选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95人,获“江苏省教学名师奖”6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4个。

科研机构

国家级研究机构

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级研究机构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方地区高效灌排与农业水土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研究分中心)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疏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

东部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江苏省循环经济工程中心

江苏省水灾害监控与决策支持系统工程中心

江苏省交通基础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环境友好型水泥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其他省部级研究机构

水利部水库移民经济研究中心

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安全检测中心

水利部节水园区

水利经济研究所

南京土工合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宁校区

河海大学江宁校区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心,东临机场高速公路,南傍牛首河,西接牛首山风景区,北靠将军山、翠屏山,教学区占地面积863亩,学生生活区占地面积134亩,教职工住宅占地80亩,总面积1077亩。校区距禄口国际机场18公里,距南京本部20公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2001年9月,江宁校区第一期建设工程竣工,并开始接纳学生入住,目前有近万名学生。江宁校区将建成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水利职工继续教育与培训以及资源水利的研发基地;建成以节水技术研究与推广、教学与培训、展示与示范、试验与推广为主要任务的节水园,使江宁校区成为节水型和生态型校园的典范。

校区与校本部之间建立了24芯专用高速光纤信息通道,与校本部电话实现虚拟网连通,全部教室都设有网络、电话、TV插口,建有功能齐全的语音教室,为校区利用现代化手段提供了基础条件。

江宁校区奉行学以致高、教以致用、管以致远的办学理念,即要培养学生的高尚人品和人文精神,也要传授实用的知识技能和科学精神。

江宁校区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现代而不失自然。

现任领导

姓 名 职 务

王 捷 江宁校区管委会主任兼党工委书记

隋寿义 江宁校区管委会副主任

丁寿祥 江宁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兼党工委副书记、党政办公室主任

彭 隆 江宁校区管委会保卫办公室主任(兼)

吴青山 江宁校区管委会后勤办公室主任(兼)

梁正和 江宁校区管委会信息办公室主任(兼)

王如高 江宁校区管委会宣传办公室主任(兼)

周语明  江宁校区管委会财务办公室主任(兼)

机构设置

江宁校区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

江宁校区管委会保卫办公室

江宁校区管委会后勤办公室

江宁校区管委会信息办公室

江宁校区管委会宣传办公室

江宁校区管委会财务办公室

常州校区

常州校区是河海大学具有较完整办学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支撑。校区地处江苏省苏锡常经济高速发展地区,位于国家级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436亩。现有本科生5485人,研究生542人。教职工近600人,教授、副教授110人。校区设有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常州)、商学院(常州)以及四个基础课教学部。 常州校区充分依托河海大学的整体办学优势,结合校区特色和社会需求开展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不断得到提升。校区现有15个本科专业;硕士生导师近80名,能培养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专业的硕士生,以及机械工程等18个领域的工程硕士;博士生导师10余名,能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管理学、水利工程、岩土工程等学科专业的博士生。“十一五”期间,校区新增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其中,疏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科技平台的空白,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常州市江苏省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常州校区以河海大学“致高、致用、致远”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加强专业建设、优化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结构、注重师德建设,严格教育管理、建设优良学风,推进素质教育、凝炼办学特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继续升学率保持在20%以上。创新教育硕果累累,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足球世界杯等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捷报频传,成绩名列江苏省高校前茅。2005年,河海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常州校区以鲜明的特色、显著的成效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常州校区积极推进本科教育国际化。校区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所高校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校区依托学校与法国里尔科技大学等国外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平台,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外攻读学位。

在坚持教学中心地位的同时,常州校区从学风、教风、机关作风入手,积极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各项工作,基本建设效益显著,育人环境大为改善,文明创建工作成绩斐然。近年来,河海大学先后荣获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高校、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校风建设优秀高校等荣誉称号,常州校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前,常州校区正按河海大学的统一规划和部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建设步伐,为把河海大学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与若干优势学科、多学科综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向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校区”的目标迈进。

文天学院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 文天学院秉承河海大学百年办学传统,立足安徽,面向水利行业,服务周边地区,坚持以工科为主,以水利为特色,经、管等学科协调发展,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乐于服务生产建设第一线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院目前设置国际教育学院、水利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电气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基础教学部。所设专业有: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务工程、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交通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通信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9个本科专业,这些专业都是河海大学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专业,也是安徽省和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学院现有在校学生8000多人。

校园文化

河海历史上有校歌,改名河海大学后,既没有正式确认该校歌,也没有否认。历史上的河海校歌,由著名文学家柳诒徵作词,河海教师刘文海作曲。

原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校歌

钟灵毓秀石头城,人才蒸蔚起。

河疏湖蓄水利兴,工学昌明时。

横流浩劫永断绝,拯救数兆黎。

大哉河海奔前程,毋负邦人期。

普下利物沐群生,智者惟乐水。

乘辇山行乘橇泥,祖述神禹绩。

天下有溺犹已溺,此志毋稍驰。大哉河海奔前程,毋负邦人期。

水之子

——河海大学校歌

依石城

饮长江

弦歌清凉

报效国邦

河海人

水之子

奔腾浩瀚灵动飞扬

华夏水利千秋业

河清海晏民安康

育成万千栋梁才

世纪桃李芳

禹鼎更辉煌

依石城

饮长江

弦歌清凉报效国邦

河海人

水之子

奔腾浩瀚灵动飞扬

立志修身业精工

跻身世界一流强

大哉河海奋前程

世纪桃李芳

禹鼎更辉煌

主要领导

在任领导

2009年在任校领导为:

党委书记 朱拓(江苏高教会副会长)

校长 王乘

党委副书记 郑大俊

副校长 鞠 平

党委副书记 陈德奎

副校长 朱跃龙

党委副书记 王济干

副校长 唐洪武

副校长 李乃富

副校长 徐卫亚2009年2月15日,中共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卫红在河海大学教师干部大会上宣布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和教育部关于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的任免决定并作重要讲话。教育部党组和教育部决定:朱拓任河海大学党委委员、常委、书记,王乘任河海大学党委委员、常委、河海大学校长;免去林萍华的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张长宽的河海大学校长职务。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领导为副校长李乃富兼任常州校区党委书记,常州校区管委会主任周建方。

历任校长

(含1952年前负责人)

河海大学历任校(院)长简表

校名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文号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校长(主任) 许肇南 1915.1.~1921.9.

海河工程专门学校  代校长  严善坊 1921.12.~1922.3.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副校长 赵铭新 1922.2.~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副校长、校长 沈祖伟 1922.2~1924.7.

河海工科大学 校长 茅以升 1924.7.~1925.8.

河海工科大学 校长 杨孝述 1925.8.~1927.6.

华东水利学院 筹委会主任 刘宠光(兼) 1952.8.~1952.12.

华东水利学院 筹委会副主任 严 恺 1952.8.~1952.12.

华东水利学院 筹委会副主任 裴海萍 1952.8.~1952.12

华东水利学院 院长 钱正英(兼) 1952.12.~1955.3.

华东水利学院 第一副院长 严 恺 1952.12.~1958.3.

华东水利学院 第二副院长 裴海萍 1952.12.~1953.7.

华东水利学院 院长 冯仲云(兼) 1955.3.~1958.3.

华东水利学院 副院长 汪大年 1954.4.~1958.3.

华东水利学院 副院长 魏兆麟 1957.11.~1958.12.

华东水利学院 副院长 徐芝纶 1956.10.~1983.12. 1968~1977年未到职

华东水利学院 院长 严 恺 1958.3.~“文革”

华东水利学院 副院长 胡叔度 1959.5.~1964.12.

华东水利学院 副院长 郑 镇 1960.7.~“文革”(“文革”期间未任职)

华东水利学院 革委会副主任 杨 明 1968.10.~1970.12. (军宣队)

华东水利学院  革委会副主任 马广荣 1968.10.~1979.7.

华东水利学院 革委会副主任 邹高贵 1968.10.~1970. (学生代表)

华东水利学院 革委会副主任 郑宏叔 1968.10.~1970. (学生代表)

华东水利学院 革委会主任 梅 冰 1969.10.~1972. (军宣队)

华东水利学院 革委会副主任 周炳南 1969.9.~1977.11. (工、军宣队)

华东水利学院 革委会副主任 孙德福 1970.9.~1973.12. (工、军宣队)

华东水利学院 革委会副主任 章振球 1971.12.~1973.12. (工、军宣队)

华东水利学院 革委会主任 胡 畏 1972.5.~1973.11.

华东水利学院 革委会副主任 严 恺 1972.8.~1973.11.

华东水利学院 革委会主任 严 恺 1973.11.~1979.7.

华东水利学院 革委会副主任 左东启 1973.11.~1979.7.

华东水利学院 革委会副主任 李法顺 1973.11.~1979.7.

华东水利学院 革委会副主任 宗序周 1977.9.~1979.7.

华东水利学院 革委会副主任 邵亭暮 1977.9.~1979.7.

华东水利学院 革委会副主任 徐芝纶 1978.1.~1979.7.

华东水利学院 院长 严 恺 1979.7.中组部(79)干任字185号、(79)水党字14号,长165~1983.12.水电部党组(83)水电党483号,永335

华东水利学院 副院长 徐芝纶 1979.7.中组部(79)干任字185号、(79)水党字14号,长165~1983.12.水电部党组(83) 水电党483号,永335

华东水利学院 副院长 左东启 1979.7.中组部(79)干任字185号、(79)水党字14号,长165~1983.12.水电部党组(83) 水电党483号,永335

华东水利学院 副院长 刘晓群 1979.7.中组部(79)干任字185号、(79)水党字14号,长165~1983.12.水电部党组(83)水电党483号,永335

华东水利学院 副院长 黄 瑾 1979.7.中组部(79)干任字185号、(79)水党字14号,长165~1985.9.(85)水电干字217号,永452

华东水利学院 名誉院长 严 恺 1983.12.水电部党组(83)水电党483号,永335~1985.9.(85)水电干字217号,永452

华东水利学院 院长 左东启 1983.12.水电部党组(83)水电党483号,永335~1985.9.(85)水电干字217号,永452

华东水利学院 副院长 梁瑞驹 1983.12.水电部党组(83)水电党483号,永335~1985.9.(85)水电干字217号,永452

华东水利学院 副院长 解启庚 1983.12.水电部党组(83)水电党483号,永335~1985.9.(85)水电干字217号,永4521985.9.(85)水电干字217号,永452

华东水利学院 顾问 刘晓群 1983.12.水电部党组(83)水电党483号,永335~1985.12.

华东水利学院
(河海大学) 顾问 胡 畏 1983.12.水电部党组(83)水电党483号,永335~1986.12.(86)水电党字125号,永561

河海大学 名誉校长 严 恺 1985.9.(85)水电干字217号,永452~

河海大学 校长 左东启 1985.9.(85)水电干字217号,永452~
1986.12.(86)水电党字125号,永561

河海大学 副校长 梁瑞驹 1985.9.(85)水电干字217号,永452~
1986.12.(86)水电党字125号,永561

河海大学 校长 梁瑞驹 1986.12.水电部党组(86)水电党字125号,永561~1993.8.水任(93)56号,永1524

河海大学 副校长 黄 瑾 1985.9.(85)水电干字217号,永452~1994.5.离休,水人劳(94)93号,河海校(94)263号,长3217)

河海大学 副校长 解启庚 1985.9.(85)水电干字217号,永452~1992.9.水党(92)36号,永1397

河海大学 副校长 姜弘道 1986.7.(86)水电干字138号,永561~1993.8.水任(93)56号,永1524

河海大学 副校长 金忠青 1992.9.水党(92)36号,永1397~1997.10.部任(97)41号,永2038

河海大学 副校长 张 常 1992.9.水党(92)36号,永1397~1994.4.部任(99)19号,永2384

河海大学 校长 姜弘道 1993.8.水任(93)56号,永1524~2003.3.教任(2003)10号,永3114

河海大学 副校长 刘新仁 1994.1.水任(94)11号,永1664~1997.10.部任(97)41号,永2038

河海大学 副校长 鞠平 1997.10.部任(97)41号, 永2038~

河海大学 副校长 索丽生 1997.10.部任(97)41号, 永2038~2001.7教任(2001)30号,永2742

河海大学 副校长 胡沛成 1998.3.部任(98)3号,永2212~2001.7教任(2001)30号,永2742

河海大学 副校长 张长宽 2001.7教任(2001)30号,永2742~

河海大学 副校长 徐辉 2001.7教任(2001)30号,永2742~

河海大学 副校长 严以新 2001.7教任(2001)30号,永2742~

河海大学 副校长 吴远 2001.7教任(2001)30号,永2742~

河海大学  校长  张长宽  2003.3.教任(2003)10号,永3114~2009.2教任(2009)11号

河海大学 副校长 朱跃龙 2003.11.教任(2003)43号,永3114~

河海大学  校长  王乘  2009.2教任(2009)11号

河海大学  副校长  唐洪武 2009.11教任[2009]45号

河海大学  副校长  李乃富 2009.11教任[2009]45号

河海大学  副校长  徐卫亚 2009.11教任[2009]45号河海大学历任校(院)长简表

历届英才

姓 名 出生年月 籍贯 在校时间及身份 曾任或现任职务

茅以升 1896.1 江苏镇江 河海工科大学校长、教授 原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院士

汪胡桢 1897.7 浙江嘉兴 1915年考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23年获美国硕士学位后回“河海”任教 建国后任华东水利部副部长、水利部顾问;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

沈泽民 1900.6 浙江桐乡 1916年考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鄂豫皖省委书记

张闻天 1900.8 江苏南汇 1917年考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原中央总负责人

黄文熙 1903.1 江苏吴江 1924-1929学生,1952-1956教授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冯仲云 1908 江苏武进 1955年至1958年兼任华东水利学院院长 1958年后任水利部部长、水利电力部部长

王鹤亭 1910  江苏江阴 1933年毕业中央大学土木系水利组 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徐芝纶 1911.6  江苏江都 华东水利学院副院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严 恺 1912.8 福建闽侯 华东水利学院副院长、院长、教授、博导,名誉校长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名誉校长

汪闻韶 1919.3 江苏苏州 1938-1943学生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水利水电科学院高工

钱正英 1923 上海 1952-1955年第一任院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兼职教授

冯友松 1924 河北宁晋 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土木水利系(1952年该系并入华东水利学院) 原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文伏波 1925.8 湖南桃江 1944-1949年学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主任

娄溥礼 1932 浙江余姚 1955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 1988年5月3日任水利部副部长

茆 智 1932.9 江苏南京 1950年考入南京大学水利系(1952年并入华东水利学院,现为河海大学;1953年7月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为河海大学)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双聘院士,博士生导师

沈珠江 1933.1  浙江慈溪 1948-1953年学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河海大学兼职博导

陆佑楣 1933.11 江苏太仓 1951-1956年学生 原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梁瑞驹 1934 广东中山 1950-1993年,学生、教授、博导、副校长、校长 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

朱尔明 1935.10 江苏泰县 1958-1963年学生 原水利部总工程师、俄罗斯科学工程院外籍院士、河海大学兼职教授

吴中如 1937 江苏宜兴 1958-1963年学生,1979年至今教授、博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导

朱熹能 1938.12 江苏嘉定 1957-1962年学生 海军后勤部副部长、少将

郑守仁 1939 安徽颍上 1958-1963年学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

黎安田 1939.5 江苏扬州 1958-1963年学生 原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

李京武 1939.8 山东沂水 1961-1966年学生 海军工程设计研究局局长,少将

张 烨 1939.11 江苏金坛 1959-1964年学生 原南京市政协主席

王守强 1940 江苏南京 1962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河川系水工专业 1989年8月至1993年2月任水利部副部长

汪 峡 1942 上海 1964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 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杨进国 1942.6 山东蓬莱 1963年考入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河川系 1999年7月—2000年8月任武警水电指挥部副政治委员;武警少将

索丽生 1944.6 湖北江陵 1961-1966年,1978-1981年学生;历任院长、副校长 2001年6月至2007年任水利部副部长、部科技委主任。2004年12月当选民盟中央副主席。2006年3月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周保志 1945.3 江苏江都 华东水利学院水利工程专业毕业  2001年5月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党组书记(副部长级)、副主任,2004年7月至2005年5月13日任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级)

周大兵 1945.3 江苏东海 1968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 2002年12月出任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等职务,2008年4月离任;武警少将

张基尧 1945.5 山东济南 1962-1967年学生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水利部副部长兼黄河水浪底工程建管局局长

金忠青 1945.9 江苏南京 1962-1967年学生,1978-1997年研究生、教授、博导、副校长 原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

翟浩辉 1946.9 江苏常州 1965-1970年学生 原水利部副部长

严以新 1949.1 福建闽侯 1974-1981年学生;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 2007年12月至今为致公党中央副主席;2008年3月任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

张世英 1950 河北高阳 1975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军港建筑专业 现任海军后勤部副部长,少将

胡四一 1954 四川天全 974年9月至1978年2月在华东水利学院陆地水文专业学习;1978年2月至9月任华东水利学院数学教研室教师;1978年9月至1983年9月在华东水利学院随机水文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5年12月任水利部副部长

周 英 1954 辽宁新民 1998年起攻读河海大学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 2005年5月起任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王野平 1956.8 辽宁锦州 毕业于河海大学 2006年5月任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张建云 1957.8 江苏沛县 1982年7月华东水利学院陆地水文专业大学毕业。1987年5月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曹广晶 1964 山东邹平 1985年毕业于原华东水利学院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水利发电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10年1月,任中国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2010年4月15日,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合作交流

河海大学国际交流广泛,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可授予外国留学生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学校,已为5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数百名博士、硕士和学士,与美、俄、德、法、日、澳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1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国际合作与教育处是负责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事务的重要机构,旨在促进我校与其他国家政府、大学、跨国公司、学术机构及知名学者间的合作与交流,为学校师生开展国际间教育、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合作提供服务,为我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负责留学生招生工作,留学生教学工作,提高外国留学生的教学质量。

办学成果

1995~2006年,学校承接的科研项目经费逾16亿元,其中纵向和各类基金项目占总经费的40%。近年来,承接的科研项目质量不断提高,承担了一批国家层面重点、重大研究计划和重点

、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前期专项、948项目等国家层面科技计划项目;三峡、南水北调、小浪底、长江口航道治理、淮河入海水道、二滩、溪洛渡、龙滩、小湾、糯扎渡、万家寨、向家坝、锦屏等重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南京地铁、沪宁高速公路、广东汕汾高速公路、南京长江二桥、润扬长江大桥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其中一批科研成果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1年以来,学校承接的科研项目质量不断提高,承担了一批国家层面重点、重大研究计划和重点、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其中一批科研成果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0项,部省级科技成果奖265项。

2001年至2010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2005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发展,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已建成具有水利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基地。

为增强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活力,加大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和广度,拓展社会参与办学的渠道,于2001年12月成立了河海大学合作发展委员会。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华东水利学院首任院长钱正英同志出席成立大会,并出任委员会名誉主任。24名海内外知名人士和著名学者担任个人委员,130家单位委员来自各级政府、部门和水利、电力、交通、环保、教育、金融、部队等系统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发展委员会以“面向未来、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宗旨,与国内外各界建立稳定、全面、紧密的合作关系,是河海大学利用高校在知识、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形式。

近十年来,学校获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重点课程奖、优秀教材奖等60多项;学校被评为全国以及江苏省的“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多次被评为水利部、江苏省文明单位,连续12年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5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

河海大学公开出版的刊物有《河海大学学报》、 《水利经济》、 《水

资源保护》、 《河海大学科技情报》等,并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合编《高等教育研究》期刊。

经过几代河海人的艰苦奋斗,河海大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展望未来,河海人将牢记江泽民同志的重托和厚望:“面向未来,开拓进取,进一步发展水利教育事业”,在新世纪实现新的跨越,为把河海大学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与若干优势学科、多学科综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参考资料

1.学校沿革 

2.图书馆.

3.学校概况>>现任领导 

4.河海大学历任校(院)长简表 

扩展阅读:

1

学校主页:http://www.hhu.edu.cn/

2

常州校区主页:http://www.hhuc.edu.cn/

3

水上明珠http://bbs.hhu.edu.cn/

4

河海论坛http://www.hehai.cc/

5

河风海韵http://www.hhubbs.com/

6

流行风 http://bbs.popwind.com

7

河海同窗情 http://hohai.xici.net

8

教育部、江苏省共建河海大学http://www.hhu.edu.cn/hhunews/shownews.asp?ID=6141

9

大禹学院:http://baike.baidu.com/view/3416733.htm

开放分类:
大学重点大学211工程水利985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145次
最近更新:2012-05-03
创建者:墓碑悼词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hhukos 展开

wzxzzz 展开

河海一滴水___ 

河海和尚 

黄春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9: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