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荷石水禽图 |
释义 | 荷石水禽图墨笔画湖石临塘,疏荷斜挂。两只水鸭或昂首仰望。或缩颈望立。意境空灵,余味无穷。荷叶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富有层次。八大山人曾自云: “湖中新莲与西山宅边古松,皆吾静观而得神者。”可见其画荷是观察入微,静观悟对而以意象为之,信手拈来,妙趣自成。款署: “八大山人写”,押“八大山人”白文印。朱耷是明代皇室的后裔,明亡后,他为了逃避政治上的迫害和表示对清朝统治者的仇恨,出家当了和尚。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复杂的精神内涵,其特殊的生活经历、思想状况、决定了他绘画创作的基本倾向。他笔下的鱼、鸟,体貌怪诞,神情奇特,其内心深处的难言之痛与愤懑抑郁,均借助笔墨曲折地抒发出来。 《荷石水禽图》画中冷僻孤寂的环境处理和不计自然常态的形象,以及不拘成法的章法布局,造成一种生僻、苦涩的美感,足以触人心弦。 名画档案名称:《荷石水禽图》 作者:朱耷 创作时间:清 尺寸:纵165 厘米,横90 厘米 材料:纸本,设色 收藏:南京博物院 名画赏析影响朱耷在艺术上突飞猛进的人是董其昌,不过朱耷所走的道路却与同样学董其昌的“四王”完全不同,因为他学董并不是以摹拟为目的,而是重在从董画中汲取精华,以提高自己。再加上朱耷的人生经历,且个性孤绝、桀傲清高,用笔用墨上豪迈强健,从而表达出“零碎山河颠倒树,不成图画更伤心”的情怀,因此,他所创造的山水形象,不拘成法,既无董画的明洁修润、娴雅温静,也无“四王”的山川清丽、城市繁华,而是一种凄楚苍茫、残山剩水、寂寞荒率的境界。朱耷在临习董其昌的山水画中,领悟了笔墨根本,将山水画中的笔墨运用于写意花鸟,使自己的绘画最终成熟。 朱耷的花鸟题材十分广泛,从他现存的作品来看,有花卉、蔬果、虫鸟及畜兽等50余种。他的花鸟画意境幽冷清奇,构图和用笔均极简疏,郑板桥说他“纯用减笔”,秦祖永说“山人画以简略胜”,往往只用三两笔就完成一个形象,“笔简形具”。朱耷的花鸟画以水墨大写意而出名,他不但继承了古人的破笔飞白之法,而且还把古人的“湿笔”拿捏得恰到好处,如画鸟,描绘鸟身时用缓笔,使羽毛有绒绒之感;画苔石,则尽量控制用水,使人感觉画中苔藓阴湿,明暗可辨;画山石、苔点,大胆运用中锋,以表现物象的圆滑体积,富有含蓄的味道。朱耷擅用拟人化手法,所画鱼鸟常“白眼向人”,反映了他不肯向现实妥协和不甘屈辱的心情。 朱耷笔下的线条,如枯藤摇振、刚柔相济。他所用的章法也非常奇特,善于运用大疏、大密和线条的穿插,往往在画中留有大片空白供观者发挥想象,善于将画中物象引向画外,将画外物象引入画中,使构图表现境界扩大,也充满张力。此外,朱耷还常在画上题诗寄意。总之,朱耷的作品在立意、造型、用笔用墨以及诗书画印的结合上,都达到了一个水墨写意花鸟画前所未所的水平。 这幅《荷石水禽图》描绘的是河塘边上的景色。款署“八大山人写”,押“八大山人”白文印。 在画面的下方,横卧一顽石,在它的上面蹲着两只水鸭,一前一后,一高一低,一只伸长脖子向上望着,一只相向而立,静静地站立着。画中的荷叶数柄,从不同的角度向画面中伸出,有浓有淡,形态各异,错落有致。一枝含苞待放的花苞从花叶丛中钻出,显示出盎然的生机。整幅画面的构图互相呼应,动感十足。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朱耷的笔墨功力:看似草草描绘,但却达到了笔简意赅、神气完足的境界。朱耷曾说:“湖中新莲与西山宅边石松,皆吾静观而得神者。”其画荷如此,其他物象更是如此,静观而以意象为之,信手拈来,则妙趣自成。 画家小传朱耷(1626~1705 年),谱名统林,明宗室,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后裔,明亡后出家为僧,法名传綮,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良月、朱道明等,江西南昌人。工诗文、书法,不拘成法,自成一家,臻文人画最高典范,对后世影响极大。代表作品有《秋雨孤舟图》、《古梅图》、《河上花图》、《荷石水禽图》等。 艺术价值朱耷的代表作品之一; 水墨大写意的代表作品; 清时花鸟画的代表作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