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郝幼权 |
释义 | 中国著名诗人当代中国瘦金书第一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人物简介简介:郝幼权:字秀原,笔名顾默予,云中君,屈鲁 白石 等,幼年入私塾学习四书五经及书法。兼长工笔花鸟画,对文物鉴定颇有研究。擅真、草、隶、篆各体,尤精瘦金书,所作法度严谨,刚柔并济,既妩媚委婉又挺拔劲健,书卷气浓郁。精通诗词歌赋等,曾经获得无数书法及绘画奖项,曾被毛主席纪念堂.黄河碑林.陕西碑林等国家级旅游胜地收藏。 艺术成就作品被收入《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唐诗三百首书法丛书》、《黄山诗百家书法精萃》《书法》杂志、《艺术周报》等发表,出版有《山野诗词》。曾经完成200多部电影字幕书写工作。 艺术经历郝幼权先生,1927年9月5日,出生于吉林省九台县,于1999年4月27日逝世于吉林省长春市,享年72岁,为我国书法 绘画诗歌等不同领域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对宋微宗皇帝的瘦金书法延续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郝幼权与好友中国著名诗人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张伯驹先生一度合作书画,取得张伯驹先生的中肯,同时与我国近代书画家合作:著名画家齐白石的弟子许菱庐,著名艺术考古学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东方艺术史研究专家常任侠 ,著名画家李又罘先生 启功先生等大师合作,被好友给予高度评价及赞赏。 艺术特色1948年考入私立众艺美术学校西画科,1950年毕业后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今长春电影制片厂)美术股任电影字幕书写技术员。在此期间曾经参与书写近百部电影字幕书作品,包括电影字幕背景绘画工作。一度受到专家以及同行好评。同时参与创作大量的连环画文字部分,列:《借亲配》《王若飞在狱中》《王笑和》等。1969年12月下放农村插队落户,在吉林省二道河公社烧锅大队第三小队,劳动闲暇时间创作了大量绘画及书法作品,为当地老乡绘画了大量木制家具作品,为老乡书写数以万计春联,百姓对郝幼权先生评价为,为人和蔼可亲,待人宽厚,品质高尚。 流金岁月1978年调回长影,晋升为美术师,参与创作电影作品数十部电影字幕。列:《济南战役》等。1980年提前退休,后被聘为长影美术公司经理,1987年任长影老干部科研美术部经理。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书协吉林分会理事。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及其他各类书法展览,并被山东、广东、湖北、河南等地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或被碑刻,有的作品被收入《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唐诗三百首书法丛书》、《黄山诗百家书法精萃》等,或在《书法》杂志、《艺术周报》等发表,出版有《山野诗词》1984年应邀参加中日两国书法家共同书写500米长卷的活动。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长春分校顾问。 郝幼权先生与常任侠合作作品常任侠(1904~1996)著名艺术考古学家、东方艺术史研究专家、诗人,主要从事中国以及中亚、东亚、东南亚诸国美术史以及音乐、舞蹈史的研究,对中国与印度、日本的文艺交流史研究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别名季青,生于安徽省阜阳市颖上县黄桥镇新庙村(新庙集附近有个常家祠堂引引)。1996年10月25日零时50分因心肺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常任侠:一生治学严谨,著作等身,著译文笔气势耗宕,词采华茂。著作有新体诗:《毋亡草》、《收获期》、《蒙古调》、《中国现代诗选》。他创作古体诗词1500余首,编为《红百合诗集》;《祝梁怨》《田横岛》《鼓盆歌》《妈勒传》等南北曲集。艺术史研究著作有《亚细亚之黎明》《民俗艺术考古论集》《西域乐舞百戏东渐史略》《中国古典艺术》《中印艺术因缘》《汉画艺术研究》《汉代绘画选集》《阿旃陀石窟艺术》《东方艺术丛谈》《佛经文学故事选》《中国舞蹈史话》《常任侠艺术考古论文集》《海上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印度与东南亚美术发展史》《中国美术史讲义》《美学与中国美术史》(与朱光潜、黄药眠合著)、《石刻画与砖刻画》《中国美术全集第十八卷》等。译述有《印度的文明》《中国的文明》《近东与近东的文明》《日本绘画史》《中国服装史研究》等,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郝幼权先生与张伯驹先生作品郝幼权先生与好友中国著名诗人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张伯驹先生合作绘画作品 张伯驹:(1898—1982),河南项城人,生于官宦世家,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先生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艺术大师刘海粟曾说:“他是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从他那广袤的心胸涌出四条河流,那便是书画鉴藏、诗词、戏曲和书法。四种姊妹艺术互相沟通,又各具性格,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 郝幼权先生瘦金书作品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创造的书法字体,亦称“瘦金书”或“瘦筋体”,也有“ 瘦金体 鹤体”的雅称,是楷书的一种。他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即模仿瘦金体神韵而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