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何道旻
释义

何道旻

出生

字伯清,号芝城,福建泰宁人。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生。少年聪颖,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以闽中选贡第一名,入国子监。

升任监察御史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任大理寺评事。时有强盗“大脚板”疑案长期不能裁决,明太祖旨谓何道旻:“若得无受其贿耶?”何道旻力辩于廷。事态晓白后,升任监察御史,疑狱多所平反,深得明太祖器重。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正月,升为都察院京畿道监察御史。

考察郡邑官员贪廉

值齐邸谋叛

何道旻受命前往处理。事毕,调任江西按察司副使,考察郡邑官员贪廉,舆论赞其公平明允。皇帝诰命有称:“何道旻器度尊严,才犹拔允矣。”“贤股肱笃志表率,以襄天下太平之盛。”赣州城陈平作乱,旨命何道旻讨平。到赣后,何道旻亲自察访,了解到所获之“贼”多是受诬平民,于是仅诛巨魁,释放无辜,民赖以安,而贼风平息。

对权贵无所畏惧

何道旻谳狱能深入实际,掌握下情,对权贵无所畏惧,被喻为“何青天”。后因论朝政得罪权臣,被免官。

查获宪使罗美贪赃案

处治分明

明成祖继位后,起用何道旻为广东按察司佥事,查获宪使罗美贪赃案,首奏黜其职。承命济雷州灾情,兴修东洋水利,垒石砌堤,连合雷州、东洋二邑,长达13800余丈,灌溉田亩70万顷。二邑数千民众皆获其利,立石碑以颂其功德。不久,受命督浙江工匠,上北京营造都城及宫殿,前后历6个寒暑。对工匠病者给药、死者给以抚恤安葬,众皆感激。后调任四川巡按。明宣宗继位后,何道旻受任永州府知府。上任后,明刑狱,劝农事,兴学校,敦教化,事情不论巨细,都亲自下察实情,处治分明。时值大队军马过境,别的州郡筹措粮草军需仓皇失措,影响行军,惟永州府军需准备充裕,受到嘉奖。何道旻目睹永州府署久毁,竭力筹划,修复一新;并致力兴办教育,造就人才。

老年

宣德七年(1432年),何道旻告老归乡,三奏方准。为官40余年,宦迹8省,所至州、郡,皆著政绩,回乡之日,行李萧然。回乡后,积极为乡里谋福利,自资凿建“崇仁”三井,解决城东街巷人们饮水之难。又于城东的小东门建筑“昼锦亭”(今已不存)。何道旻年将古稀,仍形貌光伟,声如铜钟。临终嘱言:“人生在世,出则报国家以忠,处则事父母以孝。不读即耕,亦是正途。持家须勤俭,教子孙戒奢侈。”明正统二年(1437年)五月二十六日,何道旻倚椅而逝,墓葬在县城东关外滩头匣内蒙窠东头,以乡贤受崇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9 13: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